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中对解析

 历史烟云阁 2022-09-16 发布于新疆

       关于隆中对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千古一对,只是因为关羽和刘备连续失误,才导致其无法实现。也有人认为隆中对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只不过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唯独关于隆中对到底想实现怎样的战略格局,以及其具体的实施细节,却少有人考究。

隆中对核心内容有三条:1.联合孙吴;2.跨有荆益;3.出击秦川、宛洛。直到刘备夺取汉中,刘备才算是彻底实现了前两个目标,并且有了实现第三个目标的条件。前两个目标理解起来较为容易,第三个目标则蕴含着隆中对最核心的思想——占据南阳,长期遭到忽视,仅是将其简单的理解为夺取长安、洛阳。
在夺取襄阳宛城,全据南阳盆地之前,攻打长安、洛阳,无异于将蜀汉本就不多的兵力分散在两个孤立目标上,且两股兵力之间无法互相支援。一旦夺取整个南阳,隆中对的第三步才具有可操作性,荆州与汉中之间便可以形成联动,或合击关中,或声东击西。     
历代南北对抗中,若想取得较为成功的北伐,必须占有整个南阳盆地和弋阳(今河南信阳)地区。楚国争霸中原,刘裕收复长安,岳飞收复洛阳都是基于对南阳和信阳的控制。但刘备却不具备这个条件,甚至可以说,隆中对从一开始就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

孙刘联盟决定了孙权为安全考虑,必须占据夏口,这就导致刘备无法消灭江夏的文聘,打通弋阳地区。而入蜀行动和湘水划界,使荆州军的实力遭到极大的削弱。孙权掌控下的大半个荆州尚且只能自给自足,而仅有三郡之地的关羽面对曹孙两方的压力,自保已是勉强,以至于关羽与鲁肃对峙益阳之时,刘备必须率主力随后支援,而荆州军单独发起大型进攻战役的可能性很小。其唯一的作用就是牵制曹魏中线战场的兵力,使其不能东西支援。

但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现实不断调整。在丧失长沙、桂阳之后,蜀汉就应该以荆州的稳定为第一要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但随着汉中之战陷入僵局,益州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刘备亟需在侧翼战场发动一场战役牵制曹操,缓解汉中压力的同时,争取时间来消化胜利果实。所以说,从一开始,关羽北伐的目的就不是夺取宛洛,而是牵制曹操。而关羽也很好的完成的这个任务,把大量曹军牵制在洛阳地区,但接下来的发展,让事情超出了控制。

       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大胜利,让关羽面临一个尴尬的抉择。如就此撤军,殊为可惜。如强攻襄樊,则兵力不足。关羽最终选择了后者,果然因为兵力不足,使战役陷入僵局。此时关羽若是明智,理应果断撤军,即使后来被徐晃击破,攻克襄樊无望之时撤军也为时不晚。待汉中整军完毕,顺汉水而下合击襄樊,方为上策。

随着荆州易手,隆中对看似破灭,现实却并非如此。其一,曹魏国内动荡,早已精疲力尽;其二,荆州虽易手,却未经大战,蜀汉虽损失荆州,但双方均未伤筋动骨。此时,天下大势的主动权依然在蜀汉和孙吴手中,只不过占据南阳的任务,转到了孙吴一方。
此时刘备若是一个极度理性战略家,忍辱负重重新修好孙吴,天下之事尚大可为。殊不知,曹操为了拉拢孙吴背刺,早已将襄阳许诺给孙吴,进而焚毁襄樊,撤至宛城。先帝委裘下席,权不尽心,诚在恻怛,欲因大丧,寡弱王室,希讬董桃传先帝令,乘未得报许,擅取襄阳,及见驱逐,乃更折节——裴注三国志·孙权传夺取荆州后,孙权果然迫不及待进驻襄阳,只是因为畏惧刘备报复,不敢投入兵力,面对曹丕违约收回襄阳,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最终夷陵之战,双方伤筋动骨,曹魏得以喘息,重整防御。随后江陵大战,瘟疫横行,再加上魏吴双方将襄阳——江陵之间辟为无人区,以利防御,东吴再无机会夺得南阳盆地,天下大势彻底转向曹魏。

诸葛亮虽为刘备提出隆中对,但隆中对却不仅仅只能用于蜀汉,无论是蜀汉还是孙吴,只要是南方占据了南阳,便可获得一个旋转门,发挥内线优势。东可进取两淮;北可威胁洛阳;西可合击关中。随时转换战场。而曹魏不仅需应付从陇右至淮南,长达四千里的战场,还要重兵保护洛阳,兵力分散且难以互相支援,甚至有可能迁都邺城。但如果曹魏掌握南阳,则可以切断蜀吴联系,造成诸葛亮五次北伐与东吴始终没有形成有力的配合,基本上等于各自孤立行动,对曹魏的威胁则大大减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