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园、觉悟社旧址 【天津】

 宜宾客 2022-09-14 发布于山西

· 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天津委旧址 ·

    张园在鞍山道59号,它的国保名太长“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天津市委旧址”,这红色景点竟然收门票25,售票大姐提醒我,你网上买嘛打7折。这里算是大天津一个传奇的地方,见证了1915到1953这近40年的风云历史。

     张园分前后两期,一是1915年张彪建的洋楼“平远楼”,二是1935年小日本中国驻屯军通过川岛芳子,强行购买了张园,拆毁了平远楼,并在基础上重建了一个有意大利古典复兴风格的洋楼,即今天的国保,“张园”就成为一个历史或者是地理上的名词了。

    院内西边有一个二层附楼,是1949年前的历史展览,可以看到张彪三层洋楼的模型。张彪是榆次人,现在西左付村还有张彪祠堂、张彪墓及其祖茔。张彪一次无意间搭救了山西巡抚张之洞,而受到赏识与提拔,直至一品,辛亥革命后短居长崎,后回国定居天津直至升仙。

    未拆前的张园,接待了两位曾经的中国大领导,1924冬,孙中山夫妇北上时在张园下榻月余。2个月后,被冯玉祥驱逐出宫的清逊帝溥仪来到天津,张彪拿出豪宅侍奉给曾经的主子,自己搬到了楼后的“鸿记里”,装潢一番还买了外国家具,不收房钱,并每天早上亲自洒扫庭院。

    量级人物的出现,会有群拜风潮,汪精卫、孙科、张作霖、黎元洪,还有溥仪那边的遗老遗少铁良、罗振玉、郑孝胥、载涛等人物都来过,张园一时热闹非凡,风光无限。张彪死后,张家开始收溥仪房租,每月700大洋,其实这位金主是不差钱的,但最后还是搬到了鞍山道70号的陆宗舆宅邸“静园”。

鬼子的膏药折扇及酒盏

张园建成纪念章

    当年鬼子以18万元的价格买入张园后,又重新折腾一番,成为高级军官的官邸,并门口建了两个圆形炮楼。楼式不对称,砖木混合结构,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入口抱厦为三面拱券门,两边为坡道,方便汽车驶入,前面是踏步。

    抗战后,张园成为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1949年中*天津市委、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这两机构迁入,也成为天津市委第一个办公地址,直至1953年迁出,楼里陈展的就是这段历史,从平津战役到三反五反。

    为了保暖,楼采用双层玻璃门窗,还有日式的暖气和澡堂。楼的最高处还有铁梯,可以看到它坡屋顶支持的木质梁架。

· 觉悟社旧址 ·

    觉悟社旧址在宙纬路三戒里,离大清户部造币总厂旧址就几百米。这里免费开放,扫码预约,看行程码、身份证等程序一个不少,并送一张免费门票作纪念,大哥还叮嘱一句,好好留着,我们以后就没门票了。

    旧址由七座门脸不同朝向的平房组成,不知道百年前属于什么性质的建筑。院里一边是国保“觉悟社旧址”,另一边是天津市保“女星社旧址”,女星社是1923年邓颖超等人创办的,旨在让觉悟的妇女加入运动,成立时间上要晚于觉悟社。

    觉悟社创办于1919 年 9 月,是“五四运动”中产生的进步青年团体,以研究新思潮,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参加斗争等为主。有社员周恩来、邓颖超、马骏、刘清扬、郭隆真等20多人,当时大家都用数字符号作化名,如1号小邓叫“逸豪”,小周则是5号,代号谐音“伍豪”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人中,伍豪和马骏是南开大学刚入学的新生,15岁的邓颖超是直隶女师的学生,刘清扬、郭隆真则是邓颖超的学姐。而刘清扬的丈夫张申府,也是后来周恩来、朱德的入D介绍人。没有觉悟社,伍豪和逸豪的大概是路人,在这里既是战友也是知音,互生情愫,至于结婚已是6年后在广州的事情了。

    觉悟社是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产物,那年4月伍豪还是一个彷徨苦闷的青年,在京都写的《雨中岚山》“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就是内心的折射。一回国就遇到了“五四运动”,没上了几个月的学,因学运而被迫退学,又去了法国。“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这一走远渡重洋,确实人生后来变得更加娇妍了。

免费票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与同好同行

天津西站主楼、新开河火车站旧址  【天津】

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石家大院 【天津】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塘沽火车站旧址、天妃宫遗址  【天津】

大沽口炮台、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  【天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