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京下定决心,甩开波音空客,用最极端的方式,给中国做了次示范

 独角戏jlahw6jw 2022-09-14 发布于江西

在刚刚结束的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和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签署了价值1万亿卢布的大单,俄航将一口气采购339架国产飞机。表面上看,此事只是一次单纯的商业采购,但其背后却是普京政府彻底甩开波音和空客的决心。

综合消息显示,这份超级订单主要由国家出资,即普京政府将从国家财政中给予大量补贴,以便让俄罗斯的航空公司不至于承受额外的负担。

文章图片1

俄罗斯花大价钱购买国产大飞机,既是必然,也是无奈。毕竟我们都知道,在西方的全面制裁下,俄罗斯民航业出现了严重危机,西方拒绝向俄罗斯出口任何飞机和飞机零部件。

同时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俄罗斯民航机队8成以上的飞机来自波音和空客。西方飞机零件的断供,导致俄罗斯现在不得不拆掉现役的飞机来充当“零备件捐献者”、或者干脆扣留租赁的外国飞机来填补机队缺口。

文章图片2

(俄罗斯国产MS-21干线客机)

俄罗斯的现实情况就摆在这里,也难怪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会有底气说出“俄罗斯将拆掉3分之2的飞机来获取零件”这样的话。但拆飞机毕竟不是长远之计,普京政府很清楚,只有加速民用大飞机国产化进程,彻底在相关领域实现国产化,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普京政府甩开波音空客的第一步,就是要用国产的苏霍伊SSJ-100和MS-21来替代西方飞机。不过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这两款俄罗斯“国产”的飞机,其实仍有大量关键的零部件依赖西方:比如SSJ-100的发动机就是和法国联合研发的,MS-21也用的是美国生产的普惠发动机。

文章图片3

(俄罗斯苏霍伊SSJ-100飞机)

面对让人熟悉无比的发动机困局,普京政府也只能硬着头皮面对。早先有消息称,俄罗斯原本打算在今年9月让MS-21投入量产,但目前普京政府已经叫停了该进程,下令所有即将投入量产的MS-21飞机改用国产的PD-14发动机,替换从美国进口的普惠发动机。

而对于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外界也早有预料,先不提PD-14这款发动机是否已经足够成熟,就论换发动机这件事,也绝非“拆下来再安装上去”这么简单,美国发动机和俄罗斯发动机在尺寸、安装、动力和控制系统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所有已经生产出来的MS-21飞机都需要“回炉重做”进行相关改造、重新试飞,而即将投入量产的飞机也需要更改制造方案。

文章图片4

(俄罗斯PD-14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负责人曼图罗夫此前曾表示,MS-21的量产时间将会因此推迟1-2年,可能要在2024年才能投入量产。而这次签署的万亿卢布合同也显示,第一批6架MS-21飞机的交付时间为2024年。

俄罗斯国产化的决心我们是看到了,但问题在于,现在的俄罗斯航空制造业,是否还有与决心相匹配的实力?数据显示,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2014年生产了158架各型飞机,而随后5年不断下降,到了2019年,该公司仅交付了75架飞机。

文章图片5

不难看出,俄罗斯航空制造业正在走下坡路,而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罗斯的航空制造业能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逆势崛起,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而对于普京政府来说,不管其国内的航空制造业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俄罗斯现在也没办法了,只能花大价钱补贴国内厂商硬着头皮来了,这些国产飞机不买也得买。

总的来说,就像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在各个领域所面临的各种情况一样。普京政府在任何摆脱对西方民航飞机依赖的问题上,依旧是用最极端的方式,给中国做了一次示范。

当然,相比于俄罗斯现在面临的困局,中国的情况则稍微好一些。首先是C919干线客机有望今年年内完成交付,此外长江-1000A发动机与其他用于备份的国产化配套子系统的研发进展也比较顺利,所有子系统的国产化只是时间问题。

文章图片6

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有足够的信心。毕竟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已经有目共睹,在西方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新的制造业中心。未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摆脱对波音与空客的依赖,更是需要在这种高端制造业领域,打破西方的垄断,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中国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