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糖尿病耳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的听力下降比同龄人更严重,有的患者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听力。耳部的神经血管对缺血、缺氧比眼部更敏感,但由于耳神经血管位置较深,检查不易发现。 近日在我们病房里屡屡可见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患者,糖尿病伴有耳鸣或者外耳炎的患者也时常见到。因此,很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糖尿病耳病的相关知识,以便早防早治,远离伤害。 糖尿病耳病的常见类型及原因 (1)耳鸣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导致耳蜗血管、毛细血管壁增厚,使血流减少,引起耳蜗的血管病变而出现缺血与缺氧,耳鸣、眩晕、耳胀满感。 糖尿病耳鸣属于主观性耳鸣,常表现为高音调、双侧性,常合并耳聋、眩晕等症。很多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后,耳鸣症状会减轻,但不会消失,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耳鸣或耳聋导致听力下降。 (2)耳聋 耳蜗血管病变导致缺血与缺氧的基础上,病变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会发生听神经退行性病变(听力早衰),在早期耳鸣的基础上,会进一步加重继而发生听力下降甚至于耳聋,具体原因如下: 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并发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内膜上皮的肥大增生及脂质沉着,从而导致血管管腔的狭窄或闭塞。当微血管病变发生在耳内的耳蜗、前庭等部位时,就会出现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耳聋常见于线粒体糖尿病,多在45岁以前发病,糖友如果伴有耳聋,一定要排除线粒体糖尿病。糖友一旦发现听力有下降,一定要及早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来说,患者在早期接受正规治疗后,尚可保留部分听力。若是错过了治疗时机,发展成耳聋后,逆转的可能性会大幅下降。 (3)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糖尿病也会引发外耳道炎,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高血糖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可致外耳道炎甚至于恶性外耳道炎。 病变不仅累及外耳道,还可致中耳乳突炎,甚至导致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死亡率20%)。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也要注意定期检查有没有外耳炎,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一定要及时就医。 糖尿病引起的外耳道炎多为坏死性外耳道炎,多发生于老人。专家指出,对进行性发展的外耳道炎,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或经积极抗炎治疗无效者,应提高警惕,送脓液培养,绿脓杆菌阳性者可疑本病;对55岁以上中老年人过去无化脓性中耳炎和糖尿病病史,突发耳痛和耳内流脓者应检查血糖、尿糖及血象等。 若外耳道峡部底壁出现肉芽组织,血沉加快,亦可疑为本病。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以更快明确诊断,最大可能性地挽救听力甚至生命。 糖尿病耳病的临床信号 (1)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 耳鸣是指糖友在无任何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产生声音的感觉,即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美国听力学会对耳鸣的定义为“非外部声音产生的听觉感知,常被形容为嘶嘶声、嗡嗡声或尖叫铃声”。 糖尿病耳鸣主要指在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了上述耳鸣症状,在排除其他引起耳鸣的原因后,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耳鸣。 有报道显示,中国耳鼻喉科门诊以耳鸣来就诊的病人大约有10%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因此,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糖尿病耳鸣患者也将越来越多。
平时与人对话的时候,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经常让别人重复同样的话,是否经常错听别人的话或者是否经常嫌别人说话小声。如果答案是“是”,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3)听不清尖细的高音 由于女性的声音是尖细的,而听力减退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对高而细的声音不敏感,他们常常会听不清女性说的话。 (4)环境嘈杂的地方听不到想要的信息 在商场、火车站、飞机场等嘈杂的环境里,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脑子老是闷闷的,而且听不到想要的信息,就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了。 (5)普通音量嫌太低 糖尿病耳病患者在听收音机或看电视时,通常会把声音开得很大,别人感觉舒适的音量他们通常会听不清。 有你认识的人吗?点“分享”,告诉T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