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像上公开课评优课那样上家常课

 木一过 2022-09-15 发布于甘肃

摘要

当前,语文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公开课、评优课用足技巧,热闹花哨,用精致形象夺人眼目的现代技术代替语言和文章两大因素的研读品味,课堂气氛貌似生动活跃,但学生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只是上课老师的陪演。这种过度开发过度准备的课对平时的家常课是一种干扰和误导。广大语文老师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课的负面影响,把每一节家常课上得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和事业境界,认真努力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公开课评优课的负面影响   上好家常课

图片

早在2008年8月号《人民教育》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期待“素课”》。文章对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的公开课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看法。文章说,不少公开课用足技巧,热闹花哨,似乎很吸引学生,但课后细细想来,学生并没有多少实惠。有专家形象地比喻这样的“表演课”为“腌制,烘烤或油炸过的变形食品”,是“反复提炼而制成的'精’和'神’的'保健品’”,呼吁语文课应恢复质朴自然的本相,多上“清淡、简洁、自然状态下,没有雕琢痕迹的'素课’”,这种课犹如大家“喜爱的生态食品”。

十多年过去了,这篇文章指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在各级评优课中“发扬光大”。语文学科的评优课与别的学科不同,所教的课文不来自教材,而是从课外选取的文章。评课主办者一般提前一天公布上课材料。为了集体的荣誉,学校便组织教研组集体研究备课,甚至外聘学科教学专家指导,在校内反复试教修改磨课,精心制作课件。赛课时,严格按预设的环节把学生牵进套路,用精致形象夺人眼目的图片动画视频代替语言文章两大因素的研读品味。课堂气氛貌似生动活跃,但学生只是上课老师的陪演。

图片

不在少数的语文教师都认为语文就应该这样教,甚至不少专家和名师也倡导这样的课。笔者认为这样的公开课、评优课不值得学习,这样的课对于广大语文老师上好平时的家常课实在是一种干扰和误导。

干扰误导一,公开课、评优课的教学时间都是一课时,上课教师几乎都把教学目标定格在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上(尤其是评优课)。这样,语言的积累运用、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文章的个体特色等语文教学的重要元素就被忽略了。这样的课导致很多语文老师平时上课,没有“会读会写的字词”、没有实质性的语言品味、没有文章整体把握、没有文章(包括诗歌)特色领悟等等学习任务。上课的基本模式是,第一步朗读课文,第二步提问“这篇文章写了什么道理或感情?”,第三步再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第四步要求学生朗读表示道理或情感的句子,第五步再读课文,第六步归纳写作方法。这样的课不少成为架空分析课。

干扰误导二,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现代网络技术的设计和制作上,整堂课充斥图片、动画和视频,五颜六色,具体形象,很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但是,文章语言的品味、学生思维的开发、教师的板书被“创新”掉了。这样的课导致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解读课文和预设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上课时,也转移了学生的兴奋点;深度学习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这种课是伪语文课。

干扰误导三,由于公开课和评优课往往是借班上课,教师担心学生不怎么配合,因此上课时主导作用过于突出,几乎完全按预设上课,几乎都是教师提出问题,不敢启发学生主动发现或者鼓励学生不按老师的标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就少见教师及时调整原先的预设而生成出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观摩这样的课,老师们看到的是上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不是教学的能力,因为教学的核心能力是启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这样的课会导致老师们不能正确地树立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教学观,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极为不利。这样的课堂是“教堂”,不是“学堂”。

笔者指出上述三种情况,不是全盘否定公开课和评优课,而是从这两种课里看到一些带有倾向性的负面影响,提请广大语文老师注意避免。

图片

公开课、评优课和平时的家常课的确是不一样的,因为教学时间只有一节课,所以这两种课的教学目标往往只有一个,而平时的家常课则不止一个。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说明”的第四部分“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通盘考虑课文的教育价值,兼顾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一是体现本单元的重点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二是体现本课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文本的特殊性,挖掘有学习价值的内容;三是落实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完成本学段每篇课文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确定教学内容。

