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7年,一张中国娃娃独自坐在废墟里嚎啕大哭的照片轰动了全世界

 一酹江月 2022-09-16 发布于广东
1937年,一张中国娃娃独自坐在废墟里嚎啕大哭的照片轰动了全世界,而日本人见到照片后,却秘密下达了追杀令。

照片的小主人公名叫王家升,是上海市民王绍华的孩子,照片的拍摄者是战地记者王小亭。

1937年,日军的屠刀挥向中国,开始他们蓄谋以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并以“三个月拿下中国”为目标,迅猛占据东北三省后,又挑起卢沟桥战役,把平津收入囊中时,邪恶的目光又盯向上海。

日军的铁蹄一寸一寸地践踏着中华大地,开始一系列罄竹难书的烧杀抢掠行为。

中国的百姓流离失所,还未涉世的孩子却要面临生离死别,那种难以言说的无助与惊恐包围着他们,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在战争面前,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过日军武器的摧残,人在武器面前,又谈何反抗,只有逃。

为了人身安全,上海大量的百姓逃入租界,因为那里,是他们暂时的唯一的安身立命之所。

可那妄图要把中国变成囊中物的日军,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更不会去尊重所谓的“避免对大使馆、租界等地轰炸”的国际惯例,派出数十架飞机对上海进行“无差别轰炸”。

而在遭到各国领事馆的质询时,日本也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谁也无法抵挡日本占领上海的决心。”

无奈之下,上海的百姓决定离开上海,而彼时,离战争爆发地很近的上海北站已经关闭,他们只能去上海南站乘火车。

小小的车站,容量有限。

当王绍华带领着妻儿来到火车站时,那里已经人满为患,黑压压的人群挤在站台里,迫切地等待着火车的到来。

可当车离开时,站台里的人并没有减少,大量的百姓持续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拥来。

王绍华心急如焚,如此下去,自己手里的车票根本起不了作用,加上还有年幼的孩子,能够挤上火车都阿弥陀佛了。

可这时,令他更加着急的事情发生了。

日军为了阻断上海唯一的交通要道,以上海南站有中国军人为由,派遣12架飞机对上海南站进行狂轰滥炸。

在飞机的轰鸣声中,候车的百姓们正在好奇,天空中的几个小黑点是什么东西时,突然有人大喊:“炸弹,快跑!”

顿时,尖叫声、踩踏声、呼救声充斥着整个车站,四处逃窜的人们,惊恐之余不忘护着身边的幼小及老人。

王绍华也慌忙把年仅一岁的儿子王家升抱在怀里,另一只手拖着妻子,寻找护身的地方。

可人哪里跑得过炸弹?

那一颗颗从天而降的炸弹,一落地便瞬间爆炸,浓烟、火光四起,爆炸声响成一片,车站的一角瞬时被夷为平地,站台的人们被炸得血肉模糊,轨道被炸飞……

短暂的停顿后,又一颗炸弹飞了下来,落在车站的天桥上,桥梁瞬间被炸得粉碎,即将发动的火车也没逃过炸弹的袭击。

一时之间,车站内遍地都是尸体与残肢断臂的人,痛苦的哀嚎声响彻四方,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烧焦的味道。

王绍华一家,也被猛烈的爆炸气流击中,妻子被冲到空中,摔到地上当场身亡,他与幼儿王家升被冲击摔在铁轨上,摔下时,他用身体紧紧地护着儿子,而自己,却摔断了几根骨头。

弥留之际,他强撑着把儿子推上站台安全的位置,见王家升坐好后,他含着眼泪微笑着闭上了双眼。

这一幕,刚好被赶往车站的战地记者王小亭见到,他拍下这位父亲艰难地把孩子放在站台的身影。

年幼的王家升,根本不懂得死亡的意义。当时,他看着母亲倒下,又看着满身鲜血的父亲倒下,自己身上的鲜血,也不知是母亲的还是父亲的,他太恐惧了,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哭。

看着孩子孤单的身影,王小亭含泪拍下这个嚎啕大哭的小家伙,这一切,都是日本人侵略中国的证据,一定要把日军的行为公之于众。

王小亭拍摄完照片后,想方设法把照片送到美国。

10月4日,美国的《生活》杂志刊登了这张照片,并给照片取名为《中国娃娃》。日本侵略中国,残害中国百姓的行为,在西方国家引起了轩然大波,纷纷指责日本如此不道义的战争手段。

迫于压力,日本宣传机构恬不知耻地进行辩解,这张照片是P图,根本不是现场照片。面对质疑,王小亭气愤地把现场的其他几张照片及视频也公布出来。

然而此时,日本方面却对王小亭起了杀心,悬赏15万元秘密搜寻王小亭及其家人的下落。

幸好,王小亭早就预料到日本人会报复自己,就带着家人藏了起来,之后辗转经香港去了美国,没让日本人的计谋得逞。

不管日本人如何洗白,那一张张饱蘸着中国人血泪的照片,明明白白记录着他们侵华的铁证,事实就是事实,容不得你狡辩。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越辩解,越适得其反,不如道歉!

参考资料:《1937年,一张“中国娃娃”的照片传遍世界各国,牵动上亿读者的心》

作者:百合弄墨

编辑:剩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