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盘推荐艺术家——孟祥军访谈|几笔勾勒似云锦 点墨绘出心中情

 泊木沐 2022-09-15 发布于辽宁
美从何处寻?

寻美是一场向内求真求善、向外求美的心路历程。寻美历程是人们将内心最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潜在向往、期许、追求和创新以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进行真善美地迹化。其中,美术便是最为重要的艺术迹化方式之一。美术是人类历史上关于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和美学创新思维高度集中、凝练的艺术表现方式之一。美术思维亦成为了真善美和创新的“炼金术”。

理论委员会在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以及诸位青年艺术家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联合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艺术理论与批评专业师生,推出“'美从何处寻’——青年艺术家系列访谈活动”。活动主旨在于:动态追踪新时代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艺术成长之路和创作心路历程,并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分时期建档,持续跟踪采访等;通过搭建高校大学生与优秀青年艺术家的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学习青年艺术家的闪光点和创新精神,推进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助力其快速成长;企望通过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及其理论委员会的努力,为山东省美术理论的发展、美术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做出自己的尝试与贡献。

希望此次“美从何处寻”系列访谈活动能够为青年艺术家和高校大学生以创新思维找到、化生并表现祖国大地无处不在的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带来一定的启迪,推动实现美育由生活思维转向艺术思维的价值旨归,从而以新时代语境为雨露甘霖,使心灵的真善美在凡尘世界中漾起朵朵涟漪,并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中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孙晓娜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博士

几笔勾勒似云锦·点墨绘出心中情
孟祥军访谈 |

孟祥军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水墨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美术馆馆聘艺术家,山东画院青年画院秘书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画院签约画家,中国书画院院聘画家。


Q:孟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创作的水墨人物一直在寻求“气韵”上的转身,从最初的写实叙事水墨风格,到逐渐追求“气韵”和意境的表达,请问您的这一变化主要是想展现内心怎样的诉求呢?

孟: 这种变化从我个人理解来看,不再满足于展览式的视觉效果,我更加侧重于内心的精神诉求。一幅有灵魂和内涵的作品打动的不仅仅是自己,它应该能打动观者,从而引发一种个人认知层面的人性思考。

Q:您以往的一些作品,比如《青春足尖》、《盛世华章》等作品,与近年创作的《伊人》系列、《往生的》系列等作品,同为女性形象的创作,它们在水墨气韵的把握和主题选择上有哪些不同呢?

孟:《青春足尖》、《盛世华章》是我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伊人》系列、《往生的》系列是参加小型学术展览的作品。同为女性形象的创作,两者侧重方向不同,技法处理也有所不同。前者考虑了大众的接受层面,后者则是更为注重自己的内心表达,手法也就因表达而随之改变了一些方法,此前的写实手法转换成表现性为主,最重要的是,后者对于自我心性的表达更为自由。

《盛世华章—闲暇》 200×260cm 2017

Q: 您的《我的城》系列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画作中人物的设计和视觉分割给人一种陌生感,其中采用的工笔白描手法并不是如传统手法一样,单纯服务于确实的物象之形,您的这种创作技法具体而言是什么呢?在其他的作品中还有没有体现?

孟: 《我的城》系列延续了早期《盛世华章》系列作品,初衷是想从视觉角度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其它画种、画家风格的手法,让自己的个性更加明确。早期研究过大量的山东汉画像石和敦煌壁画,由这两类画种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怎样把两者恰当地糅合在一起,这些作品正是当时探索阶段的一些作品。作品整体画面的人物造型和具体的衣纹处理,借鉴了画像石的阴线浅浮雕的形式,而画面的色彩则是借鉴了敦煌壁画的主色调青绿色,这种探索形式的作品在当时也比较成功。我的第一张实验性作品就入选了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在山东省预选展获得优秀创作奖。这时期延续这种想法和方法也画了不少的作品,后来还是感觉画面的制作性过于明显,有意识地慢慢从中脱离出来,开始注重画面的书写性和意向表达。所以,在2017年后,随着对笔墨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我的创作基本就和那段时期有了本质的区别。主要代表作品有《我思故我在》、《何处惹尘埃》和《智能时代——中国芯》等

