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小松 《楹联趣话》(十六)

 杏坛归客 2022-09-14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傅小松,1970年生。湖南汨罗市人。1992年毕业。现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民盟娄底市委主委、娄底市政协副主席。为“湖湘楹联七子”之一。著有《中国传世名联三百副》《中国楹联史》《中国楹联发展史》《古今打油诗趣话》《古今短联趣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南民盟人物》等多部著作。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十六

联圣“的风采

在中国历史上,有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还有一个“联圣”,圈外的人可能知道的不多。他叫方地山,又名方尔谦,清末民初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当过袁世凯家庭教师,擅长书法和楹联,被称为“近代联圣”。他的对联,和明代解缙、清代纪昀一脉相承,尚智巧,尤于嵌字为拿手好戏,精妙无比,脍炙一时,冯幼衡《大千居士谈对联》一文中说:“他(指方)的联对工夫,就算不是空前,也属绝后,可惜他从不留稿”。北大著名历史教授周一良先生近年来积极辑录方地山散佚对联,汇编成《大方联语辑存》。周先生评论他的对联是“雅言俗谚,情文相生,信口而成,闻者惊服,人称联圣。”

方地山晚年寓居天津,以鬻文卖字为生,作联写字,自署落款为“大方”。人们常以争获其联而为荣。大画家张大千,比方要小20 多岁,但两人“臭味相投”,结成了忘年交。《名联谈趣》上说,1934年,张大千动身去韩国,友人在天津紫竹林为他饯行。方地山即席作了两副嵌名联送大千。

第一副是:

世界山河两大;

平原道路几千。

第二副是:

八大到今真不死。

半千而后又何人。

    第二副犹为精妙。八大,指明末清初大画家朱耷,自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其画风苍劲,志节清高。“半千”,指明未清初大画家龚贤,字半千,江苏昆山人。方地山此联认为张大千的画可继承八大又凌越半千,这个评价可说非常中肯。“大千”两字嵌在其中,让人浑然不觉。不愧是“联圣”手笔。

民国初年有一个大名人叫杜月笙,在旧上海滩发迹,是所谓的“旧中国教父”。方地山曾赠他两副嵌名联(见《北洋画报》):

自笑酒酣时醉月;

相携花下笑吹笙。

李太白骑鲸捞月;

王子晋跨鹤吹笙。

第二副对联用了两个典故。“太白捞月”,据说李白在安徽采石玑酒醉后跳入水中捞月,最后骑鲸升天。王子晋原名王子乔,据说是周灵王的太子。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声,后乘白鹤成仙。这是两个很优美的故事,放在流氓杜月笙的身上倒是可惜了。

当时天津《北洋画报》有两个编辑,一个叫病侠,一个叫浪翁。方地山给他们作了一副对联,也是嵌名,饶有趣味:

岂独病夫能任侠;

而今浪子竟称翁。

方地山为人疏狂,又很喜欢偎红绮翠。在他留下的嵌名联中,有不少是送给青楼女子的。大凡妓女名字,多是香艳丽雅,嵌起名来也不大费劲,到婉约派词中去找就是了。方地山本是嵌名高手,他的赠妓联可说是信手拈来。如赠妓月红联(见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

杨柳岸晓风残月;

牡丹亭姹紫焉红。

巧集柳永词及汤显祖《牡丹亭》成句,妙语天成,珠联璧合。

申君《清末民初烟云录》载其赠妓“醉君”一联;

如此江山唯有醉;

相携欢笑又逢君。

又有赠妓“月仙”联(见刘隆民《龙眠联话》);

月夜又逢桥廿四;

仙山不隔路三千。

桥廿四,唐诗中有“二十四桥明月在,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仙山,相传东海中有三座神山,分别叫蓬莱、方丈、瀛洲。白居易《长恨歌》诗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但有一次方地山遇到了一个叫“马掌”的妓女。“马掌”这个名字出奇的粗俗,许多人望“名”兴叹。未料方地山匠心独运,作了这样一副嵌名联:

马上琵琶千古恨;

掌中歌舞一身轻。

上联用王昭君典故,下联用赵飞燕故事。两大美人典故嵌名入联,立即化大俗为大雅。这真是古今嵌名联中的奇迹!

1936年12月14日,方地山在天津病逝,相传他病危之夕,医生上门应诊,劝他服药。他对医生笑道,我为君诵唐诗一句以为谢,即以手指满嘴胡须,吟道:“蓬门今始为君开。”医生大笑:先生真名士也。次日即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