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中国》阅读札记

 东篱悦读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文 / 东篱

第一次阅读学术类著作,理论基础有限,不求甚解,根据个人粗浅理解,把全书十四篇文章概括为七个字:土、愚、私、家、治、权、变。 

【篇章】《乡土本色》

【原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概要】本篇是全书总纲,作者围绕“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点,从“土气”入手,指出“乡下人”从泥土中讨生活、以土地为命根的传统。以农为生,自然不同于游牧或者工业,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因此常常世代定居于一个地方,从人与空间的关系来看,特点是“不流动”;从人与人、村与村的关系来看,特点是“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聚村而居”的特性,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的社会,从熟悉中得到了信任(不同于契约),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在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生活方式再也无法应付。

【随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们从土地里得到的,不仅仅是果腹的粮食,还有敦厚朴实的道德品质,把他们与土地剥离的时候,也绝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价值观的更替。随着“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即便是当下的农村,还有多少人是“粘着”在土地上?当高墙深院替代了夜不闭户,当见钱眼开替代了路不拾遗,当原先紧握锄把的双手端起了酒杯、摸起了麻将,当低首劳作变成了各种短视频平台前毫无顾忌的卖弄……种种社会乱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基于此,“乡村振兴”当以何种方式、往何处去?值得深思。 

【篇章】《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原文】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概要】这两篇从“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这一现象入手,层层追问为什么“愚”——是因为见识少?还是因为不识字?是因为智力不及人?还是因为知识不及人?从追问中引出对文字本身用处的讨论,文字的出现,或是因为空间的阻隔(不能当面讲话),或是因为时间的阻隔(今昔之隔、世代之隔),才用以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但在这样的间接接触下,不可避免会发生“走样”(语言也一样),而在直接接触的乡土社会中,不仅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随记】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应该都会觉得“不识字”是乡下人的短板吧?在称赞某个乡间能人的时候,往往也会顺嘴加上一句“可惜不识字”——似乎这是多大的遗憾一般。费老此文,绝对颠覆我们以往的认知,他有理有据地告诉你:乡下人的不识字,不过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而已!他们的交流工具比文字、甚至比语言更加有效!此外,这两篇文章里,作者的写作技巧令人折服。一是思路缜密,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极具条理性;二是通俗易懂,所举事例简单至极而又形象生动,寓极深的理论于极平常的现象之中,不愧为大师手笔。 

【篇章】《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原文】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

【概要】这两篇从“自私”的现象(乡下人城里人都一样)说起,指出所谓自私其实是“群”和“己”、“人”和“我”的界线划分问题,其根源在于东西方社会机构的不同,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像捆柴),中国则是“差序格局”(像投石入水的波纹)——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著名理论。社会结构不同,导致道德观念有别,团体格局下,团体是共同生活的前提但却不是一个“实体”,必须有“代理者”(如政府)来执行团体意志,由此发生了权利观念、平等观念、宪法观念;差序格局下,以“己”为中心,推己及人,是一条条“私人路线”,亲属、亲子、同胞讲“孝悌”,朋友讲“忠信”,这样的道德体系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法律”,都会因所施加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有不同程度的伸缩,“公”和“私”也就没有了绝对的界限,只是相对而言,如当一个人牺牲“族”的时候,可以是为了“家”,别人看来是“自私”,可在他自己看来,“家”是“公”的。

【随记】关于“公”和“私”的论述振聋发聩,“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由是观之,那些为了“工作”等堂而皇之的理由而弃家人于不顾的“先进模范”,其实是不正常的——连自己家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国爱天下?或者,按照费老的理论,他牺牲“家”的唯一理由,是比家更小的“己”——无非是为自己的名利罢了。  

【篇章】《家族》《男女有别》

【原文】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概要】这两篇重点讨论乡土社会背景下“家”的本质。家庭原本因抚育功能而存在,在西洋社会里,属于团体性社群;但在乡土社会中,“家”的规模可以沿着父系不断扩大,称为“家族”,这是一个“事业组织”,不能不讲求效率,于是就得排斥“私情”。作者引入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一种是“阿波罗式”,认为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人们不过是安于其位;另一种是“浮士德式”,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克服阻碍,创造改变。显然,男女间的恋爱行为是“浮士德式”的,而乡土社会的本质则是“阿波罗式”的,为了安稳,不得不排斥私情,这就使得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发展,夫妻间的感情淡漠成为常事——成为“男女有别”的社会。

【随记】即便在如今的农村,也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男人们茶余饭后,总喜欢在村落里某个固定的地点扎堆,海侃、打牌;而女人们也多半三五成群,东家长西家短,如今又增添了“广场舞”这样的新项目……哪个爷们儿要是总围着老婆打转,反而是没出息的表现。 

【篇章】《礼治秩序》《无讼》

【原文】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概要】费老先是开门见山道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只是中性词,如作者所言,“礼”也可以杀人。“礼”是个人主动服从的,是长期的教化让外在的规则变成了内在的习惯,而维持“礼”依靠的也不是身外的权力,而是身内的良心。所以,乡土社会里,是“无讼”的,少有输赢分明的“官司”,只有两边都被棒打的“调解”。

【随记】当社会保持稳定不变的时候,“礼治”的方式很有效,可当社会急速变迁、“习惯”“良心”“传统”都被弃之不顾的时候,“礼治”自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时候,只能选择“法治”。 

【篇章】《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

【原文】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

【概要】首先抛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权力:产生于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力,产生于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力。随后一针见血指出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里,则是以发生于社会继替过程中的教化权力(长老权力)为主,这源自于乡土社会静止稳定的特点,一旦这种静止被打破,发生社会结构的变动,便会产生另一种权力——时势权力。

【随记】“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费老此言,可摘抄,不可解释。 

【篇章】《血缘和地缘》《从欲望到需要》

【原文】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概要】两篇文章讨论的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一是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乡土社会是血缘结合的社会,比较稳定,缺乏变动,但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随着人口不断繁殖,必然导致人口流动,漂流到其他地方的人如果结成一个地方社群,原本被血缘关系限制的冲突和竞争出现,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契约(商业)随之出现,社会性质发生转变。一是从“欲望”到“需要”的转变:变动缓慢的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是传统经验的累积,常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是文化事实,但社会变动加快之后,这样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带来生活上的满足,人们开始关注生存条件本身,根据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行为,“需要”便出现了。

随记】因拆迁而进城住高楼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为何会感到诸般不适?大概可以用“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进行解释:原先生活于村子里,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之间常常互通有无,你给我一把白菜,我端你一碗豆酱……这样的交换是不以金钱价值进行衡量的,你来我往之间,饱含浓浓人情味。其实大家心里知道,因居住的稳定,彼此间的交换长期看来是平衡的。及至进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不仅可供交换的机会少了,可以“放心”交换的对象也少了,大家只好都关起门来,只顾得上自己,有任何需要,“买卖”似乎变得更加便捷了,久而久之,“人情味”自然让位于锱铢必较。

2022.1.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