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1110教学手记——《乡土中国》问答题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图片:他们小组在上课竞答中输了,按照约定给大家唱支歌,结果他们还玩真的了


说明:以问答题的形式引导 学生阅读,并不是要去背诵这些问答题。为了鼓励同学读书,我答应他们每提出一条被采纳的建议,奖课外读物一本。在这里也向各位网友争取建议,希望您能宝贵的建议留在下面。

1.为什么说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绘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呢?

答: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而文字是约定好代表一定意义的符号,在这种面对面社群里并不需要,有时甚至会因词不过义而引起误会;同时,因文字传达的情、意并不完全,而改换了外部条件再看也会产生变化,由此看来,乡土社会不用文字是由其社群性质决定的,而不是“愚”导致的。

2.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而必须用“词”?

答:乡土社会要跨越时间阻隔,就必须用记忆来传承靠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累积起来的个人和集体的社会共同经验,象征体系的核心就是词,因此乡土社会离不开词,但可以不需要用眼睛看的符号——语言,即文字。

3.“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什么乡土社会形成“私”的社会特征?

答:乡土社会的“私”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这种社会结构关系相联系的。乡土社会以自我这个“己”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可以随时变化的圈子,可以伸缩的网络,使群己界限随时变动,从而形成了以私人联系为主要方式的社会关系。

4.如何理解耶稣称神是父亲这一行为?

答:耶稣称神是父亲代表着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关系,在团体格局中,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实在”,是先于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志,于是,产生了这个团体的实体代表“神”,每个个人在神面前平等,而神对每个个人公道。为了表达这种平等,耶稣否定自己的亲生父母而称神是父亲,就是为了强调代表团体力量的神是公有的无私的。

5.“克己复礼”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答:“克己复礼”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由于差序格局是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因此,要维护这些私人关系就必须从“己”开始,孝悌、忠信就是针对亲子和朋友关系提出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的核心是“克己复礼”。

6.中西社会里“家”的区别是什么?

答:乡土社会里的“家”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基本社群,准确地叫“小家族”,因为它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以父系这一方面向外扩大,从而形成了恒久的以父子为主轴、夫妇为配轴的能够经营各种事业的组织。西方社会里“家”是团体性社群,主要完成生育功能,家以夫妇为主轴,以子女为配轴,两性感情发展使他们的家成了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7.礼治社会是“无治而治”的社会吗?为什么乡土社会还会出现“无为而治”的情况呢?

答:礼治社会不是“无治而治”,并不是无法无天的无政府主义,而是依靠传统所形成的“礼”来维护社会的秩序,这些传统是人们为完成社会任务满足大众需要所累积起来的方法,甚至形成了固定的“仪式”,这些礼是通过教化让人从内心服膺而不是靠外来权力的压制。

礼治适合于安土重迁的社会形态,当社会发生变动,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则同时存在,而权力的吸引力是权力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当乡土社会无法满足横暴权力的利益时,这时往往会进入到“无为政治”的状态,即皇权力求无为,以养民。

8.农村要买卖东西要到集市上去,请阐释“集市”产生的原理。

答:乡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主,但血缘关系限制着冲突和竞争,也无法清算彼此间的来往人情,社会越发达,人和人之间的来往越繁重,单靠血缘关系难以维护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人们在血缘关系之外建立了商业基础,这就是村落里的集市。集市屏蔽了其他社会关系,使当场算清成为可能。

9.“名实的分离”中的“名”和“实”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答:“名”是指长老权力,“实”是指现实中长老权力被通过“注释”给淡化了的现状。长老权力适合于最不发达的安定社会,可是当社会发展变化,长老权力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时,人们往往在表面上承认长老权力的合规性,而内容上却经过注释而加以歪曲,于是就出现了名实分离的现象。

10.请总结一下乡土社会里的“欲望”都有哪些特征。

答:乡土社会里的“欲望”有以下特征:乡土社会中的个人欲望常常合于人类生存条件;个人的欲望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是文化传统使然;不合理的欲望会被自然淘汰。

作业:标出要修改的地方,在背面写出修改结果及原因。

附:部分同学修改建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