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和淳于长都是王家后起之秀,为何王政君支持王莽弄死淳于长?

 梦想童年594 2022-09-14 发布于江西

众所周知,西汉外戚王家是西汉末年最大的外戚权贵。由于王政君当了汉元帝的皇后,整个王家都受皇帝宠信。自大将军王凤后,王家先九人封侯,五人出任大司马,风头冠盖整个西汉。王莽的崛起便是基于王家如此辉煌的过去,然后才有了独霸朝纲和篡夺皇权的基础。很少人知道,在王莽崛起之前,还有另一位与王莽同为王家后起之秀的显赫人物,那便是淳于长。两人在竞争王家继承人的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淳于长甚至成为汉成帝的心腹。可是作为皇太后的王政君,最终却没选择淳于长,而是选了王莽。

王莽作为王家根正苗红的子弟,又是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受到王家政治资源的支持,这是毫无疑问的。淳于长虽然姓王,但与王家也是息息相关的,算是王家近亲中的一门。他的父辈中乏善可陈,但母亲却是王政君的妹妹,也受到了王家政治资源的支持。这两人都是王家的后起之秀,在朝廷中崛起的过程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由于王莽的父亲早逝,他得到王家支持比较滞后,所以崛起过程中也充满了波折。而淳于长则得益于母亲与王政君的姐妹关系,很快就得到舅舅王凤的支持,年仅二十便成为了宫中的黄门郎。

黄门郎这个职位在宫中虽然不高,但是能顺利出入宫廷,游走于权贵之间,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淳于长利用这个优势结交了不少权贵,借着王凤是大司马掌握朝廷权势的机会,官路非常顺畅。王凤生病期间,淳于长悉心侍奉,让王凤对这个外甥很感动,决定大力地提拔他。王凤临终前向汉成帝和皇太后王政君推荐了淳于长,于是淳于长被拜为列校尉诸曹,不久又迁水衡都尉侍中,后来又升为卫尉,一路上平步青云。卫尉位列九卿之一,是朝廷的重臣,掌控着皇宫的禁卫军南军,由此可见当时汉成帝与王政君对其的信任。

淳于长是王家嫡系中最早进入九卿行列的后起之秀,他在朝中崛起的速度之快,比后来的王莽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淳于长受到汉成帝的宠信,他在朝中的影响力极大,对王家维持权势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当汉成帝和王政君母子之间出现矛盾时,淳于长都能从中进行调解,使王家始终掌控着朝廷大权。比如在王家和另一外戚许家的斗争中,淳于长就出了大力。当汉成帝因为赵飞燕的原因与王政君闹得不可开交时,也是淳于长出面帮着调解。最终让赵飞燕顺利地被封为皇后,满足了汉成帝的想法和要求。

因此在大司马王根准备退休时,曾有意将职位交给淳于长,而且这个想法受到了王家很多人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王莽向淳于长发起了挑战,收集淳于长的罪状,最终将其搬到,成为了王家掌舵人的继承人。在此过程中王莽受到了皇太后王政君的支持,这最终成为将淳于长拉下马的最为重要的力量。很多人认为王政君在王莽和淳于长的斗争中站在王莽一边,是因为家族亲疏内外的关系。王莽作为王政君的侄子,而淳于长是外甥,所以王政君才倾向于王莽。但是从史料记载来看,这种说法是非常想当然的。

王政君是非常成熟的主政者,她虽然是皇太后,但始终都影响着西汉末年朝廷大权更迭的方向。她能够连续将王家的几个兄弟推到大司马和大将军的位置上,让他们掌控朝廷大权数十年,可见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如果只是简单的任人唯亲,王家绝对不可能在众多外戚权贵中脱颖而出,垄断国家大权。就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王政君对于王家掌舵人的拥立有着一言而决的影响力。比如成都侯王商去世时,按顺序应该是他的弟弟红阳侯王立继承权位,但在王政君的干预下,成为大司马的是王立的弟弟曲阳侯王根。

王根退休的时候,有资格争取继任者的很多,包括之前落选的红阳侯王立。但因为王立鱼肉百姓的事情干了不少,名声非常差,又不受汉成帝喜欢,所以得到的支持并不多。淳于长则与王立不同,他虽然年轻,但却已经位列九卿高位,具有了担任大司马的基础。他又受到汉成帝的宠信,在废除许皇后、拥立赵飞燕的过程中出了大力,所以得到的支持者很多。王莽虽然也很出色,但他毕竟是后起之秀,在朝廷中的根基远远比不了淳于长。好在王莽名声非常不错,以谦恭和节俭出名,得到儒家学派的支持,受到了大司马王根的看重。

