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量集中观看华语电影的时光,是从《霸王别姬》开始的|与电影相伴的日子006

 楷威映画记 2022-09-13 发布于北京


电影《霸王别姬》剧照

上世纪90年代末,我的高中时光也逐渐接近尾声。除了周二下午还是提前放学之外,留给学生们复习的空闲时间比往常多起来。我偶尔会去一位好友家中复习功课,当然也包括看电影。特别是放寒暑假,更是有了名正言顺看电影的理由。

我在最初的系列文章里提到过,那时候家中还没有DVD影碟机,所以有些高清电影都是在朋友家看的DVD。像《刀锋战士》这样炫酷的动作片就是那个阶段看完的。有一天,朋友在他的影碟机里放入了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那次的观影体验,促使我开始补课华语电影。

01 第五代

代际的标签是便于评论和言说,正如“存在主义”和“朦胧诗”一样,是为了方便人们谈论某一类作品,或某一类人所贴上的标签。在“第五代”电影导演中,三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里,我个人觉得陈凯歌属于内心傲娇,但拍摄电影水平不稳的那一类;张艺谋多产、专注而敬业,田壮壮则是顺其自然,随性而为。当然,那时候也有拍出《血色清晨》《银蛇谋杀案》这样完全不同类型电影的李少红

那个时代的资讯相对封闭,一部作品上映之后,就是通过纸媒去了解。后来才听说关于《霸王别姬》幕后的故事,发现这部电影差一点儿没有拍成,或者说差一点儿就不是陈凯歌导演。因为陈凯歌最初并没有看上这部原著作品,而是在制片人,也就是《侠女》主演徐枫女士(下图右一)的强烈推荐下,才促成这部影片顺利拍摄完成,并取得现在的成绩。

最初看到《霸王别姬》,就被整体气质所吸引,其实现在想想,原因很简单,并不是完全因为它有多厉害。而是因为看电影太少,没见过世面。毕竟年少时看的都是什么动作片美国大片,还没有意识到电影的艺术价值。从这一点上来说,对世界几大电影节的认识,也是促使我补课中国电影的契机,因为当时发现很多知名国产电影中,大多数都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有的更是不止在一个电影节上大放异彩。

另一份关于私人的记忆,是某个周末的下午,我给我妈,还有两个姑姑,三位女性播放了田壮壮导演的《蓝风筝》(下图剧照),她们都哭了,都在电影中某个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毕竟电影里的时代是属于她们的。而这部影片和张艺谋的《活着》与《霸王别姬》的命运不同,属于禁片之列,没有在大陆院线上映过。

电影《蓝风筝》剧照

不得不说,在同一时期,三位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都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自己作为电影导演的使命,无论是收获奖项及各种赞誉,还是被禁十年不得拍片(田壮壮)的惩罚,至少他们敢于在触碰历史这件事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所以单独列出这三部电影,是想说,从那时起,电影对我来说不再是娱乐的话题,你会看到作为艺术工作者,面对社会的那份责任。

02 第六代

其实最初明确在第六代标签下面的人只有王小帅和娄烨两个人。在第五代导演忙碌着拍摄刚才提到的具有历史性作品的那个年代,王小帅拍摄了《冬春的日子》,娄烨拍摄了《周末情人》,都是在1993年,两个人也都以演员身份出现在对方的电影里,可以说曾经一度是绑定在一起的“难兄难弟”。

娄烨导演电影《周末情人》剧照,王小帅在其中的扮相

因为他们干脆选择在海外发声,以地下被禁的非主流身份先闯出一番名堂。沉寂时期的田壮壮也为这些年轻导演帮了不少忙,比如作为某部电影的制片人。在DVD影碟时代,能看到他们拍摄的所有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已经是王小帅2001年导演的作品,在此之前他已经拍摄了《扁担·姑娘》和非常极端的反映行为艺术家齐雷《极度寒冷》

所以在王小帅拍摄《扁担·姑娘》的时候,贾樟柯才开始拍摄了改变他命运的小成本电影《小武》。在他拍摄《站台》的时候,娄烨也拍摄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苏州河》。从时间来看,贾樟柯在这个时间段,渐渐地追赶上来,而且其作品在国外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超出了王小帅和娄烨。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第六代导演的名单中,有了贾樟柯的名字。

电影《苏州河》剧照

第六代导演对我来说,有两部作品是有特殊意义的。一部是曾多次观看的《苏州河》,其中片尾那句“一切没有永远”的台词曾一度是我的网络签名,因为体会到生命之无常,能成为永恒的事物自然可贵,而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持久到永远的,特别是人的情感。同时,这部电影的形式感也记忆犹新,比如以主观视角藏在摄影机背后,念着独白的娄烨。

另一部电影就是《小武》,伴随着没有考上艺术院校的失落感,看到如此粗糙而又非同寻常的中国电影,那种感受是深入骨髓的。在那个开始迷恋电影大师的时期,这样的作品,对我来说会受到巨大的鼓舞。在贾樟柯的电影里,的确有着西方电影界所在意的视觉美学和思考方式。记得当年和家人聊起自己的未来并发生争论时,提到最多的名字就是贾樟柯,一度成为标杆性的人物。

