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琵琶行》:琵琶一曲 遗韵千年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9-16 发布于上海

作者:袁华琳

在江西的版图上,九江是一颗夺目的珍珠。她北接长江,东临鄱阳湖,南倚庐山,形成大江大湖名山齐聚之大观。如此山川胜景,自然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据载,仅唐宋期间就有50多位诗人来访过九江并留下608首诗歌,为此2017年九江市获得“中华诗词之市”殊荣。

说到与九江的诗文情缘,除了李白、苏轼等大文豪,不得不提的还有白居易。白居易一生留下3000多首诗作,与九江相关的多达370多首,占生平创作的十分之一,而《琵琶行》可谓白诗中的经典。

《长恨歌》与《琵琶行》二者堪称白诗双璧。其中《琵琶行》字字珠玑,句句含情,文质兼美,声情并茂,不仅当时风靡宫廷里巷,千百年来亦传诵不衰,显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为自己是江西人自豪,江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沉浸其中。讲读《琵琶行》时,我和学生们一起感慨,陶醉,沉思。浔阳江,湓浦口,悠悠江水寂寞舟。时任九江郡司马的白居易,送客至此,听闻舟中人弹琵琶,“铮铮然有京都声”,于是上前询问,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江月茫茫,秋风瑟瑟。琵琶女多愁,白居易善感。声声凄婉,句句悲凉,他们从各自的社会身份中跳脱出来,暂时在乐曲中得到共鸣。琵琶女的故事也许是传说,诗中的情节可能是虚写,但其景其情感动后人。于是,应湓浦口待客之需和大众消遣之求,附会白居易的诗句,建起了琵琶亭。睹物思人,观亭生情,琵琶亭成了“沦落人”的心灵寄托,也成了九江的地标性建筑,“司马青衫”成为令人落泪的典故。

今年是白居易诞辰1250周年。纵观诗人一生,公元772年他出生时,李白已离世10年,王维辞世11年,杜甫故去两年,大唐诗坛领跑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交到他的手上。16岁时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妇孺皆知,名动长安;27岁进士及第,挥笔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31岁考中朝廷吏部的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从此步入仕途。

然而,公元815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刺客,触犯了权贵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因作《赏花》《新井》诗被诬陷“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闲职。从此,白居易的人生进入了一个特别时期。天涯沦落之痛、国事仕途之忧、亲友故园之思,最后只能化解在悠游山水之中。好在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士高气清,富有佳境”,他得以自我疗伤和思考人生。

谪居3年多,白居易写下了《琵琶行》《与元九书》《大林寺桃花》等脍炙人口的诗文,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

公元818年,白居易被一道授忠州刺史的诏书催离了江州。他喜,亦有不舍。九江山水慰藉了他落魄的心境,给予了他无限的灵感,他则报以源源不竭的诗情和萦绕心间的眷念,正如朝夕不断的长江水,和那水上遗韵悠悠的琵琶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