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想,在中秋节(随笔)

 读雨溪涧 2022-09-16 发布于安徽
年少时,当万家灯火在中秋亮起,我知道,赏月应该开始。一家老小,围坐在桌边,中央一块圆形月饼,被家父分成数块。父亲等大家都坐好后,开始讲述中秋佳节人团圆的故事。我和弟妹们,都眼馋馋地望着月饼,哪里能听进去故事内容。好在父亲的故事不长,每年都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加以改编一下,结尾都是张小宝渴望父亲回家中秋团圆。所以,我们根据记忆,也能回答出故事的内容。当被抽的一个人,回答对父亲的问题后,我们大家就都拥有了一块月饼。
        我们拿着父亲发给的月饼,随父亲来到户外,享受着边吃边赏月的快乐。父亲总是高兴地说:“都记住,端午节是中午,中秋节是晚上,吃着圆月饼,赏看圆月,饼园月圆人更圆。大家团团圆圆……”
        可曾几何时,这种全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明月的快乐消失了。即使有保留着这种快乐的人家,但那是他们的,我没有了这种体验。
        社会的发展,严重地冲击着我们的家族文化。保有中秋吃月饼赏月亮乐趣的家族文化,也在大势头的侵蚀下,慢慢变得淡化,或者形式化。大部分家庭,都漠视着家族文化,丢弃着家族文化。寻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打破了原有的生活定式。外出打工的家人无法回家团聚,大家都心头不畅快,甚是牵挂。怎么可能有闲情雅致去赏月你?中秋假日的晚上,年轻人喜欢外出玩乐——网游或者是吃夜宵等,他们对赏月文化无兴趣,老人们守候在家,寂寞楚楚,何来吃月饼赏月的心情呢?许多家人,都想利用假日,在赌博桌上玩乐,提起赏月文化,都嗤之以鼻,赏月也就成了笑话,被公众抛掷在脑后。
        其次,是人们过中秋节的认识改变。他们都把晚中秋,改变成了中午。好像只要是中午加餐,家人团聚吃一顿,也就完成了中秋过节的任务。晚上,大家都各做各的事,没有了全家人静坐下来,等候月亮的升起。然后,吃月饼再慢慢赏月。
        于是乎,我越来越羡慕少时的中秋快乐——是团圆、是全家欢乐、是完全地用心感受中秋节日的美好。忆往昔,我心淡然,淡然间,更加觉得保留我国原生态文化,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地需要继承和发展啊!
        做中秋月圆的信徒,做民族文化继承者,梦寐以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