分享

“和而不同”是文化自信的智慧支撑

 山爷wzs0718 2022-09-13 发布于安徽

“和而不同”文化自信的智慧支撑

             山爷/文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一株璀璨夺目的花树。现代以降,本民族文化煎熬过不平凡的岁月,其中不乏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其后欣逢改革开放,国门得敞,民智得启,外来文化蜂拥而入,传统文化一度仍处于半休眠。生活在物质生活渐丰的中国社会,人们产生了本土文化的失落感,开始回头关注国学,八十年代“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渐次掀起,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一些学者称之为“国学复兴”、新的文化启蒙。今天看来,这是一次对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紧接着,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 语见《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在自身文化的认知上,摆脱了“文化启蒙”状态下主体性丧失的被动地位,开始进入主动认知并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发展之中;2014年2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倡“文化自信”,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这一一脉相承的战略任务,既接续了“文化启蒙——文化自觉”这一历史发展路径,同时也彻底扬弃了“启蒙”压力下的“劣等生”心态,并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更加自信、主动和开放的态度加入到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当代世界之中。

纵观实践,在与外来文化的交往碰撞中未能达成有效的融合或和谐,甚至出现了强烈对抗,某些国人的一些情绪化表现令人啼笑皆非,甚至沉思深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是中国人,何必过洋节”,为别国公民的劣势、缺点、灾难而高兴、产生优越感,并陷入自我满足甚至幸灾乐祸状态,极端排外,愚昧自大的思想言行屡见不鲜、甚嚣尘上,新一轮文化自我封闭大潮来势汹汹,不可等闲视之。这一典型的人为壁垒,弱国心态,不是文化自信,而是文化自卑,谈不上文化自强。欲文化自信,须文化自强,欲文化自强,须“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才能达到文化多彩,世界大同。

自信不是自负,不是夜郎自大,自视其高,傲视天下,它是以“自强”为目标和归宿的。文化自信必须以文化自强为支撑。先进文化的创造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民族精神的成长,是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处理好“古为今用”的关系。同时,要摒弃自我封闭、自欺欺人和唯我独尊、要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思想文化,提高“洋为中用”的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文化根基。

其实,老祖宗在诸多方面比我们高明,也比今人有雅量。孔子早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在《论语·子路第十三》中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表述为: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不会轻易苟同他人的观点;小人苟同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叔本华在《美学随笔》中用《豪猪的哲学》寓言对此作了最好阐释:“一群长刺的豪猪聚在一起过冬,离得太远会失去温暖,挨得太近又会扎着对方,经过多次磨合,只有在不相互伤害的前提下互相趋近,才既能保持群体的温度取暖,又避免相互刺伤。”而这个合适的距离,正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伏尔泰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三位中外先哲观念何其相似乃尔,可见,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智者至少在这一问题上心灵是相通的。修养好的人能尊重对方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做到和谐相处;而修养差的人只有利益相投才能同处,但一遇利益冲突或意见相左,便不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了。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大到东西方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概莫能外。

东西方文化固有不同,东方人也好,西方人也罢,其心理的指向常常是相同的。不同的文化虽有差异,但是可以沟通的,不一定多么对立,这是中国文化一贯主张。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也。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序言中有两句点题语:“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是说东西南北乃至全世界的心理,都有它的一致性和共同性。中国和西方的文学,它们的原理和方法并不是完全断裂的。应该明白:“不同”是“和”的条件。承认不同,容许不同,欣赏不同,才能走向和谐。如果一切都相同,穿衣相同,走路相同,思维相同,说话相同,这个世界就索然无味、令人窒息了。人人都喜欢真善美爱智,个个均厌恶假恶丑恨愚;追求公平正义,唾弃徇情枉法;亲近蓝天白云,恐惧浊水雾霾。人类的情感指归与理想期待是共通的,只是由于意向与行为的交错,造成了如此这般的矛盾。要透过人类生活的矛盾交错的困扰,看到心理期许的一致性轨则,看到不同背后的相同。

宋代大儒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有个著名的矛盾观命题:“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意思是说,一切现象都有对立两方面,对立两方面的运动方向必然相反,相反就相仇,相仇就是斗争,斗争的结果,必然归于调和,不但不能让矛盾冲突扩大,而且还要协调一致,共同做好工作。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和而不同”意味着推己及人,接纳异见;意味着求同存异,精诚合作;意味着海纳百川,包容万物。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执政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否定其道德品质,拒绝对他落井下石,堪称君子;蔡元培对各种学术流派兼收并蓄,各扬所长,形成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吕不韦博览群书,汲取百家之长作《吕氏春秋》,终为后人称赞;董仲舒汇儒、道、墨、神各家之精华,终成一代硕儒;玛格丽特虽不赞成丘吉尔的政治主张,但敬重丘吉尔的才华和爱国情怀,在打击政敌的机会来临时,她选择放弃;华盛顿和杰斐逊这样的君子,彼此尊重并允许对方发出不同的声音,才造就了美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可谓万世基业。唯其如此,思想才会自由,社会才能进步。

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碰撞、不断吸融吐纳的过程。先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互相吸取,共同提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思想;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儒学在吸取佛、道两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宋代的道学;经过儒、道、佛三家的互相吸取、融合,终于形成了儒、道、佛三家互补共存,和而不同,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总体体系的格局。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当今世界错综复杂、对立尖锐、风云变化,“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际,我们都面临着多种文化互相激荡的局面,其结果将会如何?过去一段时间,有人提出了文化冲突论,预言文化差异将会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其实,看看今天的世界,虽然一些小规模战争纠葛时有发生,但大部分民族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告别着野蛮嗜血的生活习性,告别着凶残暴戾的流氓政治,告别着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难以调和,告别着各民族文化的尖锐冲突,告别着种族歧视和种族奴役等等。面对这一切,重温中国古代关于和而不同的思想,总结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到游刃有余,和睦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肩携手,共同进步?撤除人为藩篱,放开博大胸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竭尽大智慧花费大气力把“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弘扬开来,达成全民共识,尤其是承担启蒙引导、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职责的决策机关、知识阶层,须筑牢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的智慧支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本人不揣浅陋,引用*费孝通先生16字箴言并扩写几句以求达意:

各美其丑,丑人之丑,

美丑对立,天下失衡。


丑人之美,美人之丑,

丑丑一窝,乾坤趋凶。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费孝通十六字箴言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各美与共,天下大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