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议他人,暴露的却是自己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人有一个嘴巴,除了天生的吃东西、偶尔替鼻子呼吸外,后天培养了一个说话的功能,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主张和立场。这些主张和立场中,绝大部分要么说人是非,要么议人长短,喋喋不休。

        却不晓得:评议他人是非长短,暴露的却是自己的。

        测量大海的深度,要有定海的“神针”;测量大山的高度,要有冲宵的“天尺”。尺寸,测不出路有多长;树根,长不透地有多厚。因为受脚步所困,所以说大地无垠;因为受眼力所限,所以说天空无边。我们所能表达的,都是自己感知能力范围内的。所以,我们用嘴巴评议出来的是非长短,都在暴露自己的肤浅。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成长经验、知识架构、自身修养等,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坚持“天空不过井口大小”,暴露了那只青蛙从来没有跳出那口井。认为“一年只有春夏秋三季”,暴露了蝗虫一直在秋天死去。摸象的盲人们互相争吵,暴露了自己的“无视”。鸡蛋赞美苍蝇对自己的热爱,恰恰暴露了自己已经“臭”了。

        有这么一对“铁哥们”张三和李四,一同参加一个酒局,表现情同手足。张三因为有事提前走了,李四便一改口风,评说张三水平如何不够、业绩如何完不成、人品如何有点问题等等,让人不禁愕然。我想:张三水平如何、人品如何,没有过接触,不做评论。但李四的人品倒是真的成问题。他的这一评议,倒是暴露了自己的低下、肤浅。

        因为言论会暴露一个人的水平和修为,所以,通过特定的话题,就可以更好的了解某个人。与他聊聊中美关系,以知其格局;说说个人名利,以知其境界;谈谈敏感事件,以知其原则;甚至可以通过酒局,酒后以观其德。


        儒家说“慎独”,就是指“群处守嘴、独处守心”。再详细一些,就是“静坐当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一旦言论他人的是非,必然就介入到了这个是非中,自己也就成了“是非人”。正所谓“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古话说“扫尽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是告诫我们,不要随意介入他人的事情,要把自己的事做好。

        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用一生的时间学不会“闭嘴”。应该深知:“闭嘴”,实是修身的真学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