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结束以后,回顾这一天,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 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言行是否正确,完成这样的功课十分必要。 自己的言行中,如果有值得反省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改正。和第一项一样,天天反省也能磨炼灵魂、提升人格。 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通过每天的反省,磨炼自己的灵魂和心志是非常重要的。 “竭尽全力、拼命工作”,再加上“天天反省”,我们的灵魂就会被净化,就会变得更美丽,更高尚。 我年轻的时候,有时也会态度傲慢。 因此,作为每天的必修课,我都要进行自我反省。很惭愧,我还做不到每天都反省,但一旦意识到,就马上反省。 上了年纪后,我读了詹姆斯·埃伦(James Allen)的《原因与结果法则》一书,不禁拍案叫绝,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反省就是耕耘并整理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句话出自这位20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之口,他并不出名。我曾多次向大家介绍,今天,在这里我再介绍一下。 人的心灵像庭院。 既可理智地耕耘, 也可放任它荒芜, 无论是耕耘还是荒芜, 庭院不会空白。 如果自己的庭院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 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 茂盛的杂草将占满你的庭院。 如果你不在自己心灵的庭院里播种美丽的花草,那里就将杂草丛生。就是说,如果你不会反省,你的内心将长满杂草。 詹姆斯·埃伦就是这样说的。接下来,他又写道: 出色的园艺师会翻耕庭院,除去杂草, 播种美丽的花草,不断培育。 同样,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们就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院, 将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 然后栽上清澈的、正确的思想, 并将它们培育下去。 出色的园艺师翻耕庭院,除去杂草。同样,我们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院,就是通过天天反省,扫除心中的邪念。 然后播种美丽的花草,这就是让清新、高尚的思想占领心灵的庭院。反省自己的邪恶之心,培育自己的善良之心。 詹姆斯·埃伦就是这样表达的,他表达得非常确切。接着,詹姆斯·埃伦又说道: 我们选择正确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能升华为高尚的人。 我们选择错误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会堕落为禽兽。 播种在心灵中的一切思想的种子, 只会生长出同类的东西, 或迟或早,它们必将开出行为之花, 结出环境之果。 好思想结善果,坏思想结恶果。 心怀善意就会结出善果,心怀恶意就会结出恶果,他就是这样表述的。 因此,请拔除自己心灵的杂草,播种自己希望的、美丽的花草,精心地浇灌,施肥,管理。 詹姆斯·埃伦如是说。这里比喻的就是自我反省。通过反省,我们可以磨炼自己的心志,从而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幸福。 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占领思想阵地,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 所谓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同情他人,愿他人过得好。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无耻的贪婪之心就属于“自我”。 回顾今天一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让“真我”,也就是利他心活跃,这样的作业就是“反省”。 我喜爱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我已经向大家介绍过多次,在此,请允许我再读一遍。 在人的心里,“自我”与“真我”同在,“自我”是邪恶、贪欲、利己。而高尚的利他心、美丽的慈悲心、温柔的同情心,就是“真我”。 泰戈尔用精彩的诗句表达了这个观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卑怯的自我和高尚的真我同居。 泰戈尔写道: 我只身来到神的面前。 可是, 那里已经站着另一个我。 那个暗黑中的我, 究竟是谁呢? 为了避开他, 我躲进岔道, 但是, 我无法摆脱他。 他公然在大道上迈步, 卷起地面的沙尘, 我谦恭地私语, 他高声地复述。 他是我身上的卑微的小我, 就是自我。 主啊,他不知耻辱。 我却深感羞愧。 伴随这卑贱的小我, 我来到您的门前。 我拥有一颗善良、高尚、美丽的心灵,拥有真我、利他心。但是,在真我的旁边,与我形影不离的是卑贱、贪欲、利己的自我,他不知羞耻。 本来,我想谦恭、低调地生活,可他却大声喧哗。我轻声地自言自语:“那东西我想稍微要一点。” 而他却高声吼叫:“我就要得到它,快把它给我!”不知羞耻、贪欲贪婪、利己的自我一刻不停地纠缠我,我想逃脱他,他却揪住我不放。 事情就是这样,这不足为奇,因为在我的心里,同居着这样一个卑贱的自我。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天天反省,对着邪恶、贪婪、卑贱的自我说:“请稍微安静一些吧!”“你也该知足了。” 这样抑制自我,通过这样的反省,我们可以磨炼自己的灵魂,磨炼自己的心志。 我常说,提高心性就能拓展经营。 想搞好经营,经营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心性,也就是说,不磨炼自己的灵魂,就无法搞好经营。 我经常和大家谈到这一点,我想和大家一起遵循这个原则。 原标题:《稻盛和夫:人为什么要时时反省自己?》 |
|
来自: 昵称503199 > 《湃客格命草的博文+老雷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