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解放阁,一座城市的记忆与荣光

 光宇阵 2022-09-1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在济南的护城河北岸,矗立着一座雄伟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解放阁。对老济南人来说,它既是解放济南的见证,也是这座城市的伤痛与荣光。每每漫步至此,便有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图片


图片

气势恢宏的解放阁

解放阁是由济南市旧城墙的一角改建的。1948年9月24日,经过八天八夜的浴血奋战,济南战役取得全面胜利,歼敌11万人。这场战役,意味着济南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关内解放最早的城市,标志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图片

1948年9月16日午夜,济南战役正式打响

这场战役的突破口,就在解放阁。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于24日拂晓首先由此登城突破,当日肃清内城国民党守军,攻克济南,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对济南城乃至全中国都有重大的意义。

图片

济南战役

“解放阁”原本有台无阁。它本是济南城墙的一部分,由浑厚的石块砌成,周围四面砌有石栏,台子西面有石阶可攀登。

图片
图片

解放阁原本的台基

清朝末年,城墙上建有一座魁星阁,也叫“三角楼”。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建制考一·城池》中记载,魁星楼重修于清道光五年(1825)。魁星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为道教信奉,被尊崇为主宰人间文章兴衰的神灵,相传为九天玄女变化而来,故该楼又叫“九女楼”。

图片

清代魁星楼

图片

魁星楼近影

图片

原济南老城墙东南角(今解放阁处),还能看到城下的金山寺

民国时期,年久失修的魁星阁被拆除,盖起了一座气象台——山东省建设厅气象测候所。1931年,气象测候所竣工,在城墙东侧修筑了登城台阶。每日0时、3时、6时、9时、12时、15时、18时、21时,工作人员分别进行8次气象观测。每日6时和14时,向北平、青岛、南京等地拍发气象电报,并负责各县测候所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仪器、物资供应。

图片

20世纪30年代明信片中的济南城墙东南角,其中红色现代楼房和平房建筑为山东省建设厅气象测候所

图片

城墙东南角上的测候所

1948年济南战役打响后,测候所也遭炸毁,这里成为见证济南解放的重要标志建筑。1977年12月,解放阁被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济南市政府在阁基之上修建了阁楼,以缅怀革命先烈。由此,解放阁正式落成。1988年,它又被评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

图片

解放阁旧影

图片

解放阁碑文

图片

昔日的解放阁门票

解放阁通体30米高的阁楼采用中国古典形式,金黄琉璃瓦,外用花岗石贴面。阁楼分两层,四面方形,下层有四周环廊,廊与阁由抱厦连接,面积有620平方米。加上10米高的台基,总面积达2150平方米。

图片

冬日解放阁

图片

夏日解放阁

图片

由阁西台基拾级而上,能看到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题写的“解放阁”三个字。外壁上镶着八组反映济南战役场景的灰色大理石浮雕,画面生动,笔调雄健,四面建有汉白玉石护栏,可凭栏观景。

图片

陈毅题字

图片

济南战役浮雕

如今的解放阁不仅成为济南市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而且也已成为济南标志性建筑之一。每年的9月24日,很多参与济南战役的老兵都会自发地来到解放济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逝去的老战友,追忆过往的岁月。

图片

老兵在解放阁缅怀老战友

尽管城市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但解放阁就像一位见证者一样,一直默默矗立在护城河畔,提醒着我们勿忘过去的峥嵘岁月,勿忘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图片

图片

在护城河岸远望解放阁

图片

一座阁楼守望一座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