03 其他国产电影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一位电影导演比较活跃,他就是不太好划分和归类的张扬导演。1997年的《爱情麻辣烫》,1999年的《洗澡》2001年的《昨天》,是他最重要的几部电影作品。毕竟,对我来说,那曾经都是新电影。

《爱情麻辣烫》里知道了高圆圆和徐静蕾;《洗澡》那时候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奖项,是当时的热门电影;《昨天》是非常特别的,因为贾宏声要重新把自己吸毒的痛苦回忆再演一遍,包括他的父母也在片中配合演出。但10年后,他还是没能从自己的困境中走出来,选择跳楼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那个时候来说,类似这样的电影还牵扯了一些事件,使其拥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再提另外一位导演米家山,他虽然不是那是个时期同步的导演,但其特殊性也无人能替代,关于他,最著名的电影只有《顽主》。可以说,在众多王朔被改编的影视作品中,这一部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拥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另一位国产电影里的特殊存在是黄建新导演,从早年的《黑炮事件》到上世纪90年代几部到现在都被人津津乐道的电影《站直喽,别趴下》《埋伏》《脸靠脸,背靠背》等等,也是中国电影里非常有价值的电影。

而同时期,也会有一些相似的现实主义题材,现在我们都不太会说起的电影。比如同样第五代出身的何群,曾拍摄过《上一当》《混在北京》,以及夏钢导演的《大撒把》等等。相信这些电影,都不同程度上对后来冯小刚的贺岁片带来一些启示。

04 台湾电影

没上大学之前,曾去北京的王府井书店买书,看到有台湾远流出版社关于电影的一排图书,很兴奋,捧着五六本去结账,才知道台版书要更贵,几本下来,就得几百元人民币,零花钱是不够的,于是重新斟酌选择,只买了其中一本最想看的《杨德昌电影研究》

侯孝贤和杨德昌的电影,是先从谁开始的,不太记得了。但是从《一一》起步,就把杨德昌的电影全都看了一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时候还没有高清版本,但是毫不影响电影本身带来的冲击力。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一部华语电影里,会有关于青少年成长的,史诗级的作品。

这样的电影是一把双刃剑,你会对绝望变得习以为常,它会影响你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会让你在年轻时就对世界充满悲观的情绪。小四对小明说,我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被改变的。这句话记得特别深,所以很早就知道,没有谁可以改变另一个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里,这句话像个警钟随时在心中敲响,你会明白在这个世界里,必然就会有纷争,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如此。

而对侯孝贤的兴趣,也来自于某些文化名人形成的圈子。在陈丹青、朱天文、阿城这些人的影响下,你会对侯孝贤的兴趣越来越大。《冬冬的假期》《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一部一部看下来,会觉得这些电影里的人和事比大陆第五代和第六代的导演所表现的内容离你更近一些。而到了《悲情城市》,那种包含了沈从文自传带来的不去打扰的远观镜头,恰恰比近一些的距离更有带入感,因为这种距离正像是你恰好路过了谁的生活,正巧在远处看到了眼前的一切。

05 香港电影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前两天刚看完《神探大战》,憋了很久的观众,周五晚上都一窝蜂地跑去看了这部电影。上次看《神探》还是15年前,在《看电影》杂志社做编辑的时候,坐在我旁边工位的同事,非常喜欢杜琪峰。没记错的话,他曾主动跟主编梅雪风提出要写这部电影的评论。

而早些时候,香港电影最初,对我来说,只有两个名字,王家卫关锦鹏。毕竟那是眼中只有电影大师和文艺片的阶段。别人正在享受“古惑仔”系列和周星驰电影带来的快乐,我却在《重庆森林》《东邪西毒》那些似懂非懂的台词中沉迷。

2001年,买过一本关于王家卫的书叫《家卫森林》,是一些影评人的合集,从不同方面解读王家卫和他的电影。现在这本书已经绝版,连一张清晰的书封都很难寻到了。里面有些最初写影评的人在之后因为出版或其他机缘见过面,有的成为电影学者,有的成为电影导演。本书的编著者就是如今出版界的红人,读库的创始人“老六”张立宪。

高中大学时期,粤语歌要比香港电影更吸引我。张国荣的歌没有听过一首,但因为从《霸王别姬》目睹了他的风采,自然会寻来更早时期他和梅艳芳主演的《胭脂扣》。彼时,两位主演还尚在人间,而如今却成为天上神仙。

由这部电影知道了导演关锦鹏,才会去看张曼玉主演的《阮玲玉》。不知为什么,当年VCD的画质再粗糙,也能看得进去,而现在有了高清版,反而倒不能入戏。这和当年的心境不同,现在清晰的画面反而倒显得那么不真实了。

DVD时代还真是难得,现在虽然下载和在线观看方式都很便捷,但关锦鹏的《有时跳舞》《愈堕落愈快乐》这样的片子现在都很难找到了。有意思的是,记得大学时期的同班同学找我借《红玫瑰与白玫瑰》。虽然本片是由艳星之称的叶玉卿主演,但我不记得有什么大尺度的镜头,但这位借走影碟的同学说,他看完之后,觉得这是一部色情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