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书的日子(4)

 学亮书屋 2022-09-14 发布于湖南

咱班

凡属第一,总是难忘。似乎就像初恋一般,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顺利还是艰辛,喜悦还是苦涩,都让人刻骨铭心。
这也是红光小学一九八二年秋季学期五年级班给我的感觉。当然,她带给我的,是成功、顺利和喜悦。
毫无疑问,这是我八年所教N个班级中,最重要的一个班。虽然绝大多数早就断了联系,如今也肯定对面相见不相识,但他们的姓名、相貌甚至当年的一颦一笑,大都还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不管是成绩好点的尚国继苍们还是成绩差点的仕忠祖坦们,不管是打预防针喜欢哭鼻子的春玲春菊们还是一逗就捂嘴抿笑的祥红仕红们,不管是一直文文静静的梅峰亚琼们还是背后经常调点小皮的阳兵定魁们……

应同学要求,先带头贴一张18岁当年的照片。公号中第一次贴自己照片,有点忐忑,也算本文福利了。不知是否真如同学所说,当年还是有点酷帅感的呀?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是我中师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教语文,第一次当班主任,并全身心带过的第一个班。
用如今的话说,他们是我的“开门弟子”,自然情有独钟。
此后经年,自己杂事不断增多,特别是再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当过班主任,没法经常陪同学在一起,那种亲密、亲切、亲近感,确实少了许多许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倒是建议为师者要多当班主任。

尚国:当年小班长,长期扎根基层的农业种子工作者,近日新晋五年级同学群群主


当年的红光小学是公社重点,因为距公社驻地较近,不过学生并非从全公社优选而来,而是来自红光和金坪两个大队。相邻的金坪村小学校舍不够,就把五年级学生送到了红光小学,合成了一个班,所以这个班人头济济,五十有六,装了满满当当一教室,成绩却严重不均,好的还不错,差的也明显。年龄上也参差不齐,小的十一二,大的十三四,亲兄弟就有宗华宗海、永忠永诚好几对。有几个小小伙,嘴上已经冒出了毛茸茸的细胡须,成了标准小大人了。
更多时候,我就是一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大哥哥,要带好他们,并不容易。
摸了一次语文的底子以后,我更感到,这个名义上的重点班,升学考试要想出彩,其实更难。

继苍:当年班级第一名,最早读的博士,现为大学教师


好在当年的我正是青春飞扬的时候,颇有点“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冲劲和闯劲,脑瓜子也还活泛,没征得领导同意,就决定破破传统,闯闯新路。上课伊始,我就基本丢掉了从词语解释、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的语文教学“三部曲”,把重点放在了多读多写和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方面。
时尚点说,当年的我还是放了几个“大招”的。

亚琼:自小聪慧秀气灵动,现为优秀税务官

第一招,办“图书角”。
这是为了解决“多读”的问题。对爱读书爱学习的同学,老师肯定喜欢,上课偷看课外书籍的,在我这里一般都会网开一面,提醒几句完事,断不会有没收甚至撕书的“暴政”。问题是当时的课外书籍非常少。那时候大家都穷,饭都吃不饱,哪有多少钱买书呢?梅峰说,因为饭菜太差没营养,晚上经常饥肠辘辘,祥红就给她一点干盐菜,放嘴里嚼着,聊以充饥。她们一个是公社书记的女儿,一个是隔壁公社教育站长的女儿,家境都这般困难,何况其他人呢?
有时就不禁联想到我女儿,也是那么大小的时候,外婆给的压岁钱,啪啪啪,全买了课外书回来,眼睛都不眨一下,高中没毕业,书就装满了几柜子。时代真是太不一样了!

梅峰班级女学霸,当年就经常挑战第一名现在独闯商海,自然活力无限风生水起


为了解决“书荒”问题,我决定发动大家捐书,共建班级“图书角”,基本要求是每人一本,多捐不限,实在没有也就算了。我鼓动大家说,捐一本看五十,多划算呀。后来我带头捐了一些,同学们也很踊跃,“图书角”很快就建成了,几十册图书,整整齐齐竖在墙角一张桌子上,一下课,跟前就挤满了人。特别是那些家境较差、没钱买书、又爱学习的同学,就更加如饥似渴。
帮孩子们扩大阅读的情怀,其实一直都在。来湘N年后,老家有位老师编了本作文选,我还自掏腰包买了几十本,要她一半送给江家村小学即当年的红光小学,另一半送给大房坪小学,因我在那里读过初二上期。不知有多少同学读到过这本作文选,也不知它是否发挥过什么作用!

