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一纸合约毁掉的韩国:为何韩国大财阀,股东都是美国人?

 xqjhr 2022-09-15 发布于天津

2022-08-26 18:13·青史说

对于韩国人来说,一生都无法避免三样东西:税收、死亡和三星。

三星是韩国举足轻重的财阀集团,除它以外,韩国还有现代、乐天、LG等几大财团,这些财团基本上已经控制了韩国的经济,也深入影响了韩国的政治,因此韩国也被叫做“财阀国家”。

但是,这些富可敌国的财阀集团,其大多数股权的掌握者并不是韩国人,而是美国人。

韩国为什么会甘心让大量的股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呢?

汉江奇迹

如果你在1997年冬天去到韩国,你一定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无数平民百姓,拿着他们积攒多年的黄金走向银行。

他们不是去换钱,而是去把这些黄金无私地捐赠出去。尽管内心十分不舍,但是他们不后悔他们的决定,因为他们要拯救他们的国家,因为他们的国家正在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那一年,亚洲风暴突然间席卷韩国。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韩国没有丝毫招架之力,一周之内,韩元暴跌了10%,股市也在10分钟之内暴跌20%。

上千家企业倒闭,每天都有数千人失业,整个国家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韩国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们可是“亚洲四小龙”的老大,是创造“汉江奇迹”的国家,怎么会这样呢?

只能说,“成也萧何败萧何”,他们的确创造了奇迹,可奇迹也引发了巨变。

韩国在建国之初,工业基础落后,连国民的温饱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

作为韩国最大的“金主”,美国虽然也给了韩国一些援助,可是当时的韩国政府内部,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那些援助的资金大部分都尽了贪官污吏的口袋,国家的发展依然十分缓慢。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叫做朴正熙的军官,发动了军事政变,并且最终掌握了韩国的绝对权力。

刚一上台,朴正熙就决定,必须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很快朴正熙就制定了一系列适合韩国的经济政策,而且他手腕强硬,做事雷厉风行,他的政策没有人敢进行阻挠。

朴正熙先是让政府全面掌控了金融机构,建立了由政府指导的资本主义体制。

朴正熙的目的是,通过政府控制银行,来引导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开启“强权政治+市场经济”的模式。

但是,市场经济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当时的韩国,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能够发展的本土产业十分有限,因此朴正熙政府准备大力发展出口贸易。

可是,生产物资、发展出口,都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许多企业本身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能力来发展出口贸易。因此朴正熙决定,由政府出资,大力扶持私人大企业。

政府一方面大力引进外资,另一方面逼迫银行降低利息,甚至是负息来贷款给私人大企业,让其进行生产。

政府还鼓励私人企业向国外借款,允许银行、金融公司等向国外借短期资金,然后贷款给国内的企业。

对于拿到贷款的企业,朴正熙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大力进行生产,然后完成出口贸易任务。

企业赚到钱之后,将税款上缴给国家,国家也就有了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国民经济。

这样的政策很快就收到了成效,三十多年间,韩国人均收入就翻了100倍,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汉江奇迹”也由此诞生。

当然,那些由政府扶持的企业,也得到迅速的扩张,逐步成长为以后的财团。三星、现代、大宇、LG等几大财团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经济模式,其实有两个极大的弱点。

经济危机

朴正熙的这套发展模式,第一个弱点是导致韩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

因为韩国的本土市场很小,他们的贸易必须大量出口,这样的话,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对韩国经济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这个经济发展模式的另一个弱点是,对于贷款的依赖度太高。

由于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鼓励贷款,这就导致了企业强烈的投资饥渴症。

大多数企业都只考虑疯狂地投资,风险意识很低。一方面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另一方面,他们不在意风险的发生。

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企业规模已经足够大,一旦出现问题,一定会引起社会动荡。所以,政府为了社会安定,不会坐看他们出现风险。

而很多海外金融机构,也因为有韩国政府的信誉担保,趁机大力向韩国企业贷款。

有了海外机构的贷款,韩国企业又能继续加大投资,进行生产,扩大出口。

没想到,这样看似美好的良性循环,被一场金融危机打破了。

随着金融危机在部分国家陆续爆发,韩国的对外出口开始不断出现下滑。看到韩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之后,许多外资也在不断抽出,韩国的外汇储备开始逐渐下降。

