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初冬的“小阳春”之后,雨,终于来了。 阴沉的天,让气温,直线下降。雨,就一滴滴地从天上落下来了! 冬天的雨,其实很多时候也似春雨,像牛毛,如细丝,让你感觉不到天在下雨。 冬雨,给人们带来寒冷与阴郁之外,似乎还有心情的压抑以及内心的渴望阳光。虽然,雨给自然界的一切生灵带来生命的水,于许多人而言,还是喜欢和煦阳光的日子。 但是,我不拒绝夜雨。 因为夜里,躲在室内,不用在雨中奔跑,也不用眼睁睁地看着雨滴从空中洒落下来,似乎就可以把雨关在门外。于是,雨下得大还是小,密还是疏,都可以与自己的行动无关。 夜里下雨,还可以选一个有靠北窗户的房间,听雨。 万籁俱寂中,窗外,如牛毛似细丝的雨是怎样飘洒的,你完全可以不在意。躺在床上,你只是听见,那一滴滴的雨,有节奏有恒心地从窗外的某个地方在滴下来,嗒--嗒--嗒……那么急促,那么清脆,那么悦耳,似乎在不停地演奏着某个旋律。猜测着,这雨滴,定是从窗户上雨篷的间隙里,滴落到窗台外的搁架上。虽然听不见下雨声,还是想像着,这雨,应该也下得不算小吧! 窗外雨滴的旋律,其实是不断变化的。有的时候,是急促的“嗒--嗒--嗒”,有的时候,是舒缓的“嗒-------嗒-------嗒”。于是猜测着,是那些雨滴,放慢了在空中落下的速度,延长了空中滴落的时间,好像有谁在放慢镜头一样。事实上,应该是外面的雨下小的原因吧! 窗外滴落雨声,除了急促的“嗒--嗒—嗒”和舒缓的“嗒------嗒------嗒”之外,有的时候,还突然会加入一声“嗒”的声音。这一声“嗒”,与急促舒缓连续的雨滴声似乎没有关联,总是在不经意间,突然窜入,好像合唱中窜入了新的声部。然而,正是有了这样的点缀,让夜雨之曲充满变化,令人回味! 住进了高楼大厦,其实,听雨也成了一种奢侈。 记得小时候住平房。每当下雨,不仅可以听到雨打在屋顶上声音,屋檐滴落的雨水,也是一种风景。清晰地记得,有的时候,屋檐滴落的雨水成一条线,与地面的积水连在一起,汇成一条小溪流。有的时候,屋檐滴落的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又一滴,连续不断,在地面上的小积水潭中溅起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花。当雨渐渐停了的时候,屋檐上滴落的雨水,又似欲言又止的犹豫者,是滴落呢,还是不滴,考虑再三,终于,一滴水从屋檐落了下来…… 雨水滴落得多了,时间久了,屋檐下的地面上,会有一个个因为雨水滴落而留下的凹陷处。那是雨水日积月累的成果,也是水滴石穿最真实的见证。 去年国庆,定居帝都多年的老弟回老家住了几天。一夜秋雨急,靠北的房间,嘀嗒之声不绝于耳。在嘀嗒声中入眠,又在嘀嗒声中醒来,老弟说,很久没有听到雨滴的声音了。躺在床上听雨的感觉,真好! 是啊,远离听雨的日子,或许太匆忙太嘈杂。听不见雨声的城市,或许太逼仄,太高耸。人生旅途中,需要有听雨的机会。因为,听雨是聆听自然,亲近自然;听雨,也是聆听自己,靠近自己。 寂静的夜里,愿你有听雨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