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战炎帝(小说4)

 崔九霄 2022-09-14 发布于湖北

公孙轩辕坐在具茨山最高的一块巨石上,他望向遥远的西方,若有所思。

过去,他也常常这样坐在高处遥望西方,但那时候的他,是在怀念自己曾经的故乡。

现在呢,他当然还会怀念故乡,但有另外一种担心已经远远超过了这种思乡之情,他担心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可能要与炎帝有一番较量了。

就在两天前,最新的一支部落投靠有熊氏而来,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六个部落甘愿追随自己。

公孙轩辕该怎么办呢?他又能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他唯有尽自己的能力将众部落带离苦难。

这不是他想不想和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他必须得这么做,他不能愧对祖先,更不能愧对受苦受难的众部落民众。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众部落的努力,艰难的日子一定会过去,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到来。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身处遥远西方的炎帝,天下一百二十个部落,已经有三十六个部落宣布脱离炎帝的管辖。

作为众部落首领的炎帝怎么能接受?公孙轩辕的种种行为又怎能不引起炎帝的愤怒?

公孙轩辕不想与炎帝发生争执,否则当年他就不会那么辛苦的带领有熊氏离开故土,跋山涉水来到遥远的东方。

他还是决定主动向炎帝解释。

他派心腹火速赶往神农氏,向炎帝解释,希望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想办法对抗当下的天灾,并表示承认炎帝依然是众部落的大首领,同时请愿炎帝体谅众部落不得已的苦衷。

他希望以此来缓和大家的关系。

但此时的炎帝已经无比的愤怒了,这么多的部落不再听从自己的号令,饥荒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现在就连自己的威信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炎帝告诉公孙轩辕,必须严惩逃离的部落,连同有熊氏在内,统统要缴纳一定的粮食,否则,他炎帝将统领众部落前来征伐。

这是底线,没什么好商量的了。

公孙轩辕接到消息的一刹那有些错愕,他知道天下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几乎在同时,得到消息的其他三十六个部落首领一起来到公孙轩辕的身边,他们留着眼泪恳请公孙轩辕,请他务必带领众部落走出灾年,如果炎帝不同意,那就取而代之吧。

此时的公孙轩辕退无可退。

他又为什么要退呢?他本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本负有一腔热血,他有傲人的才华和智慧,他是有这份责任和义务的。

如果这是上天的意愿,如果这是祖先的意愿,他公孙轩辕愿意接受。

十天后的具茨山山巅,公孙轩辕正式宣布脱离炎帝的管辖,建立有熊氏和三十六部落的新的联盟,以五行中土德行居之,称帝为黄帝。

那一天,三十七个部落的民众点起篝火,熊熊燃烧的火光照亮了整个东方的天空,他们载歌载舞,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

黄帝却不敢懈怠,在称帝的第二天,他安排一半的民众继续从事生产,他自己则带领其他的众人开始在具茨山练兵,他要做好一切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此时的黄帝部落,已经悄然出现了几位不世的天才人物,他们堪称是黄帝的左膀右臂。

风后,风部落的首领,伏羲后裔,酷爱伏羲八卦,极善于排兵布阵。

大鸿,鸿部落的首领,女娲后裔,善练兵善用兵,极善于攻防突袭。

风部落的人认为风后是当今天下第一有才的将领,而鸿部落的人则认为大鸿才是当今天下第一有才的将领。为此,黄帝常常打趣他们,说那就并列第一吧。

但风后和大鸿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必须得分出个胜负来。于是在黄帝的见证下,他们各带领一堆人马,在具茨山的山林中进行了十次的较量。其中风后胜大鸿三次,大鸿胜风后三次,两队打平四次。

果然是难分胜负。

此后,风后和大鸿就各自为黄帝的左右大将领。

力牧,力部落的首领,号称当时天下的第一大力士,一人可驱赶万头牛羊。但力牧不仅是个大力士,还是一个聪慧的人,正是他发明了史前带轮子的战车,他被当时的天下人称之为“车神”。

常先,常部落的首领,他沉默寡言却极其聪慧,也是他发明了雷鸣般声响的牛皮战鼓,被当时的天下人称之为“鼓神”。

风后和大鸿带领的军队,在战车和战鼓的助力下,形成了惊人的战斗力。

那一天,黄帝站在具茨山的半山腰观摩练兵,他看到山脚下的军阵不断变化,战车的冲杀像旋风一般,战鼓雷鸣般响起,将士的热血瞬间沸腾起来,勇猛的向前进攻……

黄帝欣慰的点了点头。

如果天下的和平必须得用战斗来换取,那就只能去战斗,直到胜利,直到和平。

黄帝紧紧地握住了拳头,他望向天空,看到有一只巨大的鸟盘旋在具茨山的上空,那只鸟发出很大的很好听的叫声,不一会儿,它的周围就聚焦了无数的同样巨大的飞鸟,它们结伴而行,飞向遥远的太阳的方向。

黄帝整了整衣服,迈开坚定的步伐,走下山去……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