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吃降压药6年,却出现了肾衰竭:她犯了3个错误,请大家牢记

 馬頭墙 2022-09-15 发布于安徽

三高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随着时代发展,高尿酸也进入大众视线,因此衍生出了四高。今天我们着重了解一下高血压。很多中老年朋友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后,就会发生血压升高的现象。如果确诊为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降低血压。但很多人却在服药期间出现了肾功能衰竭的问题。其原因是什么呢?

女子服用降压药6年,却出现了肾衰竭

孙女士年龄57岁,有一点高血压,但不存在其他身体疾病。近段时间他总感觉身体乏力,尿排不出,下腹部疼痛。本以为是更年期到了,静养了一段时间。但是症状愈发严重,反而没有缓解迹象。

儿女担心出现什么问题,于是陪同母亲一块去医院检查。经过血常规及肾功能筛查后,发现孙女士存在肾衰竭的问题。结果出来后,孙女士难以接受,毕竟自己只是普通的高血压,怎么会出现肾衰竭呢?经过询问后医生才明白,原来孙女士之所以会出现肾衰竭,是因为平时血压控制非常差。

为什么血压控制不好就会诱发肾衰竭?

患上高血压后除了定期服药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帮助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内。一旦血压控制不好,就会诱发一系列慢性病症,例如动脉硬化。如果硬化点恰恰在肾动脉上,就会导致肾动脉狭窄。

而且肾脏是净化血液的主要场所,所以肾动脉硬化是高血压患者大几率发生的合并病症。时间久了会出现肾衰的情况。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有内皮损伤和脂类物质沉淀有关。

一旦血管内皮出现受损,会导致大量脂肪在血管内囤积,形成一系列的复杂反应,从而影响免疫功能。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意味着血管会慢慢变狭窄,失去了原有的通透性和流动性。影响正常血液供应。

血压越高导致心脏出血遇到的阻力越大,所以血压长期不受控,会影响心脏阻力,从而导致心供血功能下降,诱发肾脏供血减少。

之所以没控制好血压,是因为孙女士在生活中犯了三个错误

1、未能按时服用降压药

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很多高血压患者总觉得高血压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一旦通过服药,血压平稳后没有明显升高,就会选择停用药物。升高后继续服用,断断续续没有规律可言。血压忽高忽低会导致血管严重受损,未能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定会诱发并发症出现,只是或大或小而已。所以为了身体健康,必须要按时服用降压药,有规律的服药习惯。

2、生活方式不正确

孙女士这个年龄阶段特别喜欢吃腌制的食物。每天早上一碗白粥,一碗小咸菜。众所周知,腌制食物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会影响血液流动速度,从而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过量使用还会导致血管中的水分进入血液,出现血管内皮垂肿的现象,导致血压增大,血流速度减缓。

3、未做到定期复查

高血压患者要想控制血压,就要进行多方面的定期复查,尤其是肝功和肾功等。但是孙女士总觉得高血压不是大问题,所以没有复查的习惯,也没有测量血压的习惯。对于身体变化不能及时的做出治疗。这导致了问题发生的严重程度。

长期吃药虽然会影响肾脏和肝脏功能,但只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后尽早上报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减少药量或更改服药方向都可以改善器官受影响的程度。所以慢性病按时服药是关键。

来源:建利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