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愉快接受他人的善意,因为里面有你对他人的施舍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善意的行为,比如请你吃饭,请你一起去采摘,或者顺路捎你回家等等。这都是善意的表达,比较纯粹,没有掺杂功利。遇到这些情况,便有一些人想前思后,或是怕吃人嘴短、或是怕欠了人情、或是担心给人添麻烦等等,便总会婉言而拒。

让我说,遇有那些诚心的善意,还是愉快的接受更好,因为里面有你对他人的施舍。

所有的善意,都是建立在一份欣赏、或者是喜欢、认可的前提。要约你吃饭,除去有事情要托付外,不外是时间久了要见一见了,或者是你在他人心中比较重要,或者是想多接触一下、希望能建立长久的交往关系,等等。不论哪种想法,都是一种尊重,对自己的认可。这种尊重、认可,通过吃饭,或者其它的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拒绝了这种善意,那就不会建立这第一种机缘。接受了,便是一份缘的开始。这份缘的开始,看似是邀请者的施舍,比如施舍了酒食,或者了施舍了游玩,施舍了接送等,但是同时,也是你的施舍。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这是《论语》中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好,而小人则相反。单独把“成人之美”拿出来分析,就会更多的意思。

君子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美意、善意。这样理解,就体现了君子应该有帮助他人把美好的愿望实现的意思。比如几个小朋友看到一只受伤的小猫,要帮助小猫。但是限于能力,不知道如何办。君子看到后,便告诉了小朋友们一些行得通的方法,并帮助小朋友们创造了一些条件。于是,小猫得到了救治,小朋友们开心快乐了。让这些小朋友们的“善意”得到了实现,这就是君子的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成就他人,成全他人,就是君子的品德。“美”,就是美好的品行。君子因为能够帮助他人,因而具有美德。

上面两个方面的理解合在一起,那就是:君子应该有帮助他人、成就他人的意愿和行为,因而君子具有美德。君子的美德中,就含有施舍。施舍的是援手、帮助、善意。

所以,当面对他人的善意,愉快的接受就是你的施舍。

曾经在一次讲传统文化课上,我讲过一个例子。有人发了善意,带着粮油去看望低保户。这时会有两种可能存在:一是这个低保户只接受了关心、拒绝了那些物质上的粮油等物。二是这位低保户接受了所有的东西。那么,这个人的善意要么只停留在一个善念上,要么就是一个完整的善行。成为一个完整的善行,需要这位低保户的配合。那么,当这位有善意的人想通过善行为自己积福积德的时候,就要感谢低保户接纳了他的关心和祝福。我在最后这样说:所以,我们帮助了他人,还要感谢他人,不能以此认为自己有功。人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类似的太多了:当我们请人家吃饭,要请的人欣然前来,我们是否高兴不重要;但是,当我们想邀请的人没有来,或者都婉拒了后,我们便倍感没有面子。你想施舍酒食,人家却不想施舍“面子”。人家接受了你施舍的酒食,同时也施舍给了你“面子”。这个“面子”里,就是欣赏、接纳、亲近等等。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施舍出去爱、福。他人也同样会施舍回来爱、福。那么,愉快地接受他人的善意,里面就有你的施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