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彻底放下一段感情,必须了解这两点

 安喜的空间 2022-09-14 发布于上海
放下,是我们在劝人、劝己时最常用的两个字。在遇到无法改变,无法挽回的事情时,似乎唯有放下才是解脱之道。在爱情中更是如此。
当年一首《忘情水》火遍大江南北。不知唱出了多少痴男怨女心底最无奈的痛。
但是如果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可以说,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转变,提升自己的机会。情伤亦不例外。
正如开篇所说的放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放下确实是一个解脱的良方。但是想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想要真正放下,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明白为何放不下,以及放下后用什么来填补空缺。
树洞精曾看到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个小和尚问自己的师傅,为什么他们要修炼成佛,需要经历千难万阻。而那些恶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老和尚告诉他,至少那些恶人拿得起刀。
是啊,如果两手空空,又何谈放下。人们在一段感情失败时会感到疲惫,必然是因为某些重负压在肩上。人们要放下一段感情,首先要弄明白自己放不下的是什么。
是对方那个人?是一起经历过的美好?是自己曾经付出的一切?还是无法容忍感情中自己是输的那一方?
其实在爱情问题上,树洞精一直很推崇心理学家荣格的课题分离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喜欢一个人,是我们的权利。对方喜不喜欢我们,那是对方的权利。
我们付出了,必然期待收获。但这里的收获,并不是像数学公式那样是可以精确计算的。
更轻松的观点应该是,我对你好,是因为我想对你好。而不是,想让你对我好做出的交换。
如果以交换的心态去对待感情,抱有必须、应该等心态,受伤也只是迟早的事。
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认为,像爱情这种完全没有理智控制的感情行为,大部分源于潜意识中的各种欲望交织而成的一种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热恋中的情侣,明知道自己喜欢对方,但却说不出具体理由的原因。而当一段感情结束时,不同的欲望,不约而同地失去了寄托,失恋的痛苦也就产生了。
如果一直纠结于痛苦的感受,那将很难彻底走出来。唯有将这些潜意识中的欲望上浮到意识层面,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以理智找到重点,尽量摆脱影响。
当我们明确为什么放不下后,剩下的就是要寻找用什么来填补空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完整意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一样。如果我们无法找到其他事物,填补那部分空缺,绝大多数人宁愿痛苦挣扎,也不会真的有放下的勇气。
不同于精神分析流派向过去寻找答案,存在主义流派更关注当下与未来,存在主义流派认为,我们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对生活并无意义这个事实的否认。
人是一种需要意义的生物,即使是真正的虚无主义,他们追求的也是心灵方面的升华。可以说已经到了,人无意义不能活的地步。
爱情很多时候,就是将自身存在的意义,寄托在对方身上。无论是否客观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对方产生足够的信赖与依恋。从该角度出发,对方的离开等于强制性剥夺了我们一部分存在价值。
在寻找生命意义的方法上,树洞精比较认同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观点,人生意义粗略划分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对自己有益。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挂钩,以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为目标。
第一种价值实现难度较低,但是也较为不稳固。一旦遇到严重的打击与挫折,就可能产生动摇。第二种虽然相对稳固,但树洞精个人觉得,有点太过高大上,我们平常人很难领悟其精髓。
所以说这或许不应该是一个选择题,寻找这两种价值的交叉点,大概才是正解。简单点说就是,寻找对自己有利,并能让自己找到价值感的事情,来度过最难熬的那段时间。
可以是一个爱好,也可以是一个理想。请先动起来,将注意力从对方身上逐渐收回。重新寻找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