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烯烃与氢卤酸加成—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详解30

 合成化学与机理 2022-09-15 发布于江苏

烯烃与氢卤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对应的卤代烷。

首先质子与烯烃结合生成对应的碳正离子中间体,其加成的选择性符合马氏规则(氢加到取代基少的碳上),这是决速步。然后卤负离子与碳正离子结合,形成最终的产物。

氢卤酸的酸性越强,反应越容易,因此氢卤酸的反应活性为HI > HBr > HCl

马氏规则可以用电子效应来解释:π电子在两个双键碳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H+总是倾向于与π电荷密度高的双键碳结合。

马氏规则也可以用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H+与碳碳双键的结合总是倾向于形成更稳定的碳正离子。

马氏规则的适用范围是双键碳上带供电基的烯烃。如果烯烃上吸电子基团,如CF3NO2CNCOOH等,在很多情况下,加成反应的方向是反马氏规则的。

但若用电子效应和碳正离子稳定性来解释,则可以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是一致的。

由于三氟甲基的吸电性,烯烃的端位碳带更多的正电荷,因为H+更容易加成到非端位碳上,且生成的对应碳正离子中间体也更稳定。

若烯烃双键碳上含有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如ClON)时,即使该原子或基团的总电子效应是吸电子的,加成产物仍符合马氏规则。因为这些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所占的轨道,可以与碳的带正电荷的p轨道共轭。

氢卤酸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常伴有重排产物。重排的原因是重排会形成更加稳定的中间体。

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可以得到顺式加成和反式加成产物。

环状烯烃与氢卤酸加成时,还要考虑构象的稳定性。例如环己烯与氢溴酸加成,以反式加成产物为主。H+(体积小)加成取直立位时构象能量较低;Br-(体积大)取代取平伏位时构象能量较低。

习题8-7

写出HI与下列各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

HI加成符合马氏规则。

当烯烃上取代没有孤对电子对的吸电基(三甲基胺基、三氟甲基)时,I加到远离吸电基的碳上。当烯烃上取代有孤对电子对的吸电基(甲氧基、氯)时,I加到靠近该吸电基的碳上。

重排产物

习题8-8

氯化氢与3-甲基环戊烯加成得1-甲基-2-氯环戊烷及1-甲基-1-氯环戊烷混合物,写出此转化的反应机理及其中间体,并加以解释。

H+加成以后的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经1,2-氢迁移之后可以形成更稳定的叔碳离子中间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