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十三陵,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这位太监又是谁?

 蔓萝花 2022-09-17 发布于安徽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及其之后共计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建筑群,因此叫做“明十三陵”,位于位于北京以北30公里的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鸟瞰图

那么,既然是皇帝们的陵寝,又为什么会有太监葬在此处呢?这位太监又是谁呢?

明十三陵里的思陵

       明思陵,主人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里面安葬着崇祯帝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

       原本在明朝时思陵只是一座妃墓——皇贵妃田氏之墓。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二十日午,李自成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装入柳木棺内,搭盖了临时灵棚。帝后棺椁在东华门所设灵棚连停数日,明朝的官员都不敢去看。只有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农民军将他抓住见李自成。他“以头触阶,血流被面”。李自成劝李国桢投降。李国桢说:让我投降必须答应三件事:一是明代帝王陵寝不能被发掘破坏;二是用天子礼葬崇祯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成一一答应,但难办的是崇祯帝生前并没有预建陵寝。于是李自成只好决定将崇祯帝、后葬入田贵妃的墓中,也就是后来的思陵。

崇祯皇帝陵寝——思陵

思陵里的太监陵墓

       位于思陵右前方。按清代官方文献所记,此墓为王承恩墓。

《明史·王承恩传》:“王承恩……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本朝(小编注:清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衬)葬故主陵侧。”

《清世祖实录》卷十五:“顺治二年乙酉夏四月……甲子,命葬故明殉难太监王承恩于故主陵旁。给香火地六十亩,仍建立碑额以旌其忠。”

       该墓建筑原有围墙,平面作纵向长方形。现墙基遗址处有白灰遗存,面宽约8.6米、纵深约23.5米。围墙遗址之内,存墓冢一座,高约2.5米,底部直径约5.8米。冢下墓室为砖券一间,民国年间被盗发,已掩埋封塞。

王承恩墓

       冢前3.6米处存石碑一通,高2.18米,碑首作四螭下垂式,正面有篆额,刻“御制旌忠”四字。碑身正面刻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世祖御制文,背面刻:“原任总督天下各镇援兵督察京营戎政勇卫军门,掌御马监、司设监、巾帽局、保和等殿大庖厨印务,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之墓”正楷字体。碑趺为方形,高0.6米、宽0.96米、厚0.44米,前后刻双草龙,左右各刻单草龙图案。

       再前12.5米处为一螭首龟趺形制的石碑,高4.5米。碑首阳面有篆额,刻“敕建”二字,碑身阳面刻顺治十七年(1660)五月清世祖御制文,正楷字体。

       再前23米处为一方趺式石碣,阳刻“王承恩墓”及“吴下倪钦(注:江苏人,1912年曾任昌平县知事)题”等字,均行书字体。

倪钦题“王承恩墓”

王承恩墓缘何在此

       王承恩( ?—1644 ),明末宦官,属太监曹化淳名下,累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帝都,崇祯帝自缢,他也殉主自尽。南明弘光帝闻之,赐谥忠愍。清朝顺治帝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康熙帝曾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

影视剧中王承恩形象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大军围攻北京,崇祯皇帝命王承恩提督京营。十五日,李自成农民军进抵居庸关,总兵唐通投降。十七日,开始环攻北京城九门,崇祯帝急急忙忙召问群臣如何是好,群臣默默无语,一筹莫展,有的大臣认为国家将倾,生命将亡,痛哭流涕。十八日晚,起义军攻破外城,进入城里。崇祯帝知大势已去。崇祯帝“鸣钟集百官,无至者”。明廷完全瘫痪。本来崇祯帝召王承恩,令紧急动员内官,还准备亲征。此时军队没有、内官亦集中不起来。无奈之下,在王承恩的陪伴下,企图乘天不明逃出城外,未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跑到煤山(今景山)吊死在寿皇亭前的一棵槐树上。王承恩为显示其忠君,亦自缢其侧。

       到清军入关后,将王承恩迁葬于思陵宝顶西南侧。从此,忠臣王承恩永伴明崇祯皇帝之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