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日已经过去了,高热的秋天也已经过去了,现在终于等来了正常的秋天气候,秋高气爽,气温宜人,正是人间好时节。又到了一年收获时,柿子也快成熟了,柿子的美味真是让大家回味,但这个秋季柿子可不能多吃哟! 俗语说“男怕柿子,女怕梨”,因为柿子是一种寒凉的水果,对于男人来说,很多人吃了就会有阳虚、肾虚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便秘等疾病缠身或大病初愈的男人,就不宜吃柿子。但对于胃火旺的男人是可以吃柿子,可以败火! 一.柿子的坏处 而俗语“一个柿子,十副药”,咋一看,是有一些不好理解,这是吃了一个柿子能抵上十副好药的效果啊?还是吃了一个柿子要喝上十副药才能解除吃了柿子的毒性呢?就如当时的我,也有一些不明就里,所以我就给大家说说。 首先,没有成熟的柿子,确实不能吃,晦涩难咽,一般人是吃不下。生柿子很涩是因为鞣酸含量特别高,如果吃下生柿子,鞣酸容易与蛋白质结合成为鞣酸蛋白质,沉积胃里,再和果胶及植物纤维素等团成块状,就会形成结石。 如果没成熟的柿子吃多了,还会胃穿孔、肠梗阻。因此,以前农村有很多大人会吓唬小孩说:“吃生柿子会把肠子烧断”,是有根据的。的确,如果吃了生柿子形成“胃柿石”,甚至是肠梗阻,可不就是“十副药”也不够治疗的! 二.柿子的药用价值 但这句俗语不是说它的坏处,而是说它的好处胜过十副补药,柿子里的果胶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对预防和缓解便秘有帮助;柿子还具有清热润肺、祛燥止渴的功效,被用来辅助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同时,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 柿饼:柿饼也就是柿果,味甘涩、性寒、无毒;是柿子采收后,压缩成一块饼干燥后的样子,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柿霜:柿子采收干燥后,在柿干表皮产生的白色粉末。柿霜的形成是由于柿子在干燥过程中,柿子内含的糖份渗出后,结晶凝结于表皮而成,柿子愈干燥,其柿霜也释出愈多。柿霜可入药,本草纲目的记载:柿霜性凉,可止咳、化痰、润肺。 柿蒂:味涩,性平;入肺、脾、胃、大肠经;有降气止呃的功效,善降胃气,为止呃逆的要药。治胃寒呃逆,可与丁香,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呃逆可与人参,丁香配伍;治胃热呃逆,可与黄连、竹茹等同用;致痰浊内阻呃逆,可与半夏、陈皮、厚朴等同用;治命门火衰,元气暴脱所致的呃逆,则需配伍附子、人参、丁香等。 柿叶:可以制茶,含有与茶叶相类似的单宁物质,沏水后清香扑鼻,柿叶茶为无毒的利尿剂,经常饮用能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利小便、通大便、净化血液、使机体组织细胞复苏。也有降低血压和镇咳化痰的作用。 树皮:主治便血。晒焙后研成末,吃饭时服二钱。烧成灰,和油调敷,治烫火烧伤。 树根:主治血崩、血痢,便血。 三.柿子百科 柿子,别称:红嘟嘟、朱果、红柿。是柿科植物浆果类水果,成熟季节在十月左右,果实形状较多,如球形、扁圆、近似锥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桔黄色到深桔红色不等,大小从2厘米到10厘米,重量从100克到350克。 柿子树的原产地在中国,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和巴西等地。北宋诗人张仲殊称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四.宜食人群 柿子为优良的降血压食品,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大便秘结者食用;因为鲜柿子中含碘量很高,适宜缺碘引起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食用;还适宜饮酒过量或长期饮酒者食用。 五.忌食人群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以及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食柿子;体弱多病者、产妇、月经期间女性,均忌食柿子;熟柿子含较多糖类,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尿病患者忌食。 此外,不宜空腹多食柿子,不宜吃生柿子,吃柿子时要去皮,吃完柿子后不宜再吃酸性食物。胆结石患者忌食或少食。在食物相克方面柿子忌与螃蟹、獭肉一同食用。 六.注意事项 1.不要空腹吃柿子 空腹时我们的胃酸会分泌增多且此时浓度高,而柿子中又含大量的单宁和胶质还有一些具有可溶性收敛剂成份,如与我们胃液中的高浓度融合,有机率导致结石,此时结石可能会堵塞幽门,把胃压升高,使得我们本身出现胃胀胃痛等情况,如何情况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引起胃结石、胃溃疡、胃出血等一些严重的病症出现。 2.不应吃大量柿子 柿子含有大量的糖类量,如果吃太多柿子会对我们的牙齿和口腔都有不利影响,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食欲。还有,柿子中的的鞣酸对人体的钙、 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的影响,容易导致我们身体的营养不良。 3.不应连皮同吃 柿子皮是酸沉淀物主要存在的地方,如果连皮一起吃有可能会增加了一些如腹痛、恶心等发病的机会。 4.柿子不能与螃蟹同吃 应该可以说是相克作用吧,柿子与螃蟹共同吃完会抑制我们人体自身的消化液分泌,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另外,柿子与螃蟹又是同是凉性的食物,食用后对胃肠疾病的增加有加重的效果,因此不要同吃。 5.柿子不能与红薯同吃 柿子中的单宁、纤维素等遇到红薯的发酵物,此时如果共同在胃中。会导致单宁发生快速的沉淀,会对人体的胃正常功能有影响,严重者可能导致肠梗阻。 6.柿子不能与海味(海鲜类)同吃 柿子中包含的鞣酸能够和(海鲜类)中的鱼、虾等其中的的蛋白质和钙盐一起也会出现沉淀物,这种沉淀物会刺激我们的胃肠器官,很容易引发病。如出现恶心、便秘等一些症状。 七.与柿子有关的歇后语 柿子红红火火,古人是特别喜爱,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与柿子有关的歇后语,比如: 1.七月的柿子——难啃。 2.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 3.九月的柿子——熟透了。 4.秋天的柿子——自来红。 5.秋天的柿子——软到家了。 6.秋天的柿子——摔个稀烂。 7.秋天的柿子——挂不了几天。 8.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9.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10.熟透了的柿子——弄了个大红脸。 11.软枣(黑枣)树上结柿子——小事(柿)一宗。 12.烂柿子上船——软货。 八.古诗中的柿子 1.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出处:唐白居易《杭州春望》 释义:红袖少女夸耀杭绫柿蒂织工好,青旗门前争买美酒饮“梨花”。 2.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出处:唐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释义:柿子的叶子红彤彤的,衬托了秋天的风景,碧绿的水像依着一栋红楼一样。 3.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出处:唐代刘禹锡《咏红柿子》 释义:伴随熹微的日光出来,晚上伴着星影休息。 4.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 出处:宋范宗尹《游龙华寺二首》 释义:村中黑了,桑树枝互相交错,林中的柿子红了果实累累。 5.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出处:唐代张籍《岳州晚景》 释义:岳州的白芦开花了,园子里的柿子红了,叶子渐渐落了。 九.小小总结 大家看完这篇文字后,现在对柿子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知道了俗语“男怕柿子,女怕梨”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了俗语“一个柿子十副药”是说的好的还是坏的;还知道了柿子什么人可以吃,什么人应少吃! 的确,柿子是一个好的水果,富含对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等,且含量也要比一般的水果高,这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无疑是自然的馈赠。而且柿子又是红色,非常喜庆,代表着红红火火,老人都很喜爱!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2.9.15.17: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