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ET-CT是“查癌神器”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王功信 2022-09-16 发布于湖南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除了B超、CT、MRI等影像检查外,PET-CT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什么是PET-CT?真如传言所说是“查癌神器”吗?它适合哪些患者?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图片

要想正确认识PET-CT,首先要了解这4个科学知识。☟☟☟

一、PET/CT就是全身CT吗

PET/C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PET/CT(读作:派特CT)。它可不是全身CT这么简单,它是PET和CT两种影像技术的“结合”。

我们一分为二来看。先说说常见的CT,其工作原理是将X射线以窄束的形式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有点像切土豆薄片,根据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处理,形成灰度不同的影像,描绘出人体的组织结构;PET的工作原理则稍复杂,它是将含放射性核素的显像剂注入人体,显像剂会有特定的分布,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正电子在很短的距离内与人体组织中的负电子碰撞发生“湮灭”,释放出一对方向相反能量相同的γ(伽玛)射线,利用PET设备探测和计录这些γ射线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就能呈现出这种放射性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密集程度,从而反应疾病的状态。

PET/CT结合了PET和CT的优点,两个设备同机整合,图像同机融合,是能一站式完成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成像的医疗设备。简单来说,就是两台设备的整合实现了1 1>2的效能。

图片

二、为什么说PET/CT是“查癌神器”

 PET/CT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评估、疗效评价及复发转移的探测等,是当之无愧的“查癌神器”。

为什么PET/CT检查癌症这么“专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癌细胞是从哪里来的。☟☟☟

您知道吗?我们人体的正常细胞每天都上演着不断分裂、不断死亡的剧情。例如红细胞3个月更新一代,骨骼大约7年更新一代,细胞的不断更新,让人体保持最佳状态。

恶性肿瘤(癌)细胞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过,它是一种变异细胞,躲过人体内的监察机构——免疫系统的追捕,甚至还摆脱了人体的调控,利用机体的营养为癌细胞的不断分裂提供补给。

癌细胞拥有更强大的分裂能力,却基本失去分化能力,也就说,癌细胞只能一分二,二分四,数量不断增加,却难以像正常细胞那样长成它该成为的样子,为正常组织开枝散叶、修乱补正,而是长成一团不像样的组织。等癌细胞繁殖到足够多,开始掳占周围的空间,挤到邻近的组织里去,这就叫做肿瘤的“侵袭”。之后,癌细胞又会通过血液或者淋巴循环向其他部位“扩张兵力”,筑巢发展,这就叫做肿瘤的“转移”,此时即使免疫系统发现它,也无能为力了。

图片

接着,我们就要聊聊PET/CT是怎么发现这些无序生长、到处筑巢搞破坏的肿瘤☟☟☟

研究发现,癌细胞最重要的能量和物质来源是葡萄糖。因此,我们的前辈为它“量身定做”了一种葡萄糖的“替身”,还给它装上了“北斗”定位系统(这叫放射性标记),并做出了大名鼎鼎的PET/CT显像剂,它就是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将显像剂注入人体后,癌细胞掠去比正常细胞多得多的18F-FDG,但这些葡萄糖“替身”们进入细胞后,参与能量形成的第一步就“露馅”了,于是只能被困在细胞里。癌细胞抢的多滞留的也多,随后我们通过PET/CT探测18F发出的γ射线进行定位,就可以让癌细胞“原型毕露”。利用这个原理,PET/CT就能对肿瘤进行诊断、定位、探寻转移灶(分期)、观察疗效,甚至预测患者的生存信息。

这只是它强大能力的冰山一角。除了18F-FDG,医生和科学家们针对各种疾病的特征设计出多种标记物(即PET显像剂)实现更多的观察目的。就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里面的方法,我们给不同的癌细胞做上不同的“标记”,来探寻它们的踪迹。比如,用68Ga-奥曲肽 “标记”神经内分泌肿瘤,用68Ga-PSMA“标记”前列腺癌等。未来还会有新的显像剂被研究出来用于肿瘤或其它疾病的诊疗。

三、正确认识PET/CT的局限性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以葡萄糖为例,正常细胞有时也会“多吃多占”,某些癌细胞又不太“多吃多占”或者它们不爱“甜食”(不摄入18F -FDG)。例如,发生感染、炎症时,机体会调兵遣将,召集大量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到感染部位打“自卫还击战”,这些炎症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一样需要补给更多的葡萄糖,此时做PET/CT,该炎症部位会出现18F -FDG聚集,形成PET的高信号;又比如,某些恶性程度比较低的癌细胞,它部分保留了正常细胞的功能,并不需要太多的葡萄糖,18F -FDG聚集也不会显著增高。

