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传统文化中,为什么鬼的形象都是面目狰狞、可怖可恶的那类?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传统文化中,有一个话题是绕不过去的:鬼。胆子小的人,一听到“鬼”这个词就心跳加速。原因就在于,在人们的印象中,“鬼”这个东西,就是可恶可怖的那类、面目狰狞的那群。因而,就会出现怕黑、怕走夜路,甚至有人会疑神疑鬼,弄得神经兮兮。

这是有原因的。

世上没有鬼。即使有,也只能存在于人的心里。俗话说的好,“某人心里有鬼”,表达了某个人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想法。因而,“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意思就是非常明确,“鬼”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心。这颗心光明正大,就一身正气。这颗心怀有鬼胎,便藏藏掩掩。

人心复杂。贪婪、欲望、妄想、算计等等不肯离去,消沉、坠落、放纵、怨恨等等一直傍身。如此这般,就成了那颗心的主人。可是,拥有这样一颗心的人,他(她)往往要装出一付假象:见人就笑,嘴上抹蜜,语言动听,道貌岸然。事实上,他(她)笑里藏着刀,蜜里带着毒,动听的语言让你失去了方向,假扮的容貌迷惑了你的判断。

这样的人有千张面皮、万幅身份。这种种面皮、身份,掩盖了他(她)真实的面目。只是,善良的人们,不懂得识别这些假象,因而,有时就会出现错把“小人”当“好人”的情况。

天地是公平的。是明察是非的。一个人在世上时做的一切,都清楚的记在帐上。那么,当他(她)走完一生,脱掉了人身这个外壳,便暴露出了本来的真实面目。善良、正直、阳光的去了天堂;贪婪、阴险、怨毒的只能去地狱。因而,“鬼”的本相便显露了出来,成了可恶的那类、狰狞的那群。

可以想象得到:当赵高牵着一头鹿上了朝堂,客气地向大臣们询问“这马儿品相如何”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经是狰狞的。当李林甫笑着关心同僚的生活时,他的目标已经让人恐怖了。

人们将鬼的形象和内涵如此定义,反映了人们向往光明、追求美好的意愿,以及憎恶黑暗、鞭笞邪恶的情感表达。理解了上面的意思,就可以不信鬼、不怕鬼,从而心中无挂无碍,有助于我们培养自身的正气,堂堂正正做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