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练笔 温暖的书 文 / 陈幼萱 今天我读完了《稻草人》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感到温暖,这本书温暖了我,温暖了我的心,温暖了我的世界和人生。 今天,我就从这本书中选两个故事来温暖你们吧! 先给你们讲讲燕子的小故事吧。一只燕子在早上飞来飞去,它飞累了,停在一棵柳树上休息,突然一颗泥弹冲到了它的背上,它感觉湿漉漉的,一看是血。这时一个叫青子的小女孩把小燕子背上的血擦去,还帮它找妈妈,给它一个温暖的家。这让我感到温暖。 跛乞丐的故事也让我感到温暖,他以前是送信的,为了帮女郎送信,没了一个月工钱;又为了帮孩子送信,没了两个月工钱;最后他为了保护动物跛掉了一条腿,你说他的行为让不让人感到温暖? 愿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把温暖传递给别人。 ![]() 文 / 东篱 和萱约定的暑期共读进入第三本——《稻草人》,萱的读后感已经完成好几天了,我却严重掉队了。只能趁着周末,抱着这本书一顿狂啃。 幸好,成人读这种儿童读物,在时间上能占到不少便宜。 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一共收录了叶圣陶老先生创作的15篇童话,先从孩子的角度说说这本书给人的整体感觉: 第一,全书都是彩图注音,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谓图文并茂,萱阅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遇到文字上的困扰。并且,编者特意用各种活泼的彩色字体突出显示一些字词,为孩子们积累“好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叶圣陶老先生的这些作品大多写于二三十年代,那个时候的白话文和今天是有区别的,譬如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即便成人阅读他的文章,也总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词句。但通读叶圣陶先生的这本书,几乎不存在这方面的困扰,我以为是编者进行过改编,但挑了其中几篇上网搜了一下原文,一字不差。 第三,每一篇童话的后面,编者都很用心地留下了一段很简短的“阅读心得”,文字虽然不长,但言简意赅,极具启发性,对于孩子们理解童话故事、拓宽思维空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 打开《稻草人》,原本只是为了能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可最终却发现,这是一些成人读了也同样会有很多感触的童话故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童话世界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大灰狼终究是要被猎人打死的,强盗终究是要被阿里巴巴战胜的,王子和公主终究是要幸福地在一起的……以至于长大的我们,经历种种之后,忽然感慨——原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但在叶圣陶老先生的笔下,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样子的童话世界。 如《画眉》里,那只住在黄金笼子里、用碧玉罐儿喝水、用玛瑙罐儿吃食、以象牙棍儿栖息的画眉鸟儿,偶然间飞出笼子,看到的是一个让它觉得不可思议的世界:它看到拉黄包车的,“一个人当了别人的两条腿,心里不痛快”;它看到忙碌的厨师,“一个人成了别人的做菜器,心里不痛快”;它看到卖唱的女孩,“一个人成了另一人的乐器,心里很不痛快”……最后,它发现“世界上,到处有不幸的东西,不幸的事儿”。 的确如此,在叶圣陶老先生的这十多篇童话里,他并不避讳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辛酸,始终以冷静而客观的态度去描述和表现着这一切,让孩子们也能看到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他也会告诉孩子们,有些“美好”其实只是表面的。如《快乐的人》里面,当那个人躲在那一层无形的“幕”中的时候,他看到的一切都如此美好,他活得如此“快乐”、如此“诗意”。可当“幕”被戳穿的时候,他再也活不下去了。 甚至,在一些故事里,他还会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里一些残酷的真相。如《鲤鱼的遇险》里,信任遭遇到的是无情地背叛,而故事的结尾也颇有些意味深长——最终只能用自己的泪水拯救自己;又如《跛乞丐》里,善良的邮差并没有得到福报,最终落得被扫地出门沦落街头的下场。 最具有代表性的,当然是《稻草人》,那个站在田间的稻草人,眼睁睁地看着相依为命的渔妇母子饥寒交迫,眼睁睁地看着屡经折磨的老妇人希望落空,眼睁睁地看着赌徒的妻子投河自尽……她们苟且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正如那一条被渔妇捕到的鲫鱼一样,挣扎着求生,却终于无力。而稻草人,虽然那么迫切地想要去帮助她们,想要去解决每一场苦难,可是,他动不了。 他只是个稻草人。 不能动,不能说。 ▼ ▼ 这样的童话,会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呢? 或许,《眼泪》这一篇里面,会有答案。 编者在这个故事的“阅读心得”里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是的,童话固然要让孩子们相信真善美,固然要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固然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那些阴暗的角落遮住不让他们看见。 如果,他们会因不幸、因苦难、因灾祸而流泪。 那么,就让他们尽情哭吧! 长大之后,他们才会懂得,用一颗悲悯的心,去看这个世界。 2018.8.11 作者: 叶圣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