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国行(7)食在路上

 可以的涂鸦 2022-09-13 发布于江苏

写在前面

        16年暮春,因参加小朋友的毕业典礼,安排了一次米国行。那次行走,是与先生一起的第一次私自域外行,前后不过十天。暑期,看到同事兼朋友跟着孩子行走在澳洲,想起了那次旅行。整理当时的文字,回味那些脚步!

不善下厨,对于美食似乎也没有特别追求。一日三餐,但求温饱。因循的自己,对于难得的美食,反而以挑剔的眼光,不愿意随便尝试。于是,偶尔出差,吃便成了自己头疼的事情。

这次远行,行囊中,准备了服侍中国胃的榨菜,担心吃不习惯西餐,还带了二公斤的大米,打算在儿子厨房做中国餐。

男孩子们的公寓,卧室厨房是什么样子,不说大家也知道。望着厨房柜上满是调料瓶和锅碗盆,再加上据说购买中国菜食材需要很远的距离,行程脚步匆匆,也就打消了为儿子做中国菜的计划。独立生活的小伙子自有自己的温饱方法与美食地图。

第一天,儿子就带着去吃了日本餐。在曼哈顿三十四街。服务员给我们每人一张菜单,自己点餐,望着英文、日本兼有的点餐单,儿子提醒日文与中文的意思相近,点了有马哈鱼籽的餐。

感觉日本餐很精致,小小的调料罐,开放的操作间,熟悉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开。儿子点的是牛肉餐,先生点的是鸡肉餐,我点的有米饭、面的套餐。每餐中,都有一小碟炖蛋,真的与中国餐相似。我的套餐,面条中,有萝卜泥,吃着感觉萝卜味重,很自然的味道,可以接受。饭中,上面有鱼籽,大大的,感觉很腥。下面是三文鱼肉,感觉有点粗。米饭,似乎还有点醋味,这可不是自己所接受的味道。

第二天,儿子带着去了韩国菜。以豆腐为主要“演员”的食品。一些泡菜上场之后,三碗石锅饭,每人一条小黄鱼,连同三个生鸡蛋,三份各自点的不同的豆腐便被端了上来。

品尝了海鲜豆腐,其中虾、贝类等和于其中,因为点的清淡,没有丝毫的辣味,还是很配胃口的。有趣的是,冒着热气的豆腐被端上桌时,需要自己将先前端上的生鸡蛋拍入豆腐中。

儿子说,还应该用筷子将鸡蛋捣碎,以便更入味。用餐时,服务员还会帮着在盛去饭的石锅中倒入开水,石锅中留下的锅巴,便有了很清香的泡饭粥。很有乡野的味道!

法国简餐,在一个有着酒吧气息的饭店里。高高的热情有余的服务员接待我们。因为是法餐,英语的菜单,儿子说他也不是很明白每一样的品种。后来,先生点了牛肉餐,我点了烤鱼套餐,儿子点了有干贝的那种。我的那份,半条烤鱼之外,还有卢笋、土豆泥若干。那鱼,皮焦肉香,奇的是没有一根哪怕是小小的鱼刺。不知厨师有怎样的本领,还是去除鱼刺真的有技巧方法。

儿子那份中的干贝很大,很入味;牛肉份量很足,爱美食的先生都不能消灭。

“It’s finish?”见我放下了勺,热情的高个子服务员走了过来。肯定过后,他赶紧帮着收去了我面前的盘叉。

等所有的的盘子都收去之后,第二轮甜点就开始点。要了甜点和一杯咖啡。果然是不错的感觉!

海鲜餐是在波士顿的海边吃的。据说平时这里人满为患,生意兴隆。因为是工作日,所以很空。空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找了靠近海的位置入座,年轻可爱的服务员便来帮着点餐。因为儿子也不常来这里吃,所以他也忘记了想点餐的具体名字。描述了想点餐中有面条、龙虾之后,年轻的服务员马上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了。一会儿,一盘去头的虾便端了上来,配以调料。

再后来,一大盘龙虾面条就来到面前。据说这是意大利餐。盘中,大龙虾之外,还有虾、贝类、鱿鱼等很多海鲜。

用餐工具也很专业,钳子、大小刀叉等。那是专用于吃龙是脚的吧!

牛排,应该是西餐的代表。就餐的地方据说是boston好评率最高的店,果然生意兴隆。预定了七点的,提前十分钟到,让我们等了十分钟。有牛排、鸡、羊排选择。我点了菲力牛排,七成熟,其实是太老了。据说这里的牛肉质量很好,好的牛肉可以尽可能地生一点品尝,因为可以保持牛肉的鲜嫩美味。土豆泥、菠菜泥味道也好。餐前送黑面包等点心。点的牛肉因为太老了,没有品尝到牛排的那种鲜嫩来,儿子大呼可惜,他说只有好牛肉,才可以放心地品尝于半生半熟之间。

远行,最不习惯的应该是已经习惯了中国餐的胃。这次远行,其实还去吃了火头山的面条、米线,龙门阵的中国餐,昆西的小吃,这些可以说得上美食的东西,也不过是漂泊在外的日子里解决温饱的一次选择而已。于是,有厨房的情况下,每天,还是下厨,哪怕煮一锅粥,就着带去的榨菜、油炸花生米,就将已经习惯了中国味的胃,熨烫得服服帖帖,服侍得四平八稳!

160524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