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珞琭子古注通疏》第十八章

 大道至简64382 2022-09-16 发布于江苏

第十九章

 

观乎萌兆,察以其元。根在苗先,实从花后。

 

[徐注]欲知运内吉凶.先看根元胜负。根元有贵,则运临貴地而发贵;根元有财,运临财地而发财;〈根〉元有灾,则运临灾而有灾也。贵贱吉凶自有根苗则无不结实而应验矣。

[疏证]徐注对“根”与“苗”之解释是把命局与大运联系起来阐述。欲知运内吉凶,先要看导致吉凶之五行干支及神杀在原局中根元胜负如何。“元”者,原也。命中根原有貴,则运临贵地而发贵;根原有财,运临财地而发财;根原有灾,则运临灾而有灾,诸如神杀贵人皆然也。“实从花后”者,贵贱吉凶是因自命有其根旳,再遇大运降临则无不结实而应验矣。子平法只讲以日为主,此处贵、财、灾要以日主为中心来分析。

[释注]王注曰,“几”者,动之微,知几神之兆者,出无而入有,理而未形,不可以名寻,不可以形睹,唯神也,不疾而速,感而遂通,故能明烛于未形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吉凶之彰,始于征兆[“微兆”亦合],故为吉凶之先见。圣人观乎先兆,见乎未萌,察其根源,则知其苗裔也。谈命之说,以胎为根,以月为苗,以日为花,以时为实,穷根可以知苗,见花然后知实,智者宜本诸此,则貴贱贤愚可知矣,达者触类而长之。

李注曰,此又取木实之喻,根生然后有苗,花发然后有实,学者当精穷厚薄也。

昙莹注曰,天之可观者,日月星辰而已,地之可察者,山川草木而已。观象于天,察法于地,然后知人物死生之说。夫观乎未萌之兆,察以立根之原,故曰“根在苗先,实从花后”,参详四柱,推究三元可也。

[疏证]王注对“观乎萌兆,察以其元”用“几”来阐述。《易·系辞》曰:“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说文解字》曰:“几,微也,殆也。”故王认为只要观察到几神之兆,方能明烛于未形也。何为“神”?

《易经·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指世间万事万物似乎阴阳莫测难以捉摸,其实内在皆有规律——即“神”主宰。故王注曰:“出无而入,有理而未形,不可以名寻,不可以形睹,唯神也。”“神”属形而上,非具体非物质,是五行之气,故无形而不见。其不疾而速,尚未见其发展就会出现,善术者只能感而遂通。合抱之大树,起于细苗之毫;吉凶之昭彰,始于几神之兆。故预知吉凶之先见,圣人须观察事物出现之先兆,去发现其未萌芽之气。惟有勘察其根源,则知其苗裔成长之形也。最后王注曰:“谈命之说,以胎为根,以月为苗,以日为花,以时为宝。”要知果实如何,须看花开咋样;要看花开咋样,须察苗长如何;要察苗长如何,须穷究其根生基强弱。智者研命之本要重在于此,则贵贱贤愚可知矣。善神悟者则能触类而大解曲通。

此章释注本李注与《新编》李注,较《新雕》中李注少前半部分,

即:“必须观其萌芽兆朕,察其根元,乃详运气方见灾福”句被并入上一章李注,此乃后人编纂失误所致。其观点与徐注相近。

昙萤注认为要“观乎萌兆,察以其元”,一定要参详胎月日时四柱,推究天地人三元。通过观象于天,察法于地,然后知人物死生之说。此说似乎较为笼统,但指导吾人实践命理则为至言矣。

[新雕]李注曰,〈必须观其萌芽兆朕,察其根元,乃详运气方见灾福。〉此又取木实为喻,根生然后有实[“有苗”合义],[花发然后有实],学者当帮穷厚薄。

东疏曰,观乎萌兆者,阴阳出路也。察其元根者,详其元命也。根苗花实四处看察五行之盛衰,以胎月为根,生月为苗,生日为花,生时为实。若根枯即贫寒而寿促,苗槁即残病微弱,花萎即无荣,实虚即少福。胎月旺则寿长,生月旺则身安,生日旺则荣显,生时旺则有福寿也。

[疏证]李注曰,观命必须观其萌芽兆朕,察其根元盛衰,乃详运气吉凶,方见灾福。此处又取木实为喻,根生苗,苗发花,花结果,学者当精穷厚薄。

东疏曰,“观乎萌兆”者,指要摸淸阴阳出气之四柱路径。“察其元根”者,指要细详三命之气根元深浅如何。以根苗花实四种状态来看察五行之盛衰,以胎月为根,生月为苗,生日为花,生时为实。三命“若根枯即贫寒而寿促,苗槁即残病微弱,花萎即无荣,实虚即少福。胎月旺则寿长,生月旺则身安,生日旺则荣显,生时旺则有福寿也。”观点与王注相近。

[万版]谈命之说,以胎为根,以月为苗,以日为花,以时为实。穷根可以知苗,见花然后知实,是以圣人观乎先兆,见乎未荫,即察其根源,则知其苗裔也。徐曰:“欲知运内吉凶,先看根元胜负。根元有贵,则运临贵而必贵;根元有财,则运临财而发财;根元有灾,则运临灾而生灾。”其说亦通。

[疏证]本章上述观点除昙莹注外分为两类,王和东二注围绕以胎为根、月为苗、日为花、时为宝来解释;徐和李二注则以原命有无根元来判断后运吉凶如何。万注认为两者皆通。本书认为虽两者皆通,但从原文本意看,以前者为主。因上文中“若乃初凶后吉,似源浊而流清。始吉终凶,状根甘而裔苦”明显是基于四柱三限而言,要正确理解文句含义不能将上下文割裂开来阐述。

 

①释注本为“察以其源”;《新编》、万版为“察以其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