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菌药物如何联用?

 天地爱尔 2022-09-16 发布于河南

通过体外或动物试验验证,我们将抗菌药物分为:

1. 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

2. 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

3. 快速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4. 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不同的联合用药可获「无关」、「相加」、「协同」、「拮抗」四种结果,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获得「协同」效应,至少获得「相加」,而避免出现「拮抗」效应。

图片

杀菌药、抑菌药的常见药物及传统理论相互作用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第一、二类联合常可获得协同作用,原因在于第一类药物破坏了细菌的细胞壁,有利于第二类药物进入胞内作用于靶位。

第一类与第三类联合有发生拮抗的可能,因后者迅速抑制细菌生长而处于静止状态,可减弱前者的杀菌作用,因此传统观念认为两者不适宜联用。

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其作用机制除扩大抗菌谱外还可能与抗炎效应、破坏细菌生物被膜,及参与免疫调节等因素相关。在选择低剂量、长期服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慢阻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同时,仍需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到底如何联用才正确?

1. 以不同人群 CAP 患者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为例(参考 2016 年版中华医学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图片

2. 针对部分多重耐药菌已有共识推荐的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参考 2015 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图片

(X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MDR-P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 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3. 不推荐的联用方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