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起的中医学习 day37-多梦1

 爺↘傷憾 2022-09-14 发布于广西

今天仍位于第4轮—医案day3。(暂停)

特别篇来了。6月治疗一位失眠大叔,效果尤其好:多年失眠、每日口服艾司唑仑片1mg方能入睡→现已无须药物辅助即可较快入睡;头痛、头沉症状基本消失;多梦,入睡不久脑内就开始回放多年以前和朋友同事父母的过往,并且在睡醒后对于梦的记忆可以持续好几天萦绕脑海→四五点钟才开始做梦、对梦的印象也不像之前那样深刻。(但多梦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就有了这个特别篇)

【今日收集】

1.现代医家对于不寐的辨证亦多有论述,如有人认为五脏均藏精,都可生神,且各具临床特点。据此可以辨别病位。提出心神不安于舍的特点是迟寐,即入睡困难或彻夜不寐;肺魄不安于舍的不寐特点是睡眠轻浅,极易惊醒;脾意不安于舍的特点是梦扰纷纭,呓语梦魔(即梦境惊险、欲呼不出、欲寐不能),梦游;肾志不安于舍的特点是早醒,多见于老年人。这些认识当有助于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2.魂魄睡眠学说是指认为睡眠由魂魄所主的一种理论。神、魂、魄、意、志均属五脏所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但在先民的意识里,魂魄与精神梦寐的关系较为密切,从字形来看,魂、魄二字俱从鬼,反映了古人对于魂、魄的理解皆为神秘的精神性的东西,皆属神,以魂为阳神,魄为阴神。

    如《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云:“魄,人阴神也,魂,人阳神也。”《灵枢·本神》则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魂魄俱为精神而分阴阳,正如清代周振武《人身通考》所说:“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魂属阳,其性离散、飞扬,魄属阴,其性聚扰、凝重。古人甚至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魂魄可游离于形体之外而存在,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性本体。

    对于梦魇的产生,也多认为其与魂魄作用有关,进而更加肯定了它们在精神活动和梦寐中的重要作用。如《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其与梦寐的关系,《灵枢·淫邪发梦》云:“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它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或更早,共收载药物365种,内容丰富,疗效确实。其中有多种治疗失眠的药物,而被后世广泛用于不寐证的治疗。如:“丹砂,……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酸枣,……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伏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木香,……强志,……久服不梦寤魇寐”:“麝香,……主辟恶气,杀鬼精物,……久服不梦寤魇寐”7等。

4.在商人(古)看来,梦是由祖先或鬼神作祟,占梦可以预知吉凶,因此,对于作为卜辞的甲骨文而言,其所重者在于梦的内容,而非梦本身。但对于医学而言,过梦则是睡眠疾病之一,人对梦的过分体验,必然会影响睡眠的质量

5.《灵枢.淫邪发梦》云:“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该篇还分别论述了由于五脏六腑的虚实不同,而致多梦卧不得安的具体情况。

    原文:“歧伯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写之,立已。

  厥气客于心,则梦见邱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邱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拜起;客于胞,则梦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

    描述了十二种盛、十五种不足导致的梦,通过针刺的补泻可以治愈。(学到了,但是没有对应大叔这种情况的…)

6.晋唐医家普遍重视脏腑辨证,相比于营卫学说,他们更加注重脏腑作为魂魄宅舍的功能,在治疗上也非常善于应用镇魄安神方药,如《千金要方》所载的大远志丸、云母芎劳散、大镇心散、石英煎、镇心丸等潜镇安神之方,孙思邈还非常喜用龙骨、龙齿、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镇静安神药。

    除此之外,他还善用磁石、紫石英、白石英、云母等石性药物和铁精、银屑等质重之药。这些药物多具重镇安神之用。《千金要方·序例》中论及处方用药时,举凡虚劳证为例,主张:“虚而恶梦纷纭,加龙骨……虚而多忘加茯神、远志;虚而惊悸不安,加龙齿、紫石英、沙参、小草。”也充分说明了作者对镇静安神法的重视。

    晋唐时期,风病也日益受到医家们的关注。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还称“地水火风,和合成人”,认为风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因素,“风止则气绝”,认为脏腑风虚,致为邪乘,且以风邪最为多见。因此,在孙思邈看来,包括不寐在内的多种疾病,皆当从风论治。如《干金要方.治诸风方》所载之排风汤,治证颇多,并可治“梦寐倒错”,“服此安心定志,聪耳明目,通脏腑,诸风疾悉主之。”

7.《诸病源候论內虛劳喜梦候》论述了虚劳之人气血不足,脏腑虚弱,邪扰脏腑,魂不守舍而致不眠:“夫虚劳之人,血气衰损,脏腑虚弱,易伤于邪,邪从外集内,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荣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喜梦。”

8.孙思邈在对于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上,主要着眼于五脏藏神功能,故此很少论及营卫。如《千金要方》“心脏脉论”条下曰:“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其人即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五脏者,魂魄宅舍,精神之依托也。魂魄飞扬者,其五脏空虚也,即邪神居之,神灵所使鬼而下之,脉短而微,其脏不足则魂魄不安。魂属于肝,魄属于肺。”

9.证型

    ①痰热内扰-临床表现:失眠心烦,多梦易醒,胸闷痰多,头重目眩,口苦恶心,不思饮食,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痰热之邪上扰心神,则见失眠心烦,多梦易醒;痰浊中阻,可见胸闷痰多,恶心不思食;清阳被蒙,故头重目眩;痰郁化火,循经上炎,故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盛之象。