到1997年10月初,韩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仅剩约300亿美元,外债却高达两千亿美元,其中短期债务就超过了一千亿美元。

就在许多韩国人焦头烂额的时候,还有人趁机给韩国经济又进行了重重的一击。

一个叫索罗斯的资本家,将他融资来的大量股票,一次性全部抛售了出去。等到股价跌到谷底的时候,他又再次出手,买回大量股票,还给证券公司。

这样一来,他赚取了巨额的差价,而韩国则遭受巨大了打击。在很短的时间内,韩国股市暴跌了70%,韩元贬值了三分之二。

糟糕的经济环境导致大大小小的企业成批成批地倒闭,甚至包括韩太、起亚等百强企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没有破产的企业,也因为受到打击,纷纷外逃。这也引发了无数人失业,其中不乏因为不堪重负直接自杀者。

就在国家十分危难的时候,不知道是谁提出了口号:把金子交给政府,我们自己救自己。

这一口号很快在民众间流传起来,许多人纷纷响应。无论是家传的首饰、还是压箱底的金子都纷纷上交。有的人甚至拿出了金的军队勋章、比赛奖牌、还有教会的十字架。

整个韩国,超过350万的民众自愿捐献了自家的黄金,与国家共克时艰。

可惜的是,举全国之力收集的捐款,也只有22亿美元,这对于政府所欠的巨额外债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无奈之下,政府只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援助。

丧权辱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职责是监察世界范围的汇率和贸易情况,原则上应该向各国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可实际上,背后操控的还是美国人。

因此,面对已经走向悬崖边缘的韩国,他们决定,帮忙是可以的,但是,是有条件的帮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趁机向韩国提出了一系列条约,内容大体如下:

允许外国资本收购韩国企业,即使是恶意收购,韩国也不得阻拦;

将基础利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必要时还将进一步提高,这对于已经债台高筑的韩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劳动市场进行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的终身制,允许大量裁员。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最关键的,那就是要求韩国在年底之前,将外资对韩国股票的持股比例上限由26%增加到50%,个人持股上限由7%增加到50%;

将外资在证券市场的总投资上限增至55%,并且取消外资在证券市场的总量上限。

对外资持股的比例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本国公司的话语权和控股权,所以每个国家都会进行限制。

一般情况下,单个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总数的10%,所有境外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比例总和,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的30%。

所以,此条约一出,许多韩国人都认为这会丧失民生、行政、经济层面的权利,如果签了这个条约,就是丧权辱国。

可是如果不签,韩国就不得不面临全面破产。到那个时候,整个韩国都会陷入一片混乱。

走投无路的韩国政府,无奈之下在1997年12月3日,签订了这个条约。韩国社会悲痛无比,将这一天称为韩国的另一个“国耻日”。

要知道,韩国的国耻日是八十多前以前,整个朝鲜半岛成为日本殖民地的那一天,可想而知韩国民众此时心中的悲愤。

协议签署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筹措了550亿美元帮助韩国渡过了这次破产危机。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也为后来韩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因为韩国市场的开放,大量外来资本如潮水般涌向了韩国,趁着低价,他们大量收购韩国企业的股权。

就拿三星来说,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达到了53%。这些持股者,大部分都是美国的投资机构,比如华尔街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

这样一来,韩国大量的核心企业的经济命脉就被外国资本控制,他们掌控着决策权和优先分配权。

最苦的还是韩国的普通人,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越辛苦,美国资本家就赚得越多。

不仅如此,因为条约中要求打破终身制,允许大量裁员,所以韩国大量的底层员工被裁掉。

仅仅是五大财阀,就裁掉了百分之十的员工,银行裁员也高达一半。这导致韩国失业人口达到了近三百万。

而且直到今天,韩国依旧在大量的短期工。短期工地数量占到了总用工量的一半,这个比例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的。

之后的许多年,韩国虽然还清了贷款,经济也得到了发展。但是这都没有给民众带来相应的社会福利的提升,韩国就业机会低的问题也一直存在,社会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

这场金融风暴让韩国人刻骨铭心,也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支柱性产业必须要有无可取代的技术和优势,打造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因此后来韩国也在科技研发、电子半导体、移动通信等领域进行了大力发展。

不过,要彻底消除那场金融危机给韩国带来的影响,看起来还是遥遥无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