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瞬间与艺术升华——四十二问之第九问

 zzm1008图书馆 2022-09-15 发布于上海

      九、你能理解生活与地域的创作关系吗?

英国作家罗兹说过:“生活的最大成就是不断地改造自己,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

 一幅作品从发现对象,形成艺术构思,几乎是一瞬间功夫。但画面与所产生的艺术情趣及其艺术感染力,也是体现摄影家主观情感对作品渗透和溶解的程度。要摆脱长期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只有在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下工夫。用摄影这个造型手段,发扬其独特的、重要的作用。或为社会变革而呐喊,或为时代进步而欢呼,或为敢于进取的人民而赞美,或为顽强拼搏的勇士而颂扬,或给人们美好带来愉悦,或给人们的理想而启迪……作为摄影文化表现力,一应有摄影传统的继承性,二应有借鉴西方的融合性,三应有自己的摄影创造性。

 实践证明,摄影是一项具有个性色彩和情感色彩的艰苦创作劳动,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手法都较新颖独特。平铺直叙的东西,很难激动人心。

图片省城剧团下乡来   陈宝生摄影

 中国画讲:“眼见、心悟、手画”三位一体;摄影创作讲:“观察、提炼、升华”三部曲,都没有离开从生活到艺术这一创作规律。植根生活汲取营养,孕育自己艺术细胞,也许就是从实态到炼意一条路。有时是命题创作,但也不能定型在一个特定的模式里。要像铸剑师那样选择不同使用对象,选择不同炼铁材料和技术,打造出不同的锋利宝剑。

 当今中国摄影最大的题解,就是缺少富有自己民族精神和内涵的作品。在艺术语言转换上和西方拉不开距离,坚持西方是瞻走舶来的道路,还是融入自己的民族精髓?是检验其是一个有哲学头脑的摄影家,还是只会俯首按钮草草逸镜的“匠人”的试金石。西风东借,拿来我用,借鉴其艺术技巧,而不是跟在西方人后面跑。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愈有民族性,就愈有世界性”。这话笼统讲是没错的,但它的真正含义,应是在特定的区域,创造出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永恒意义的体现和探索;要以被世界普遍认同的价值尺度来审视作品。一幅摄影艺术作品,具有了超国界、超语言的普遍共鸣,使人们通过作品从一个地域联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至全人类。这样的作品,才有相应的超越性和民族的永恒价值,也就是世界性。

图片清涧东拉河秋色赋   陈宝生摄影

人们知道,任何摄影者离不开自己所处的地域影响,及由此所产生的意象、判断、选择等创造性意识。我以当代人的思维对待自身所处的地域特色和优势,那古老的深井、原始的石磨、洞穴式窑洞、荒草离离的烽火台,巨壑深深的冰瀑川;老者胡须上的寒霜、毛驴嘴上的冰柱、西行马帮、商旅驼铃……以及那原始力的律动、生命力、创造力的顽强与博大等,都是我们所应发掘的美点和热土。

 正是这块大千世界自然造化中的千姿百态,不时能激起创作热情,不断在生活矿藏中发掘新的美点,赋予新的意境。对这些美点的观察提炼,是在不断体味和认识升华中发生变化的,使你逐渐发现它本质的东西。例如《黄河船夫》和《黄土魂》作品,是在这块地域创作的独具魅力的佳作。前者是陕晋峡谷黄河船夫在惊涛骇浪中与风浪搏斗的精神风貌,后者则是展现一个无休止劳动、无休止奉献的农民形象,一种自信、自满、自傲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典型瞬间。然而,黄土地是艰苦的,也是温暖的。富民政策却使他们陶醉了,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在他们淳朴、粗犷的神态上,艰苦拼搏的精神上,流露出鲜明独特的时代风采。

图片

陕北清涧枣林沟冰瀑---1947年毛泽东离开延安在清涧枣林沟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的地方   陈宝生摄影

鲁迅先生说过:“采用外国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我们在摄影创作中,不断吸收传统艺术营养,寻找新的启示和探索,不排斥借鉴外来有用的东西,不断引活水扩大我们自身艺术深度,力图在本土地域中汲取现代文化营养来培植自己。

 在一块神秘玄幽的沃土上耕耘,接受大自然的抚摸,感受轻柔、粗犷的黄土风韵,能产生一种和平与宁静之契机,生命与乾坤融合之妙悟。

 宋徽宗追求“深山藏古寺”强调一个“藏”字,画家黄宾虹追求在“对景作画”时,强调一个“舍”字。两人都最忌和盘托出,一览无余。前者是体现“景愈藏,意境愈深远”的理念;后者则是要求取与舍的严格提炼,做到“有藏有露”,“有取有舍”。在创作上只有涌动生活激情,寻觅艺术创作源泉,也许是作品出新意的一步路。

 有一句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艺术家。对摄影创作而言,陕北革命历史,陕北人民生活,陕北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弥足珍贵,历久常新的题材。过去在这片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凭着不屈意志和坚定信念,不懈追求和浴血抗争,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创造了陕北的辉煌。一批革命家、艺术家挥动自己手中的笔墨,记录反映这段历史。这种以血书写,以命相搏的斗争历史,不仅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同时留下多少惨烈瞬间和让人们咀嚼不尽的精神场景。

图片

小牧姑     陈宝生摄影

 一次下乡创作,因走错路而得益。走到了当年毛泽东率部东征观察地形的清涧高家洼。据说毛泽东曾站在峁顶构思了《沁园春·雪》的意蕴,回到袁家沟窑洞写成这首气势磅薄的咏雪名篇。当我登上山顶望着连绵涌浪的逶迤群山,望着黄河冲破天际滔滔而下的壮观情景,我如醉如痴,胸中顿时翻滚着创作浪花……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宋人夏圭的《长江万里图》一样,是一幅气势宏伟的“散点透视”杰作。其视点远近、高低变化,不单是摄影镜头上的远近推拉和移动焦点,而是视点的自然变化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艺术家在这里既反映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又反映出对事物所持的立场,不同的观点位置上所看到的物体形态,却有着其独特的视觉特征。在这里艺术家身临其境产生灵感,而灵感则是借助某些妙语而促使爆发的。

 《沁园春·雪》的处理方式,就是摄影的移动焦点手法。先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推开。再移到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继而移至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最后推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不难看出诗人从观察到艺术构想,从写实到写意造型手段,无不构建出丰富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运用。

图片高家洼风云---毛泽东构思《沁园春·雪》的地方     陈宝生摄影

 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到诗有三镜,“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所谓“因象成境”,“由象入境”就是这个道理。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构成,就是通过“意象”达到“意境”的壮丽诗篇。诗人站在黄土高原俯视这个独具审美意象的“象”,创造出“超然象外”新境界的“境”,就是诗人主观意趣达到的和谐统一。摄影家要做到这一点,须通过视觉形象的形、神刻画,与主观情理和谐统一,才是崭新的审美境界。这是我在清涧高家坬所领悟到的地域出个性的创新理念,这也许是我巧妙运用摄影视点自由的开始。

 正是:山披万皴谷临河, 黄土千仞天地阔;

  峡升灵气腾细浪, 河流灵感闪金波。

  干戈动处引风骚, 旌旗挥时大气魄。

  吟雪名篇惊天地, 视点自由有开拓。

转载须征求作者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