    治法:化痰清热,除烦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半夏、陈皮、茯神、甘草、枳实、竹茹、大枣、远志、丹参、栀子、琥珀粉。方中半夏、竹茹、陈皮、枳实化痰清热兼以除烦;黄连、栀子泻火除烦;茯神、远志祛痰宁心安神:丹参养心安神:琥珀粉宁心安神:大枣和胃养心,甘草调和诸药。若心悸惊惕不安者,可加珍珠母、朱砂之类重镇安神;如不寐经久不愈,痰热较甚者,可礞石、黄芩、大黄以降火泻热,逐痰安神,或用礞石滚痰丸。

    ②心脾两虚-临床表现:失眠,或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睡,面色少华或萎黄,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倦怠神疲,食少腹胀或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本证因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神不安舍,故出现失眠,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睡;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色少华或萎黄;不能上奉于脑,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血不养心,则心悸健忘;脾虚脾失健运,则食少腹胀或便溏;倦怠神疲,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血虛弱之象。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药用炙黄芪、人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龙眼肉、炙甘草。方中炙黄芪、人参、白术补心脾之气,人参兼以安神;当归、龙眼肉补心脾之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养血安神;炙甘草既能和中,又能调和诸药。偏于血虚者,宜加熟地、白芍、阿胶以养血安神;若脾虚便溏而见虚寒之象,可加干姜、山药以温运脾阳。

    ③心肾不交-临床表现:心烦不眠,入睡困难,睡梦纷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咽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肝火旺,心火上炎,不能下交于肾所致。心火独亢,心神不安则心烦不眠,入睡困难或睡梦纷纭;肾精亏虚,髓海失充故见头晕耳鸣;腰为肾府,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可见腰膝酸软;虛火上炎,则见咽干口渴,口舌生疮;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药用生地黄、黄连、阿胶、白芍、鸡子黄、玄参、丹参、当归、茯神、五味子、酸枣仁、朱砂、琥珀。方中生地黄滋阴壮水以制火黄连清心泻火,以防心火过亢而不下交于肾;阿胶、白芍、鸡子黄、玄参、五味子养血敛阴;丹参、当归补血活血,使诸药补而不滞:酸枣仁养心安神;朱砂、琥珀清热镇心以安神。若心火甚者,可加连翘、竹叶、莲子心以清心火;若阴血不足,肝阳偏亢者,可加珍珠母、生龙齿以重镇安神。

    ④心胆气虚-临床表现:虛烦不眠,多梦易醒,胆怯易惊,终日惕惕不安,心悸善太息,或面色不华,胸胁不适,舌淡,脉弦细。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心胆气虚,谋虑不决,触事易惊,神魂不安,故可见虚烦不眠,多梦易醒,胆怯易惊,终日惕惕不安,心悸;肝胆相表里,胆病致肝气不舒则见胸胁不适,善太息: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不华;舌淡,脉弦细均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药用人参、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酸枣仁、五味子、方中人参、茯苓补益心胆之气,使心胆气旺,神有所养,魂有所归;茯神、远志、石菖蒲、酸枣仁、五味子、夜交藤补心血,敛心气,定心神;生龙齿、生牡蛎镇惊以定 志。如心肝血虚,惊悸汗出者,可重用人参,并加白芍、当归以补血敛阴安神;若胆虚不疏土,胸闷善太息,纳呆腹胀者,可加柴胡、陈皮、吴茱萸、山药、白术以疏肝健脾。

10.干祖望辨证心法

失眠的辨证,大体不出四型:①失眠在上半夜者,实证多于虚证,虚证寥寥;②失眠在下半夜者,虛证多于实证;③通宵难寐,或似睡非睡,当属虚证居多,实证可以不加考虑;④难寐通宵,一寐即梦,不问虚实,则病在心肾,也以虚证为多其中醒后而其梦境能记忆犹新者,有虚证,也有实证;若乱梦一场,醒后无法回忆梦境者,则属虛证。

11.胃中郁火:肝气犯胃,胃火内炽,则脘闷嘈杂,吞酸,便秘;肝胃郁火,上扰神明,心神不潜以致不寐,多梦,心烦不宁。当清胃凉肝,疏中宁神。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胃阴不足: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胱闷嘈杂,饥而不能食;土虚木贼,肝火升腾,火热扰心,心阴受灼,以致不寐,多梦,心烦。治当以养胃阴为主,兼泻肝热。方选养胃汤、一贯煎

12.常用药:龙胆草、栀子、珍珠母、龙齿、(黄连、知母、黄柏、生地)、(痰热:半夏、竹茹)、(夜交藤、合欢皮、龙骨)……;发现成药用刺五加的挺多;

13.取穴:大陵、历兑

    耳穴:胆

内容摘自《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孙洪生-北京中医药大学

【总结】1.给梦定性、定位(比如通过知道在这个梦中是一种什么情绪,进而判断是哪个脏腑的问题导致的多梦),然后从脏腑论治。

2.(可能不全)常见治法多从养心脾、补肾入手。

【思考】1.如果同样病人,再治一次,会有什么不同处理?基本同前。可能会多加治疗项目,比如耳穴压豆;可能会继续深入询问梦的细节、分辨情绪,来辅助判断对应脏腑;或许会加点行为方面的建议。不过这位患者做得还都比较好

【问题】-

【for非中医专业】

——————————————————

今天的打卡体验:

1、过程比较满足。是找了篇博士论文看了所有关于“梦”的部分。

 2、但是解决问题的效率并不高。希望有整理好的内容直接放到眼前吸收就好…就不需要地毯式搜寻了

3、所有内容从头到尾没有很整齐排布,有一点点觉得不好。(因为时间不足- - 所以选择就这么推送了哈哈)

     祝进步!

今天大概花了150min…居然这么多,吃惊;

有了新的学习计划,所以从明天开始,接下来一个月大部分内容都会是论文阅读。

明天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