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动脉斑块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吗?医生说出实情

 用药探究 2022-09-17 发布于云南

颈动脉是人体通向头面部的主要动脉,正常时它供给大脑组织85%的血液。高血压、动脉硬化可直接侵害颈动脉,尤其是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段,由于血流动力学的缘故,血流在此容易形成涡流,久而久之涡流会损伤该处的动脉内膜,血小板、脂质成分在损伤处沉积,慢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狭窄主要是由于颈动脉分叉部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的。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狭窄使脑血流减少到临界状态以下,或者斑块碎片(即所谓血栓)脱落随血流漂流到脑部阻塞较大的脑动脉而致。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年龄超过50岁等。颈动脉狭窄最严重的后果是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病。预防主要就是要避免上述因素。

(1)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性别、年龄、家族史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等都属于人为可控因素,对这几类因素只要通过积极控制,就可以有效减少斑块的形成,阻止斑块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斑块给人体带来的危险。

控制血压是控制危险因素的重要一环,高血压患者要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血脂异常,不像血压升高患者会有明显症状,因此血脂异常患者应该定期检查,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并根据医嘱及时服药,将血脂水平控制在达标范围内。

高血糖患者应该积极用药控制血糖水平,平时要注意对空腹和餐后血糖的监测,谨防血糖大幅度波动。

肥胖的人群,尤其是腹部肥胖的患者,要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加强运动,尽量让自己的体重达标。

(2)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熬夜、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脾气暴躁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促进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提高重视,加以改善。

第一,在饮食上,每天要保证400克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多吃谷物和豆类食品,尽可能减少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等的摄入,每天食盐的量应小于5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每天食盐量应为2~3克。

第二,习惯熬夜的人群,应注意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

第三,吸烟的人群,尽量减少吸烟的量,直到最终戒烟,研究表明,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35岁以前戒烟,能避免90%由吸烟引起的心脏病,59岁以前戒烟,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

第四,控制饮酒,男性平均每天饮酒摄入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0~30克,女性不应超过10~15克。

第五,缺乏运动的人群,要注意加强锻炼,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中华通络操等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果没有大段的时间,也可以以10分钟为单位,每天运动3次,这样同样可以起到健身的目的。

第六,工作压力大、脾气暴躁也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作中要注重缓解自己的压力,生活中遇事不要急躁,要放松心情,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3)药物干预效果可靠:对于体内已有的斑块,用药干预可以减少危险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常用来治疗斑块的西药有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阿司匹林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性。他汀类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可以稳定或减小斑块进展。中成药有通心络胶囊、血塞通胶囊、脑心通胶囊等。

通心络胶囊在干预斑块方面具有三大优势,首先,通心络胶囊对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起到稳定或消融的作用,可以增加斑块包膜的厚度,防止斑块破裂,并且可以改善血管的硬化,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其次,通心络胶囊中含有五种独特的虫类药成分,其中的多种酶类、水蛭素等可以清除血管中增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抗凝集的血小板,可以清除斑块形成的“原材料”,从源头上抑制斑块的形成。

再次,通心络胶囊还可以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让血管内皮重新变得光滑平整,血液中的脂质就不容易附着于其上,从而减少斑块形成的环境。通心络胶囊良好的干预颈动脉斑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已获得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广大临床医生的一致好评。

(4)定期体检了解情况:对于颈动脉斑块,除了做好上述干预措施以外,患者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便观察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