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同事的一个朋友,在做甲状腺手术,出现了缺氧。缺氧之后人是苏醒了,遗留了明显的肌阵挛。这个患者去了好多大医院,走了不少弯路,服用过多种药物效果一直不好。目前患者虽然能走路,但是不能遇到障碍物,一遇到障碍物,肌阵挛就明显加重,而且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摔倒。患者很苦恼,作为医生也很无奈,真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想给患者解决问题,却苦于心有余力不足。今日看到相关内容,觉得写的不错,分享给大家。 ![]() 大脑缺氧后肌阵挛在急性缺氧后肌阵挛中,最初常有一过性昏迷,有时伴有“肌阵挛风暴”。前3天对于以后的长期预后非常重要,全面性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预后非常差。 患者恢复期可以出现自发的、动作诱导、刺激敏感的肌阵挛。 患者的认知正常,但可能有小脑共济失调以及致残性肌阵挛。痫性发作也可能为持续性。缺氧后的肌阵挛可能由皮质性的多灶性肌阵挛组成,并可能包括半球内放电扩散或跨胼胝体扩散导致的全面性阵挛,以及脑干网状结构肌阵挛,或多种形式同时存在。很多患者会有负性肌阵挛,后者在腿部尤其容易出现,引起突发的跌倒。由Lance和Adams报道的临床综合征注意到了活动是一个促发因素,并且这一临床综合征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姿势失持(postural lapses)、步态障碍和癫痫大发作等表现。 ![]() 治疗癫痫多用单药治疗,肌阵挛治疗一般选择多药联合治疗。电生理证据显示:联合用药对治疗肌阵挛效果最佳。 表2总结了用于治疗肌阵挛药物的合适剂量。 癫痫肌阵挛和皮质肌阵挛对药物反应最好,如丙戊酸钠和氯硝西泮。在严重肌阵挛中通常以丙戊酸钠开始治疗,然后加用氯硝西泮。如果不能很好改善残疾程度,可以添加吡拉西坦或左乙拉西坦。吡拉西坦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左乙拉西坦对治疗肌阵挛也非常有效。 文献报道替扎尼定对治疗3例患者中的2例有帮助。在严重病例中,扑痫酮也可能有效,氯巴占和乙酰唑胺也可能有帮助。新型抗惊厥药物的潜在抗肌阵挛活性,如氨己烯酸、加巴喷丁和拉莫三嗪是否有效尚不明了,且氨己烯酸和加巴喷丁可能会加重某些类型的肌阵挛。酒精对缺氧后肌阵挛患者反应良好。 不幸的是,自发、动作和反应性正向肌阵挛通常对药物治疗有效,然而负向肌阵挛通常呈药物抵抗。腿部承重肌肉的致残性姿势失持通常持续导致典型的不稳定站姿和步态,常常跌倒。在儿童部分性癫痫中,负向肌阵挛可以用乙琥胺进行有效的治疗。尚不清楚是否这种治疗在其他情况下也会有效。 参考文献: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ovement disorde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