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中诗话|与诗词班朋友聊绝句写作

 老九9ccdvxsyy7 2022-09-16 发布于福建

与诗词班朋友聊绝句写作

/老九

常常听有诗友说,写诗还是要从“绝句”入手,绝句比较简单。

说的无大错,理解就容易出错了,所谓绝句简单,意思说绝句字数少,这个没错,五言绝句20字,七言绝句28字,比同类律诗少了一半,所以有古人称绝句就是“截句”,截取律诗一半的意思。

然而,字数少不等于难度小,甚至有可能难度更大,至少嘛,不能这么去理解。

王国维曾说:“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套过来是不是也可以说,绝句易学而难工。

我们可以先根据瞿蜕园(现代文学家、史学家)的《学诗浅说》,了解一下旧体诗的几种主要体裁。

按章法长短排列,从短到长: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古、七古。

按产生的历史先后排列,从先到后: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

这里可以看出,绝句比律诗年轻,以致才会有绝句是律诗的“截句”一说。(注意!此说有争议。)

我们知道,古绝不属于近体诗,我们这里谈的是近体绝句。

前人对绝句写作有许多精辟见解:绝句之法,贵语浅情深,意不深则薄,语不浅则晦。含吐不露,有弦外音,句绝而意未绝。

绝句的章法是起、承、转、合。一般首句起,二句承、三句转、四句结。一、二句固然重要,但总是铺垫,最关键在于三句的转,要转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方为妙。第四句便顺水推舟,意境全出。 

以上是古人的创作经验谈,我们自然应该好好去领会,不可生吞活剥,应须细细揣摩。

比如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去对照理解绝句章法,细思必有所获。

五言的句法,一般是2 3式,字分为上2下3,在前2里又可1 1,下3可分为2 1或1 2。

七言的句法!一般是4 3式,字分为上4下3,在前4里又可3 1或2 2,下3可分为2 1或1 2。

也有2 5或5 2,甚至也有1 3 3的句式,当然此比较少见,在写作时根据各人需要,可以灵活掌握。

近体诗在语法结构上有两个特点,可以有省略句和倒装句,这在散文中是不允许的。 

五言句法例一:白日依山尽,即2 3,再细分即2 2 1。

五言句法例二:野火烧不尽,即2 3,再细分即2 1 2。

七言句法例一:借问酒家何处有,即4 3,再细分即2 2 2 1。

七言句法例二:烟花三月下扬州,即4 3,再细分即2 2 1 2。

余不赘述,大家可以自找例子。

大概比较顺口的节奏即上列的句式,如用“3 1”或“1 3 3”之类,节奏实难把握,也不上口,诸位应当谨慎选择。

元杨载《诗法家数》称绝句要法: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次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古人所云,也不要过度解读,我看现在有人一解读,便玄之又玄,便神秘莫测。还是相信自己,多读古人作品,对照学习方法,一定更加有效。

诗的句法是死的,而诗的意思是活的。要把活的意思在死的句法中表达出来,不能让死的句法约束限制了活的思想。

文无定法,诗无达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文学的眼光看待文学,一切都是活的。

总之,书不能读死了,诗不能写死了。

最后,读两首毛泽东的七言绝句,对照上述古今言论,看看是不是有所收获,看看是不是也可以动手玩一把绝句。

(一)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二)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为什么举这两首七绝,因为更贴近我们时代生活,更容易理解,也更易于模仿。

至于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可参照之前云话“格律诗三要素之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