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侦察兵》并不完全虚构,有故事原型,导演李文化经历更传奇

 梦想童年594 2022-09-17 发布于江西

电影《侦察兵》拍摄于1974年,改编自 刘知侠 老师的小说《一支神勇的侦察队》。

文章图片1

刘知侠大家都知道,军旅作家,《铁道游击队》作者。知侠老师的作品一是故事真实,二是情节接地气。

1948年3月,华野九纵的侦察排化装成国军执法队,在敌人眼皮底下设卡,深入虎穴带走几名敌方的高级军官。知侠老师将这一传奇经历写成小说《一支神勇的侦察队》。侦察营营长叫郭亮,但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侦察排长小马才是小说的“男一号”。

文章图片2

知侠老师作品细节相当传神。侦察兵们化妆成国民党部队,乘夜色,将敌战区旁的一个村庄封锁,只许进不许出。对外来串亲戚的人员,侦察兵劝说再多留些时日,庄稼地里的农活,侦察兵们换上便衣替老乡去干。就这样,一个侦察连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潜伏了下来。

文章图片3

然后是小马排长带人扮成执法队在要道上设卡,捕获敌方军官。

小说情节简单,但因细节生动,读起来十分有趣。如此简单的剧情改编成电影是远远不够的,1971年,北影厂导演李文化,根据小说的主要情节,自编、自导、自摄了文革后期的第一部故事片《侦察兵》。

文章图片4

李文化没有从军经历,另起炉灶重新架构时难免有失真的地方。

江青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她一眼看出影片的虚假和过度夸张,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人民日报》也刊发多篇批评文章。但包括江青在内,批评只限于影片创作的范围内,不涉及政治。这种唯业务的批评在文革时期是罕见的。

文章图片5

李文化没受到冲击,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李文化是摄影师出身,他的摄影技术江青相当欣赏。

《侦察兵》被批但被允许上映,与官方舆论相反的是,这部影片受到全国观众广泛的欢迎。周总理也知影片失真,但看到观众如此喜欢,打圆场说:(影片)歌颂了解放军的侦察英雄,很好。现在广大群众正需要看故事片。”

观众的反响离不开片中几位反角的精彩演出。

文章图片6

于绍康 老师

还乡团团长,于绍康饰演。

于绍康的代表作是《小兵张嘎》里的区队长,还有《喜盈门》里的老爷爷。正邪本不两立,但于绍康老师总能自由切换,老艺术家名不虚传。

文章图片7

方辉 老师

敌作战处长李殿发,方辉饰演。

方辉的代表作是《虎胆英雄》里的李汉光。

敌师长,李林饰演。

李林的代表作,《海霞》的渔霸陈占鳌,《黑三角》中的郎井田。

文章图片8

王澍 老师

敌副师长,王澍饰演。《小兵张嘎》里的胖翻译官。最后隆重推出的当然是“不敢,不敢,王德彪”了。

安震江是一位天才演员,他还能写能说相声,影片拍摄间隙安震江的相声是最受大家欢迎的节目,安震江创作的相声《打呼噜》,将打呼噜分成梦话呼、吃喝呼等8种,是一个爆笑级作品。安震江在邢台地震时,还冒死救出过一个农民兄弟。可就是这样一位戏好、人好、才好的天才演员,偏偏心脏不好。

文章图片9

安震江 老师

《侦察兵》是李文化导演的首部作品。文革中两部鼎鼎大名之作都出自李文化之手。一部是电影《决裂》,另一部是大多数人只闻其名却未看过的《反击》。

文革后李文化受到不公正对待,胡耀邦同志闻讯作出批示:《反击》的责任是属于领导的问题,导演属于执行的问题。一句话救了李文化,李文化拍出了文革反思电影的代表作《泪痕》。

文章图片10

此后的李文化不再触及现实题材,致力武侠片领域,《金镖黄天霸》《无敌鸳鸯腿》《夺命逍遥楼》等一些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将他送上“中国内陆武侠片导演鼻祖”的宝座。

2006年,李文化接受凤凰网专访时直言,自己当年很幼稚,没想到影片背后会有那么多东西。

文章图片11

李文化人生魔幻而传奇,赞美文革的代表电影出自他手,反思文革的代表电影也出自他手,胡耀邦同志的批示也许可用一句话点题:他只是一个导演。

2012年6月19日,传奇导演李文化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文章图片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