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故事之六十九:秋柳园

 晨曦深处 2022-09-15 发布于河南

黄河故事之六十九:秋柳园

文/张项学

      在大明湖看了看,才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有个秋柳诗社。清初诗人王士禛写了四首《秋柳》诗,颇受人们欢迎,在当时流传甚广,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和诗,促成了秋柳诗社。后来人们在王士禛读书的地方聚会吟诗作赋,修馆建舍,名为秋柳园。

      现在位于大明湖东南岸的秋柳园是2009年重建的。土红色的大门不高,匾额上“秋柳园”三个金字闪闪发光。大门两边悬挂着清代钱名世赠给王士禛的对联:

尚书天北斗;

司寇鲁东家。

      一看那字就不一般,原来是由现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书写的。

      大门一边,矗立着王士禛铜像,垂着的长辫子,让人一看,就是清代的男性。他右手举起,左手拿着一本书,似乎在读《诗经》,又像在沉吟,或许还在琢磨那传遍大江南北的《秋柳》。我佩服园子设计者的匠心,右边看着书,左边就是一本翻开书模样的书形石碑,石碑上自然是有关王士禛的介绍了。这是不是有点像电影里面的蒙太奇镜头啊。

      走进大门,迎面就是一座两层仿古小楼。一层大门上方悬挂着书法家陈左黄书匾额“清远堂”。门两侧悬挂着王士禛的弟子殷彦来赠给他老师的对联。对联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魏启后书写。

天下文章莫大乎是;

一时贤士皆从其游。

      在一楼大厅,进门就可以看到一架精致的屏风。屏风上的浮雕画像就是王士禛,他穿长袍,拿着书,一派书生气,但看那飘洒的长髯,又觉着有一股道骨仙风。在画像两侧有王士禛本人的草书对联:

名须后世称方好;

书到今生读已迟。

      小楼的二层就是曾经让无数文人倾慕的秋柳诗社。二层檐下悬挂着匾额“秋柳诗社”,两侧是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的对联:

切磋推敲历山下;

交流唱和秋柳园。

      看了小楼里的陈设和对联,已经感到了浓浓的书卷气。这里的对联不仅都是有名气的人书写的,而且也都是有出处的。秋柳园西侧谭艺轩的对联,“烟峦浓淡山千叠;荷芰扶疏水半城”,就是王士禛《忆明湖》中的诗句。原诗是:

一曲明湖照眼明,越罗吴縠剪裁轻。

烟峦浓澹山千叠,荷芰扶疏水半城。

历下亭中坐怀古,水西桥畔卧吹笙。

鹊山寒食年年负,那得樵风引棹行。

       就连“谭艺轩”这个名字,也是取自他的《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其二十一,原诗是:

文章烟月语原卑,一见空同迥自奇。

天马行空脱羁靮,更怜谭艺是吾师。

      在这里,看园柳在微风中轻摇柳枝,那是诗人低头沉思、来回踱步荡起的诗影;听墙外大明湖水有节奏地拍岸,那是诗人反复吟诵《秋柳》隽永的诗声。

一个小院,一位诗人,给人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悠悠的回味。

读王士禛《秋柳》诗感思

张项学

已晓黄鹂终向东,何教紫燕剪青葱。

阳关未唱已伤别,玉笛新吹怎怨风。

几度蝉鸣留婀娜,一堤烟起隔迷蒙。

长条挥洒平湖水,明月摊开书夜空。

悠雲作于虢州拾叶斋

2022/08/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