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利火地人是怎么从地球消失?400年前白人为何对他们进行驱逐?

 大公becnx9o9xv 2022-09-16 发布于广东

自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英国人用剃刀剥下印度人的头皮,法国人“浪漫地”凌辱越南的妇女,这两个国家又与老牌列强西班牙和葡萄牙一道,做起了灭绝人性的黑奴贸易。

时代大潮面前,印第安人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受害者。自哥伦布发现美洲,白人开始登陆北美,给印第安人带去天花,对他们进行屠杀,几乎造成种族灭绝。

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南美洲的智利,有一个叫做火地人的部落,同样因为白人的到来凄惨无比,甚至比北美的印第安人还要绝望。

他们整个部族直接消失,连带着超过数千年历史的文化,也彻底消亡,他们就是火地人。

文章图片1

火地岛与火地人

“火地”并不是说此地气候炎热,骄阳似火,像火炉一样,“火地”得名于其取暖和照明方式。

1521年10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经过麦哲伦海峡的时候,看见了拿着火把,点燃着篝火的印第安人,于是将这里用西班牙语“Tierra del Fuego”命名,中文翻译过来就是“有火的地方”,后世因此称这里为“火地岛”,将岛上的土著称为火地人。

火地岛面积不小,有足足48700 km²,比我国的海南岛还要大一些,除了主岛,它还包括附近的大量岛屿。虽然处在南美洲的最南端,但因为属于类似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火地岛并不荒凉,反而十分美丽。

文章图片2

天空碧蓝澄澈,温暖的阳光照射在皑皑雪山之间,折射出钻石般的光芒,悠闲的牛羊漫步在青色的草原之上,红色、紫色和鹅黄色交相辉映的花朵“奇比诺”在大地上自由地轻舞。

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生活着一群简单质朴的人。

火地人是典型的印第安人,黑眼睛黄皮肤,留着长长的黑色头发,长着一张粉红色的脸庞,与其他种族相比,他们的身高异常矮小。

火地人共有三支部族,分别是奥纳人(自称塞尔克南人)、阿拉卡卢夫人和雅甘人。

文章图片3

阿拉卡卢夫人生活在火地岛的西部,雅甘人则在南部繁衍生息。这两支火地人因为常年生活在海上,通过猎杀海豹和水獭等水生动物来获取食物,所以被称为“划船的印第安人”。

奥纳人则生活在火地岛的北部和东部,他们因为更多生活在陆地上,以捕获骆马等陆地动物为生,所以也被称为“徒步的印第安人”。

火地人的衣服大都是用兽皮制成,这也很容易了解,原始社会,不可能制造出呢绒和轻纶等高级衣料,甚至连丝绸、棉花和布料都造不出来。

文章图片4

实际上,他们身上的根本不能称之为“衣服”,因为火地人只是简单地将水獭、海豹和羊驼的兽皮斜挎在一侧,再在腰上胡乱地绑着一块,算是勉强不光着身子。

就连他们居住的“房屋”,都是用兽皮搭建的,这些茅屋主要材料只有两种,树枝和兽皮,“他们围成一圈在屋里的草堆上过夜,狗也夹在他们中间,每个人都尽可能靠近中间的火堆,他们经常被烧伤,伤势很可怕,有的造成溃疡,终生不愈。”

火地人用长矛、弓箭和投石器作战,他们对独木舟的驾驭十分熟练,能够一边驾船,一边攻击。

文章图片5

有意思的是,火地人虽然是原始部落,但某些习俗却很有高级文明的意味儿,他们属于父系社会,还禁止在本族群内部通婚。

上千年来,他们一直保留着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男人负责打猎,女人则负责采集食物和剥取兽皮,丝毫没有变化,火地人也有自己的文化,在进行祭祀时,他们会将油彩涂抹在身体上,以求神明保佑。

文章图片6

“文明人”的到来

不思进取,再平静的日子也终将被打破,在西班牙航海家到达南美洲,发现火地人的踪迹之后,大批的殖民者开始登陆这片美丽又富饶的土地,他们带来的,不只是先进的文明,还有灾难。

火地人对这些外来者表现出了足够的善意。1832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乘坐英国军舰“小猎犬号”来到这里,进行植被、水文和气候考察。

在旅行日记当中,他明确地表示:当他们靠近大陆的时候,这些火地人并没有攻击他们,而是抡着衣服,大声叫喊,欢欣鼓舞。

文章图片7

达尔文

达尔文所在的白人群体联系了火地人,想要了解此地的情况,这些土著穿着奇怪的衣服,打扮怪异。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类似族长的火地老人,“他的脸上画有两条宽阔的横带纹,第一条是鲜红色的,从左耳到右耳,连上嘴唇也涂抹上了;第二条横带纹白得像粉笔一样,就画在第一条的上方,和它平行,甚至连眼睑也被涂成白色。”

这种描述,让人不由联想到电影《加勒比海盗》中印第安人的形象。

文章图片8

由于语言不通,所以双方只能通过手势和拟声词交流。那位老人发出喂鸡的时候发出的“咯咯”声,同时努力地比划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探与确认,总算是可以勉强交流。