在王莽和淳于长斗争的过程中,王政君站到了王莽的这一边,并非王政君任人唯亲,而是政治斗争派系的选择。淳于长虽然在汉成帝面前受宠,但却一直难以得到王政君的认可,主要原因是他的政治派系出现了分化的苗头。淳于长仗着汉成帝的宠信在朝廷中结交权贵,形成了自己单独的政治派系。这个政治派系既与王家息息相关,又有淳于长自己的主导性,并不完全被王家控制。淳于长虽然是王家培植起来的,但逐渐依靠汉成帝脱离可王家的控制。到了后来,他能够在汉成帝和王政君之间斡旋,而不受王家势力的干涉。

因为有了自立苗头,王政君开始对淳于长感到不满。尤其是在淳于长开始积极拥护赵飞燕,并于许废后暗中来往后,这简直就犯了王政君的忌讳。王政君从汉元帝时代便开始影响着西汉的政治走向,而许家却始终是王政君在外戚行列最大的竞争者。许家最为出名的是汉宣帝皇后许平君,她也是汉元帝的母亲。因为汉宣帝初期霍光独霸朝政,许平君家族成为支持汉宣帝与霍光争夺朝政大权的重要外戚贵族之一。在政治斗争中,许平君被霍光的妻子指示女医淳于衍毒杀,这成为汉元帝一生最大的憾事。

因为母亲的关系,汉元帝很宠信许家的人,并把表妹许配给自己的儿子汉成帝。汉成帝即位初期宠爱许皇后,许家因而得势,这让作为皇太后的王政君很不满。淳于长得宠于汉成帝后,帮着王家扶持了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并通过邀宠的手段都败了许皇后,使其被废除了皇后之位。王政君为了把持后宫权力,她并不愿意赵飞燕被封为皇后,便以赵家卑贱为由拒绝了汉成帝的要求。淳于长斡旋于汉成帝与王政君之间,使得王政君松了口,这才将赵飞燕扶上了皇位的地位。因此赵家很感激淳于长,而淳于长也更受汉成帝的宠信。

随着淳于长地位的提高,逐渐脱离了王家的掌控,也开始威胁到王家对朝廷的统治地位。尤其是淳于长暗中勾结许废后姐妹,这就触发了王政君的逆鳞。许废后被废除后,一直想着恢复皇后的地位。淳于长虽然受到汉成帝宠信,但为人贪婪,利用权势收受大量贿赂,这在朝廷上是公开的秘密。

许废后通过妹妹龙思侯夫人贿赂淳于长,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恢复皇后地位。淳于长一方面贪婪龙思侯夫人的美色,又贪图许家几世积累的财富和人脉,于是私下勾搭起来。他承诺帮许废后谋取左皇后的地位,让她与赵飞燕平起平坐,于是许废后默认龙思侯夫人与淳于长私通。

淳于长的事情很快被王政君知道了,这让王政君非常生气。因为淳于长如果成功地让许废后成为左皇后,那边让许家有了重新崛起的势头。许家与出身卑贱的赵家不同,这个家族在朝廷的根基是非常深厚的。王政君利用许废后和赵飞燕的矛盾,才将这个家族打下去,岂能允许他们再次掌权?面对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得宠的局面,王政君已经非常恼火了,如果许家卷土重来,王家在朝廷中一手遮天的地位必然被打破。正是出于这种政治利益的考量,王政君才必须对淳于长下手,中断许家的回归和赵家逐渐掌权的情形。

史书上说是王莽向大司马王根告密,提供了淳于长与许废后私下交易的信息,这才让王政君向汉成帝告状施压,导致了淳于长落马。这个说法其实是很有问题的,因为以当时王莽的地位,很难侦测到淳于长与许废后私下的交易。淳于长掌握禁军,手中大权在握,又是汉成帝宠臣,王莽凭借个人的能力是很难拿到证据的。但王政君就不同了,她是皇太后,也是六宫之主,在朝廷内外权势超然。对于宫中事务的掌控,王政君有着远超王莽的控制力。许废后的一举一动,不可能逃过王政君耳目的监控,更容易泄漏与淳于长交往的秘密。

汉成帝一开始并没放在心上,只是把淳于长罢官后发回封地。淳于长不愿意下野,贿赂了王立的儿子王融,希望王立上书说情,这让汉成帝大怒。然后汉成帝派人调查和审问了淳于长、许废后等人,对这个案子从严处置。淳于长死于狱中,许废后也被汉成帝赐死。王立的儿子王融自杀,王立因为是国舅而幸免。淳于长死后王莽少了竞争对手,顺利地接任了王根大司马的位置,掌握了西汉朝廷大权。这是王莽第一次掌权,也为他后来篡夺皇权奠定基础。王政君通过这种手段控制朝廷的政治格局,让王家继续大权独揽,但也为西汉灭亡埋下了大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