《我的城》 68×160cm 2014

《何处惹尘埃》 240×200cm 2019

《水世界》 240×200cm 2019

《智能时代-中国芯》 240×200cm 2019

《我思故我在》 240×200cm 2019

Q您的作品《佛之像》系列和《菩提》系列,与上面所提到的水墨人物在形象与色彩上存在着较大区别,画面也更加简练与单纯。请问您在这两幅系列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想法是什么?又是一个怎样的灵感和契机使您用毛笔在宣纸上留下了这样的人物形象?

孟:《佛之像》系列和《菩提》系列是2018年我在中国美术学院读博士期间,跟随艺术人文学院孔令伟老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在山东考察青州佛造像之后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写了一篇关于青州佛造像的论文。这时期的作品受中国美院传统笔墨教学的影响,更加注重传统笔墨的书写性和意味,这也是我个人在这时期有意研究传统笔墨的阶段性成果。对于笔法的理解和探究,也让我对过去的作品做了重新审视,同时也愈发感觉过去存在的不足。这时期我更认为自己是在补课,下一阶段我的创作可能会有一些小变化,现在也在思考当中,我可能会更加注重对笔墨的内涵和画面思想的表达。

《菩提1》 48×88cm 2019

《佛之像》 160×156cm 2019

Q因为疫情的到来,我们突然与线下的世界、城市暂时中断了联系。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状态下,您可否与我们谈谈,疫情的出现给了您什么样的创作灵感,您在创作时又怀有一种什么心境?

孟:我觉得作品应该反映当下的事情,体现当代的社会现象,而且我的创作一直在追求现实主义题材的方向。所以,疫情到来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在家里面对整个社会当下的状况,也有很多的反思。我个人对于我们的生存状态,也有了一些深深的理解。我们既要关注自己,也要关注身边的人们,尤其是医护人员,在高温下还要穿着防护服,这对我们的内心是一种强烈的震撼。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艺术家,应该拿起我们的笔和墨,来表现、赞扬他们付出的辛勤工作。

《最美逆行者》 120×230cm 2020

Q在如今忙碌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常常会觉得"美"好像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倾向于去用物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生活水平,却很容易忽略对于美的感受。孟老师,本次专访的主题是“美从何处寻”,可以跟我们讲讲您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现美、寻求美和创造美的吗?

孟:在当今忙碌的生活状态下,人们都在为生活而努力,尤其是疫情之下的社会情境,人们无暇去感受美。当然人们对美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这其中有人性的美,也有感官的美。作为一名视觉美的创作者,我们在社会群体中其实非常微小,甚至创造的价值并不足以津津乐道。尽管如此,我个人还是向往对美的诠释和表现,这不仅仅愉悦了自己,并且体现了一种社会担当和责任。通过创作美的画面,给观者以美的享受和生活的启迪。生活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当我看到不美的画面时,会促使我更想表达生活中美的一面。在我看来,我的现实生活正是我发现美、寻求美的最直接的途径,我努力创作现实生活的美,只有现实意义的美,才能感动自己和观者,进而产生共鸣。


Q艺术作为人类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其存在、变化与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在的社会环境,艺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孟老师,您认为艺术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孟: 每一个画家对艺术和社会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艺术和社会是互相的、相辅相成的。艺术有责任来表现社会和赞美社会,并揭示社会中一些不太和谐的一面。每个画家的视角不太一样,我个人的创作视角是尽可能地反映和揭示社会美的一面。因为大家都喜欢美的享受,我认为通过创作美,可以来启发人们,让人们能够从美的愉悦中引发对社会的反思和思考,这就是我个人认为的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