宗华:学习勤奋刻苦,工作扎实努力,班上走出来的第二位博士和大学教师

第二招,写周记。
本想要求同学们写日记,又担心大家坚持不下来,便干脆退而求其次,从写周记起步。为了帮助同学们发现素材有米下锅,我便带同学们去野外踏青、逛茶园等,引导他们观察分析思考,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到后来,劳动课都差不多成了作文练兵所,像冬季种油菜种洋芋,春季摘新茶栽玉米,到十几里路外的张家湾背石灰,从陡峭的油榨河边爬上坡往学校背柴等,都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既动手也动脑,争取写篇小文章。
成效也在慢慢显现。记得刚开始,有几个同学劳动时可以热火朝天,一写作文就叫苦连天,到后来也变得跃跃欲试,觉得有事写、有话说了。记得那年同学们种的洋芋收成特别好,个头特别大。有次周记评比,得奖文章写的就是当时抬粪桶给洋芋施肥的万般辛苦和洋芋丰收的无比喜悦。获奖者叫孝柱,一个长得白白净净,说话羞羞怯怯的男孩子,以前作文成绩一般,这一次却写得绘声绘色,自然就出彩了。

宗海:从小机敏灵活,工作经验丰富,历练多多,现正奔走在扶贫路上,瞧身后的冰凌


第三招,读小说。
那年十一月,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问世,一时洛阳纸贵。我觉得它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不错,便决定读给同学们听听,每天一章或几节。师生一起读课外小说,这在当年,真是一桩前所未有的美事,于是每天晚自习前的半小时,就成了同学们最最盼望的时光。
这时候的教室绝对鸦雀无声,同学们一个个聚精会神,生怕一不留神,漏听了某个词语某句话;听到感人的地方,也常有人情不自禁抹眼泪。
从讲台前望过去,只有一盏盏忽闪忽闪的煤油灯,映着同学们亮晶晶的眼睛。而他们头顶,则浮着一层浓烈刺鼻的煤油灯烟雾,一堂课下来,鼻孔里就熏得漆黑,大家也不管不顾了。

杜敏:当年最是娇小玲珑,却敏捷细心,如今一心服务桑梓,尽显当年赤诚

每每时间到了,不少同学还央求说,再读一节,再读一节,我却会坚决“踩刹车”:大家好好自习,我们明晚继续。
后来,我还为同学们读了《黑骏马》、《哦,香雪》等精美小说,算是为这些阅读贫乏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让大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祥红告诉我说,是我给大家读的小说让她爱上了文学。我想,这应该是真的吧。
这些所谓的“大招”,如今来看其实都稀松平常,但在当年却算别开生面,让大家感到耳目一新,因此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祥红:当年是热爱文学的“小书虫”,现在是优秀的中学班主任和历史老师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不知不觉间,我在红光小学的第一年,就在这样自出心裁的探索和实验中过去了。令人欣慰的是,“开门弟子”们也感到学有所获,还觉得非常开心。梅峰甚至夸张地告诉我,她五年级学到的东西,比前四年的总和还多。我心想:这是真的吗?
那年的小升初考试,同学们确实很争气。具体成绩我没详细了解,只听说是前所未有的好,大约语数两门课的总分、均分、高分和及格率、优分率、升学率什么的,大都在公社前列,语文又比数学还好一点点,最后只有极少几个同学没考取,有人还因此送了一个雅称,叫“合班摇”。文教站为此还发了床单、毛巾等大大小小的奖品,我一直用到湖南还没坏,当年的产品质量真好,不像后来的毛巾等等,三两天就烂了。

孝勇:自小聪明敦厚诚实,现供职于国家供销系统,自然靠谱

对这班“开门弟子”的最后印象,是毕业时的茶话会。几十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所有人都红了眼睛,好几个哭得稀里哗啦,每一个都依依不舍,感恩、感激和感谢的话似乎永远也说不完一般。作为曾经朝夕相处的我,心中不但有感动和感慨,更有骄傲和自豪。
要说有遗憾的话,就是竟然没有一张毕业合影。作为班主任,真是失职。可谁让当年的马家公社太落后,要照相就必须去遥远的野三关,找唯一的韩师傅,却还没有找到呢!

春玲:读书时作文就充满灵气,字也清丽娟秀,现在是优秀的中学语文老师

这个班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栋梁,其中也不乏老师,如今都是桃李满天下了。今年的他们,大多数也到了知天命之年。时光就是这样太匆匆,太无情。
但我相信,这份曾经的美好,也定会一直深藏他们心中!(未完待续)

后记:为完成此文,我找到部分联系得上的同学,帮助回忆往事纠正错误,并要了他们的近照贴于文中,让本文大为增色,算是一次难得的集体创作;还动员当年的小班长继续履职,担任小群主,建起了网上家园,也算37年后又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共同回味那段美好的经历,感觉真好。谢谢1982年红光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