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鹏书院】书法的理想——“二王”书风探析

 ympympympympyy 2022-09-15 发布于上海

|大鹏书院·二王书风|

图片

书法的理想——“二王”书风探析

说起行书,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到的就是王羲之,而王羲之的自古以来就有书圣的称呼,那么书圣的来源的依据是什么呢?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又为何有如此高的地位与影响呢?

图片

王羲之画像

第一是历代帝王的推崇。首先,梁武帝曾云:“王羲之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梁武帝的崇古推崇,迎来继魏晋南朝后王羲之书法的复兴,这也是书法史上的第一次仿效王羲之书法的高潮。再者,唐太宗的推崇,就基本上把王羲之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把王羲之“书圣”地位明明白白写在纸上的,是唐代书法家李嗣真。李嗣真《书后品》云:“右军正体,如阴阳四射,寒暑调畅,岩廓宏敞,簪裾肃穆···可谓书之圣也。”自此,王羲之的“书圣”之名蔓延后世。

图片

三希堂

另外,像我们熟悉的乾隆的三希堂法帖,其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作品都是王氏家族的代表作。

图片

《快雪时晴帖》

图片

《中秋帖》

图片

《伯远帖》

可能大家就有疑问了,历代帝王的选择就一定是正确且引导潮流的吗?这一点其实是毋庸置疑,历代帝王经手的作品多不胜数,所见所得,皆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而王羲之历代推崇的人数之多,也是其他书法家难以达到的水平。

图片

《平安帖》

图片

《何如帖》

图片

《奉橘帖》

第二就是他最成名的作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了,这件作品也是被很多人争相学习追捧,不断翻刻或者摹本流传至今。

图片

《兰亭序》

《兰亭序》无论在笔法、结构还是章法上均可谓“尽善尽美”,完美体现了魏晋风度,也契合了中国传统“中和”的审美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实属名至实归。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

第三是王羲之在书法风格上改变了古法,引领了新的一代潮流。

图片

《丧乱帖》

其次王羲之的行书对后代很多书法家的行书风格的形成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像唐代怀仁就将王羲之所书写的字进行集字,刻制成碑文,这就是《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图片
图片

《怀仁集王圣教序》局部

而到了宋代,像我们熟知的宋四家的行书作品当中,其中苏东坡书法也有学习王羲之行书的地方。他的学生黄山谷也就是黄庭坚曾经说,苏少时对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比较喜爱的,并且对他临摹甚勤。

图片

苏东坡画像

图片

《黄州寒食诗帖》

其次黄庭坚对于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十分推崇的,曾称赞兰亭序“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当然很多第一次看到黄庭坚书法作品的人,也很难和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联想起来,这也是他其中高明的部分,他曾在诗中写道,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图片

黄庭坚画像

图片

《花气熏人帖》

其中杨疯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杨凝式,也是学习王羲之的高手之一,由此可见,黄庭坚深知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学习的道理。

图片

《韭花帖》

最后说到宋代的米芾,其实从他高超的造假水平就足以可见他对晋代行书作品的揣摩之深了,像前面我们刚刚讲到的。乾隆三希堂法贴中的《中秋帖》也并不是王献之的真迹,而是米芾的摹本,其精准的技艺水平和超高的还原度也是足以见得他对王羲之等人的书法功夫之深。

图片

米芾画像

图片

《苕溪诗帖》局部

而到了元代,最著名的莫过于赵孟頫,从他的现存的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当中,形神兼备,从容潇洒,就足以看到他对王羲之的热爱。这些临本也成为了后代很多学习者,用来借鉴的典范之作。而且也是从他的作品风格当中,也是最能够感受到与王羲之风格接近的味道。

图片

赵孟頫画像

图片

《赤壁赋》局部

图片

《洛神赋》局部

王羲之开创了新风尚,后得王献之的发展和继承,在通过唐太宗的推崇和宋以后的刻帖的传播,形成了以王字为正宗的千载书统,亦即帖学传统。帖学是指宋、元以来形成的崇尚王羲之、王献之及属于二王系统的唐、宋诸大家书风的书法史观、审美理论和以晋、唐以来名家墨迹、法帖为取法对象的创作风气。在帖学这一系统内,书家都奉王字为正宗,二王也成为了帖学传统的开创者,对后世书法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由此能够看到二王行书一路,璀璨无比,涌现出来诸多优秀书法家,这一脉可以说是学习行书的不二法门,也是很多书法初学者探索行书的重要方向!

——书圣羲之,兰亭妙法
晋唐宋元,一脉相承

大鹏教育

书法学院

内容若有侵权

请联系进行删除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