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里传统文化】之五:拳 船

 黄之中 2022-09-13 发布于上海

拳 船

朱家角镇南港村,原村名叫张家埭,以前盛行的船拳是青浦、昆山、松江闻名的,村上每逢农历七月廿七,总要表演一番。因为这儿大部分全是水路,所以表演大都在船上,所以亦称船拳,而表演的船就叫拳船。这种船大都为5吨头木船,船的前部放一只大园桶,用来插刀、枪、戈、朝等兵器,后舱搭彩棚,船梢搭梢棚与舱棚相连,亦是双橹出跳,船上一般配拳师10人,外饰彩衣,五彩缤纷,醒目耀眼。于锣鼓声中轮番在船头竟相献技,表演拳种主要有:杨家短打、二进、六进等三套。全部属少林派,故亦称少林拳。

图片

船拳是在船上打的拳术或器械。船头仅有一只八仙桌稍宽的面积,决定了船拳的一招一式,不能象其他武术套路那样,大面积的窜、跳、蹦、纵、闪、展、腾、挪。但它却集拳种的基本招式之长,似南拳,亦非南拳。习武在船头,身动船幌,为了适应船身的移动,既要习武人桩牢身稳,发挥技艺,又不能使习武人受船动的束缚,因而使船拳的一招一式不同于一般陆地习武。既要稳,又要轻。手法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出招敏捷,收招迅速,如猫捕鼠,如箭在弦;防御动作,以手为主,双手不离上下,如门窗一样,似开非开,似闭未闭,以身为轴,一般在原地转动。拳船是用双橹快船装饰而成,船头板是拳师献技用武之地,船舱两旁威武架上,插着刀、枪、剑、戟等兵器。桅上飘着滚有牙边的村庄武术团体的标旗。有的拳船中还有江南丝竹伴奏。舱前排立着数名青年引吭高歌,船头拳师们所献的动作名称拳歌,往往在古镇的河面上,汇集着几十条各村来的拳船,两岸围了成千上万的看客。拳师们纷纷竞献绝技。献技于佳节之时,两岸万目睽睽,有口皆碑,这一特定的环境,敦促着拳师们的自尊心,一是要有真功夫,二是所献之技不能与别船雷同。这二条无形中形成了各村庄习拳的训例。年年如此,促使江南船拳日益丰富多彩。

图片

据当地老人回忆讲,村上东头有只庙,庙里的少林和尚每天练功打拳,村上一帮小青年就偷偷学拳,后正式拜伊师傅学习拳术。几年后,村上的男人大都全会打拳了。有一天,这个和尚拿起一张芦席,随手向河浜里一甩,和尚用轻功跳上芦席,随水流飘去,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从此这个和尚再也没有出现过。村上人只得自已练了。因为所有拳术都要在不足两平方米加摇晃不停的船头上表演,所以只能走三角步,舞刀使枪,耍剑弄棒,南拳北腿,尽情表演,因此个个练就一身绝技。当时表演的器械有枪、单刀、双刀、大关刀、一字浪耥、牛角、刺毛棍、木梳、肉斧、钢叉、阴阳日月刀、月铲、灰耙、鞭子、少林棍、单拐、腰菱等等。俗称十八般兵器。每年七月廿六,村上会打拳的,分乘几船摇到昆山淀东泥河滩,亦叫三官堂进香,每船四个人分双橹轮流摇,摇到三官堂后就在市河里表演拳术,再摇到斜桥吃饭,再摇回来。第二天是七月廿七,这一天是旧时镇上独有的民间节日,称“泥河滩香讯”,也称“珠里兴市”。据老一辈称,每年七月廿七那天,几百条船汇聚在淀山湖口,船接船,人挤人,煞是壮观。每到节日,各地做生意人都赶来镇上,设立临时店铺,还有拉洋片、卖膏药、玩猴戏等,各种杂耍也都来此赶集。生意兴隆,盛况空前。参加表演的还有'摇快船'。每只快船都塔起花棚,披红挂彩;前棚悬挂彩灯、插彩旗,中棚坐锣鼓手,后棚为摇橹手遮阳。从三汾荡至水仙庙单程1000米左右,相互竞赛。篙橹对峙,抢着争前,橹手把橹出跳,拉绷人屁股碰着水面,时而跺脚比唱,时而猫腰挺胸,二三个回合后,橹手换班接力.参赛的船在“铿锵、铿锵” 的锣鼓声中,飞快争先,船上锣鼓响,岸上人头挤,呐喊助威,场面蛮壮观的。

图片

讲起早期的'船拳',还有一手特技,叫“飞叉过桥'。村上只有吴益飞等极少数几个人会弄。当拳船摇过放生桥桥洞时,吴益飞会突然飞起手中的钢叉,凌空从桥面飞过,说时迟,那时快,船过桥洞时,吴武师就猛然飞身跃起,正好接住空中落下的飞叉,又稳稳地落在船头上。比蜻蜓点水还要好看,周围观看的人都会惊出一身冷汗。村上还有一个名师吴某,他能用手指将石子碾成粉末,人称他为“吴捻灰”。

张家埭的船拳,原有一套拳谱和伤书,现在已经失传。所有技艺至今大都没有传人。只有村上的盛宏德,曾在1959年获得过青浦县首届农会武术表演一等奖,他的曾祖父也能在拳船上飞舞钢叉,拳术高超。村上的拳师严介良,1986年5月,在徐州全国武术表演会上,表演牛角套路荣获雄狮奖。如今,船拳己几近消失,村上会打船拳的也仅乘几个老人,早也打不动了。

图片

附:周玉秋《七律·拳船》

河面驶来“打拳船”,刀枪剑戟闪光寒。两班壮士舷边坐,五色拳装身上穿。尚武名师展绝技,精功老辈博哗喧。清波掀起千人涌,广艺迎迓万众观。


图片

吴玉泉

wuyuquan

作者简介:吴玉泉(笔名 玉行天下)上海青浦朱家角人,大学文化,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喜爱写作,已出版《走进朱家角》《春晖回眸》《珠溪素描》《玉行天下》《吾悦夜话》《珠里旧事新说》等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