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对你的复印件负责丨《小谎言》

 东篱悦读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有多少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尽千方百计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吃最精美的食物、穿最精致的衣服、上最精华的学校……可到了最后,孩子却没有如愿以偿成为他们心中的“精英”,过上精彩的人生。

东篱

读完《小谎言》,想起了最近在朋友圈里面看到转发比较多的一张图片和一段文字。图片里面是对比鲜明的两对母子(女),一边是妈妈和儿子各抬着一本书在阅读,另一边则是妈妈玩手机女儿伸头“共赏”。文字是这样说的: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当复印件出现问题的时候,请在原件上找找原因。


《小谎言》无疑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遗传基因”究竟有多重要?有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似乎在说遗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实,父母的遗传基因固然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除了那些人力无法改变的情况如遗传性疾病带来的残缺之外,无数孩子的成长,都充分证明了先天影响远远比不上孩子成长过程中后天环境的影响。

那在孩子成长的后天环境中,物质环境的影响有多重要?看看当下身边的众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尽千方百计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吃最精美的食物、穿最精致的衣服、上最精华的学校……可到了最后,孩子却没有如愿以偿成为他们心中的“精英”,过上精彩的人生。

被父母们舍本逐末忽略掉的,却是最重要的东西:言传身教。

对比莉安·莫利亚提在故事里塑造的三个孩子,便很能看得出来。

首先是瑞吉和麦克斯。这部小说围绕一起颇具悬念的校园欺凌事件展开,而作为受害者亲手指认的头号嫌疑人瑞吉,尽管他自己始终不肯承认,但在他身上实在有着太多令人怀疑的“不确定因素”:首先,他和妈妈珍是新搬到彼利威海滩上来住的,从瑞吉还是个婴儿开始,他们母子就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中,而瑞吉刚刚入学,学校就发生了欺凌事件,来历不明的母子,自然可疑;其次,瑞吉的身份也很尴尬,这个孩子居然“没有父亲”,直到故事的最后,读者才恍然发现,原来他的父亲居然是……。这样的孩子,总不免让人觉得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些什么,因此,如果他做出一些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举动,自然也就“理所应当”了——并且,即便是他的母亲,也不止一次地怀疑过到底是不是瑞吉干的,不止一次怀疑瑞吉“不正常”、染上了“基因污渍”,甚至还带他看心理医生。而麦克斯呢,是岛上的常住居民,父母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是那种传说中的美貌与财富并具的人物,并且没有那些富贵人家的高傲吝啬习气,家庭和谐幸福美满(至少,在故事突转之前),常常富有爱心地去帮助别人……若说遗传,两个孩子其实是同一个父亲的孩子,可偏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缺少了很多物质条件的五岁的瑞吉,恰恰是全书中最懂事最体贴照顾朋友最忍辱负重的孩子,而麦克斯,居然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凶手”。

或许,你会说,即便两个孩子的父亲是同一个人,但母亲不一样啊,难道不可以说是遗传了母亲吗?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心为之,书中构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麦克斯还有个双胞胎兄弟乔希,两个孩子一起出生、一起长大、一起接受同样的教育。宛若一个特定的化学实验一般:两个孩子的“实验环境”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实验条件”是:乔希对自己的父亲常常施暴于母亲这件事毫不知情,而麦克斯,则亲眼目睹了好几次这样的场景。“实验结果”也显而易见——他们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孩子。

当真相最后浮出水面的时候,除了对作者独具匠心的情节设计击节赞叹,除了对整部小说“静水深流”的风格欣赏不已,同时也一直在深深地为麦克斯叹息、心疼——他原本也是和乔希、瑞吉一样可爱的孩子,也完全可能兼具父亲的英俊与母亲的优雅,可是,长大后的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因为,在他还不懂得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学会了copy成人的恶劣行为。

作为原件的我们,是不是应当深深地思考:我们,想给这个世界,留下怎样的复印件?

2017.4.6

图书信息

作者:  [澳] 莉安·莫利亚提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原作名: BIG LITTLE LIES
译者: 黄瑶 
出版年: 2016-7
页数: 496
定价: 39.80
装帧: 平装
丛书: 知更鸟文学 莉安·莫利亚提系列
ISBN: 97875551053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