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贵影像:100年前的苏州河

 黄之中 2022-09-17 发布于上海

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是吴淞江上海段的俗称。“苏州河”一名是在近代上海开埠后才出现的。上海开埠后,来上海的外国人认为它“通往苏州的吴淞江”。久而久之,外国人在官方外交文件上都将吴淞江称为苏州河,而吴淞江这个本名则被淡化甚至遗忘。

由于苏州河流经上海公共租界最繁华的区域,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形成了外国人在上海最早的聚居地,成为上海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此外,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向内部演进,沿苏州河而上形成了几个功能空间:码头货栈、工业区和居民生活区三大功能区。正因为在上海的地位重要,所以近代众多纪实摄影师都选择将镜头对准苏州河,借此记录下他们对上海的印象。

目前涉及苏州河的最早影像出现在1898年。这一年,美国汤姆斯·爱迪生电影公司派遣了一支远东摄影队来到中国,拍摄了一批关于香港和上海的素材。在《上海街景》一片中,可以看到在苏州河以南地区往来的手推车、黄包车、自行车、马车,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苏州河地区最早的影像。

图片
1898年 苏州河以南地区街景

1912年至1915年间,俄裔美国人本杰明·布洛斯基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经过中国》(《A Trip Through China》)。当时正值中国辛亥革命前后,布洛斯基用胶片记录下香港、广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几个中国重要城市的影像。在他的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外滩公园,以及从外滩公园看向繁忙的苏州河,这也成为后来很多摄影师取景的角度。

图片
20世纪10年代 苏州河

1925年,莫斯科至北京的航线首航,苏联导演B·A·史涅伊吉洛夫和摄影师布留姆搭乘飞机,从莫斯科途经蒙古到中国进行考察。他们用在北京、上海、广州拍摄的活动影像素材,编辑完成了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后来这部影片更名为《东方之光》,作为苏联在国外上映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在西欧许多国家放映。在这个纪录片里,摄影师站在苏州河北岸,拍摄外滩公园、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外白渡桥、英国领事馆、天安堂。

图片
1925年 外白渡桥与英国领事馆 

1927年,苏联导演雅科夫·布里奥赫摄制新闻纪录片《上海纪事》,该片记录了大革命时期上海的城市面貌,其中与苏州河相关的内容有公济医院(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在船上生活的船民、在岸上拉船的纤夫等。纪录片通过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导演对社会的思考:苏州河边辛苦劳作的女纤夫与高贵安逸的洋贵妇;洋人的子女在游乐场玩耍,而中国人的孩子却在当童工。在导演的视野里,苏州河仿佛就是苦难生活的象征。

图片
1927年 苏州河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历史视频资料

——全文完——

本期编辑:施依娜

来源:“影像上海”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