在弄清楚了这些外来人的意思之后,老人拍了拍达尔文的肩膀和胸膛,以表示尊重和认可。

令达尔文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妇女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羞怯”,这些火地女人,竟然当着达尔文他们的面,给孩子哺乳,丝毫不避讳男人的眼光,甚至反过来弄得达尔文有些尴尬。

文章图片9

种族灭绝

在一开始白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双方还能够友好相处,白人用玻璃器皿和火地人交换狼皮、海獭皮和海豹皮,火地人则得到了一些自己生产不了的工业品,双方各取所需。

火地岛的资源很丰富,除了有吃不完的鱼、贝类、水獭、海豹、鸟类和骆马等动物,还有大量珍贵的药材,如一种叫做坏血病草的草药,以及作为木材来源的大量的山毛榉等等。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最危险的,就是你拥有巨大的财富,却没有能力守护它。

文章图片10

火地人的文明层次极低,甚至比不上他们在北美的同族,面对来自白人的威胁,火地人连最基本的抗争都做不到。

《小猎犬号环球航行记》中,达尔文直言不讳地表示:“我确信,南美洲的这个南端部分的居民,要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居民,处在更加低级的发展阶段。”

在这篇航行记当中,达尔文已经极力做到公正客观,但语气当中时不时露出的优越感,以及对落后的火地人的鄙夷,还是遮掩不住。

文章图片11

自18世纪开始,随着白人对火地岛资源掠夺的加剧,双方的蜜月期结束了。西方的殖民必然与火地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而解决冲突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屠杀!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在火地人还沉浸于和白人“朋友”友好相处的美梦当中的时候,他们的“朋友”已经掏出了镰刀,这些人面兽心的畜生,传播“文明”的方式,居然是砍下火地人的脑袋。

殖民当局为了加速殖民,放出消息,每“清除”一个火地人,就可以拿到一英镑的赏金,火地人的生命,居然比牲畜还要便宜。这种反人类的规定,却受到了白人最大限度的支持。

文章图片12

疾病也是加剧火地人灭亡的元凶。就像白人将天花传播到北美大陆一样,他们将猩红热、结核病以及黄热病等烈性传染病散播到火地人的部落,后者孱弱的免疫系统根本无法阻挡这些疾病。

一个,两个,三个,就这样,智利的火地人开始大规模死亡。1870年,黄热病开始在火地大范围传播,就杀死了一半的火地人。

除了传染病和白人的屠杀,火地人还要面临其他的威胁。火地岛发现了金矿!大量探险家、投机者、强盗和海盗到此淘金,他们为了利益无恶不作;另外,火地岛与其他殖民地一样,都成为了列强流放犯人的地方,武力冲突频繁爆发,火地人深受其害。

文章图片13

随着白人越来越多,火地岛的森林被推平,牧场变成了耕地,白人疯狂地繁殖牛羊,导致草场退化。

为了生存,火地人不得不躲到丛林和海上,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渐渐走到了绝境,白人像一个个魔鬼,夺走了火地人的生命,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来历不明的人,要这样子对待自己,火地人难道不够友好吗?

白人在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上修建精致的房屋,高大的烟囱,掳掠他们的牛羊,传统的生存方式被破坏,前方的路究竟在何方,火地人不清楚。

文章图片14

因为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忍受屈辱,要么接受死亡!这就是未能跟上世界潮流的代价。

火地人的数量从此开始急速下降。三万火地人,在19世纪中叶,数量降到了12000人,三十年后,又降到了8000人。

火地人最终也未能找到正确的道路。1955年,最后一名纯种火地印第安男子去世。第二年,最后一名纯种的火地印第安妇女,56岁的比西尼娅·乔因基特在阿根廷火地岛区的里奥格兰德死于心脏病。

文章图片15

这个质朴的古老民族,就这样消逝于历史的风尘当中,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曾经存在过,如果想要了解他们,只能去博物馆了。

有的人将火地人的灭绝归咎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从而使白人脱罪的行为,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火地人在如今已经成为知名的旅游胜地,这点足以证明火地岛是适合人类居住的。

火地人灭绝的根本原因,不是自然环境,甚至都不是白人的荼毒,而是满足现状,不懂得自我革新。

文章图片16

日本不进行明治维新,下场会比满清还要凄惨;沙俄不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就一样要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一个民族,若想不像火地人一样被驱逐,被淘汰,若想获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就决不能抱残守缺,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必须不断革新自己,努力和外部交流。

华夏曾因为没有领悟这个道理,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今时今日,决不能重蹈覆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沉醉于安逸的环境,抱有“天朝上国”的心态,只会把自己带入地狱!

文章图片17

参考文章

1.民族译丛:智利火地人——奥纳人

2.知识就是力量(期刊):别了,火地人(上)

3.知识就是力量(期刊):别了,火地人(下)

4.百度百科:火地人

5.地图(期刊论文):火地岛火地人

6.民族译丛:关于智利印第安人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