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天,我被投诉了...

 铅墨时光 2022-09-14 发布于四川
文|栗筱芊 .图|网络
正文共2217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
☆一首轻音乐,祝你晚安好梦。


3月9号那天,我刚刚推送了本月的第一篇文章后,就收到了来自公众号后台提醒文章违规的消息。

我看着那条扎眼的消息,不停地读了三遍,还按照提示将规则读了两遍,我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当时,内心又迫切又生气,这就像是干净的白纸上不经意落下了污点,让我怎么也洗刷不掉。

这也让我觉得像是上学时候的一场考试,在考场上作弊而被老师逮个正着,让人既羞愧又感觉无地自容。

我不是那种大大咧咧无所顾忌的女子,天生安静的性格让我从小经受不住别人说太重的话。

犯了错误,也总是在亲人、老师的提醒之下,很快便可以做得更好,上学时,老师也常用“响鼓不用重锤敲”,来形容我。

缓过之后,我百度了怎样才可以消除记录,得到的回答都是冰冰凉凉的:无法消除。

为此,我郁闷了好几天,曾一度还有一个想法:我要放弃继续写下去了,更不会大方到想要花重金开通留言功能。

我承认这件事,让我受到了很深的影响,我必须要好好思考一下。



常听线上写作的朋友说,自己的小红书号被禁用,公众号被停号,我都为她们感到难过。

还一度好心提醒:下次可要留意啊,别再“踩线”了,不然辛苦可就白费了。

朋友们在我的安慰下,也稍微有些缓和,并共同勉励:公开写作一定要多加注意。

而这次,突然就轮到了自己,让人觉得有些无法言说的羞愧,这种感觉我无以言表。

痛定思痛吧,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让自己在今后的创作之中,定要格外留心,别再踩到违规线。

冷静了几天,我再次在另外一个平台上认真读了所写的这篇文章,并对其做了一些分析。

一直以来,作为文字创作者,我们肯定都有想写好文章的欲望,那么,在读别人的文章时,也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

无论是典型案例、故事,还是别人所引用的金句,也都成为了我们借用的材料。

但是,如果一味引用太多,或者是模仿别人的写作风格,就会引发出抄袭或者侵权一类的问题。

这是每一个写作者最大的忌讳,不论怎么样,写的好与否,都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别人的想法,终究替代不了自己。

或许,这次就权当是给自己一个提醒,它让我们都明白:

东西再好,那是别人的,就算再不济,只要是自己的,都是宝贵的。

这样一想,内心也就释然多了。



一直以来,我习惯于学习他人文章的优势,也喜欢将可用的素材收集起来备用。

在拜读他人的文章时,也总是会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写,会表达地更好。

殊不知,有时候读得太多了,反而丢失了自己的本真,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风格,受他人的影响太深。

怎么说呢?

写文章就好比我们眼中的女孩吧,有人觉得身材瘦高是美,有人觉得娇小可爱是美,也有人也会认为丰盈是美,不同的人,欣赏的角度不一样。

那么,看待文章道理也是一样吧!每个人写作风格不同,这才是自己独有的美!

这件事也让我想明白了:只要是自己的,那都是值得肯定和坚持的,而别人的,再好也要懂得拒绝。

在文字创作上,以上,希望我们共勉。

距离收到这条消息,今天刚好一周,原本我只是想写在笔记本上,自己翻看提醒就好,毕竟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光荣事件。

昨晚,在思考今天的更文话题时,无意间翻到,最终还是决定写下来,一是为警示自己,二来也给同样爱好写作的朋友,做一点点善意的提醒。

好与坏,都是一种成长经历吧!

最近,我减少了看他人文章的频率,除了关注的几个公众号,其他的一些都取关了。

有了这样的提醒之后,往后,我只想写自己的文字。

每个人公开写作的目的不同,我深知像我们这样的小号主想要赚钱,任务是何等艰巨和遥远。

那么,我们何不遵从内心:写我们自己的故事就好?



有人说,数据流量和内心所想,从来都不可兼得,写公众号,得看自己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我们不过是一群文字爱好者,今日涨了几个阅读量、明日多增加了几个粉丝,都会兴奋的睡不着觉。

既然,这是我们自己的后花园,也一定要为自己守好这一亩三分地。

最后,我给自己提了个小建议,也可以算作是写作之路上的小方向吧。

如果于你有益,但愿我们在写作之路上,渐行渐远。

我们坚持写作,不能因噎废食。

这次,我们在写作上遇到了麻烦,学习别人的文章过头了,甚至说抄袭了他人的句子。

但,这不代表从今以后,我们就对他人的文章视而不见,再也不敢打开学习了。

这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有的作风。

借鉴时,我们要讲究方法,一些案例素材,尽量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或者是标明出处。

喜欢的金句依然可以收藏起来,名人金句自然是没得说,如果是别人写的,也要尊重别人的创作权,作为引用。

除了案例素材和名人金句,别的我想没什么可以值得收藏的了吧?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文章中的配图,也需要格外留心,能原创最好不过了,若不能也不要搬运带标识的图。

总之,我们要为自己写得每一篇文章留心,或者说负责吧!

祝愿,我们的写作之路绵长、悠远!


⊕写在后边的话

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些事情想不通便总会陷在里边打转,一旦想清楚了,也就放下了、内心一片释然。

这一页故事,在这里就将它翻篇了吧!

最近在读《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喜欢小禅老师说过的这句话:

“对一件事物的热爱,唯有扬起宗教般的热忱,方能精神明亮与永恒持久。”

对于我们这群热爱文字人的而言,不也正是如此吗?

写作之路历经困难,或许还会招致不愉快,总之,我们要用万分的热情对待它,乘风破浪,终将会至胜利的彼岸!

撒贝宁说:

“若你决定灿烂,山无拦,海无遮。”


点个“在看”,愿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踏遍荆棘,走过星辰,依然赤心滚烫,一路向阳!


——End——

作者简介
栗筱芊,一位热爱读书和写作的体制内宝妈,努力工作,用心生活,自律精进,读书更文,温柔而坚定!
近期文章

“放下手机,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玩具”

“抱歉,我就是一只想安静写文章的菜鸟”

“如果生活值得过,那就值得记录”

1月复盘|不焦不躁,慢慢写作,慢慢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