面临难题,医生除了能观察PET图像糖代谢情况,医生还能观察CT图像,对组织的结构形态进一步辨别,这就叫多模态诊断。再结合一些实验室检查(如抽血化验),会提高诊断准确率。

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PET/CT仍然不可能发现所有的癌症,PET/CT检查也可能误诊或漏诊。目前,还有更多的显像剂等待科学家们发现和研制。

四、我得的是心脏病,为什么要做PET/CT

PET/CT不是肿瘤的专用机,它安全、无创,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也是PET/CT的主战场。

心血管病临床指南中强调,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和18F-FDG PET/CT显像是评价心肌缺血和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对冠心病治疗的临床决策具有重要价值。PET/CT也用于一些特殊心肌病的诊断。

除此之外,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也离不开PET/CT,比如用PET/CT对癫痫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再行手术治疗,能使93%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近年来,随着新型脑显像剂的不断研制成功,PET/CT对阿尔茨海墨病(AD)、帕金森病 (PD)、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成瘾等)也能进行诊断和评估。未来随着一体化PET/MR的普及,这项应用会更广泛,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帮助。

PET/CT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01
糖——“零容忍”

18F-FDG为显像剂的PET/CT检查时,需要特别关注糖。前面讲到,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当血糖浓度过高时,细胞摄取的葡萄糖增加,摄取18F-FDG就相应减少,会影响成像效果;另一方面,血糖浓度过高,会刺激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加速心肌、脂肪、骨骼肌等正常细胞摄取葡萄糖,而大多数肿瘤细胞对葡萄糖也是高摄取,此时,病灶被“江山一片红”的假象掩盖。

基于以上情况,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发布指南,提出PET/CT检查前控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禁食4-6小时;

(2)避免使用含葡萄糖的药物或药液;

(3)使用胰岛素、降糖药物或升血糖药物应与注射18F-FDG合理间隔时间;

(4)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如骑行、跑步及繁重的体力劳动等)刺激肌肉增加葡萄糖摄取,还应尽量避免嚼口香糖、啃甘蔗增加咀嚼肌的糖摄取;

(5)血糖值控制在一定范围。

图片
02
多饮水,促排泄

放射性显像剂主要从尿液中排出体外,建议患者检查前、后多饮水,从而降低尿液中的放射性浓度,促进放射性显像剂排泄 。

03
着装宜舒适保暖

检查当天宜穿棉质服装,无金属纽扣,无金属拉链,不佩戴项链、耳环等饰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机体的棕色脂肪分解代谢产热,呈现过度摄取18F-FDG的伪影图像。

04
特殊检查及用药

  • 检查前7天内不宜做钡餐、钡灌肠检查,因钡剂密度很高,X射线很难透过,会影响CT成像。

  • 检查前两周不宜用化疗药物、升白细胞药,不做放疗,避免以上药物和/或治疗使骨髓抑制或活跃,影响骨髓成像。

  • 降压药则按医嘱正常服用,不会影响检查效果。

05
资料准备

准备好患者既往的检查资料,例如B超、MR、CT、化验结果、病理结果等,它们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疾病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精准诊断。 

06
特殊准备

癫痫患者做PET/CT,要求戴眼罩、塞耳塞;儿童及不能合作的患者需备镇静药物。

07
不宜做PET/CT的特殊人群
  • 孕妇不宜行此项检查。

  • 哺乳期妇女在PET/CT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为婴幼儿哺乳。

  • 还需注意的是,患者注射放射性显像剂后,身体在一段时间内自带一定放射性(几十分钟到几十小时不等,不同显像剂持续时间不同),故不宜与婴幼儿、孕妇亲密接触,宜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推荐1.5m以上)。


小贴士

在临床上,医生会合理使用放射诊疗技术,并进行必要的防护,尽可能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PET/CT检查的辐射量在辐射值安全范围之内,由放射性显像剂和CT两部分构成,为降低辐射剂量PET/CT采用低剂量CT扫描,总辐射剂量甚至比做一次增强CT还低。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忧医疗检查中的辐射安全问题。



本文作者




李海英


中南大学湘二医院核医学科/PET影像中心主管护

  

马晓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核医学科/PET影像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擅长:核素显像及PET/CT影像诊断




指导专家



  

王云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核医学科/PET影像中心主任,教授

擅长:各种疑难病例的PET/CT与PET/MR多模态影像诊断

图片

图片


编辑:李黎慧子

审核:范伟娟

责编:赵丽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