上面这段话给一线教师选择确定单元和每篇课文教学目标及内容指明了路径:一是要从教材每个单元的导语中去领会“单元语文要素”,作为单元中每一篇课文教学的重点目标。二是要把握每篇课文的特点,挖掘有学习价值的内容,体现不同课文学习的个性化目标。三是要从学段的常规性学习目标出发,落实每篇课文教学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例如每篇课文“会读会写的字词”和朗读的方法等。四是要真实了解学情,把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五是以课文后的习题为导向,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引导学生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根据上述要求,以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为例,三个课时教学的总目标是:

1.重点目标:(1)反复朗读,进入课文情境,联系大自然的春天,想象春天的美丽和充满活力。(2)抓住文章关键语句,领悟作者在写景中融入对春天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2.个性化目标:(1)学习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如叠词和对称、排比的短语短句以及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2)学习“总写心情—分写画面—总写感悟”的写景抒情的构思方法。

3.常规性目标:(1)会读会写课文后方格内的字词。(2)把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方法。

以《春》这篇课文来上公开课或评优课,一个课时当然不能面面俱到达成上面所有的目标,只能选择最重要的一个。而平时的家常课,因为有三个课时,那分课时达成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春》的分课时目标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会读课文后方格内的字词。(2)会写课文后方格内的字词,积累语词。(3)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归纳全文结构思维导图。

第二课时目标:(1)朗读五幅画面的文字,进入课文情境,联系大自然的春天,想象春天的美丽和充满活力。(2)朗读课文,品赏精准表现景物特点的语句。

第三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最后三句话,进一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颂,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2)朗读课文,抓住文章关键语句,深入体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3)掌握朗读中语句的停连和字词的重音。

因为课时因素的限制,公开课、评优课的教学目标与平时的家常课不可能相同,但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的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一样的。所谓“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就是抓住语言和文章两大因素,通过情景化的听说读写思的语文活动,深入体悟课文的人文内涵(思想、文化、道理、情感)。所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学习,主动发现,积极思考,积极实践;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要善于发挥启发、点拨、纠错的作用,帮助学生学有所得。

图片

至于如何正确而又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这也是公开课、评优课与平时的家常课一样的。语文教学特别讲究对语言的品味,特别重视听说读写思的学习活动,特别要求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图片动画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是很难开展这些语文学习活动的,因此,现代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只能是辅助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两个字:“需要”。这个“需要”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需要。下面五种情况就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1)凭借人的感官难以直接知晓的学习内容;(2)条件限制难以亲身实践的学习内容;(3)需要深入浅出形象呈现的抽象和深奥的学习内容;(4)补充或延伸教材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外资源;(5)为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需要直观形象呈现的课外资源。

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不赞成上过度准备的公开课和集体帮助的评优课,她提倡老师要上好每一堂朴素实在的家常课。他提出上好家常课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意义,即扎实。“有意义”是指: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提升了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即充实。“有效率”是指课堂上都有事情做,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一些新的变化。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也不是充实的课。

三是有生成性,即丰实。 上课不能完全按预先设计的套路走,课堂教学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师生、生生有对话,有碰撞,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是有常态性,即平实。平时上的课不要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不要准备过度,不要花里胡哨。课前大量的准备,老师很辛苦,课上按部就班展示准备好的东西,表面看很热闹,但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这不是实实在在的课。

五是有待改善,即真实。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标志。经常反思,不断改进,才会有不断的进步。

叶澜教授指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是每一堂课都应该有的品质,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见2005年12月16日《厦门晚报 教育版》)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语文素养不是全靠课堂学习就能培养的,但就目前的教学机制和条件来说,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家常课,让每一位学生踏踏实实学好每一节课,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简介  李国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原副主任 苏州市名教师  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  江苏写作学会原副会长、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