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在七大的这篇报告提醒——领导者最主要的素质是“预见”

 红尘叶翁 2022-09-17 发布于云南

领导者就是领路人。领导者耳聪目明,就能带领团队找到最安全最便捷的道路。耳聪目明,就是“预见”能力。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收录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在这个问题上就做过深刻的分析。

文章图片1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做报告

什么叫做领导?领导和预见有什么关系?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斯大林说:没有预见就不叫领导,为着领导必须预见。《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

为着领导,必须预见”。预见,是领导者最主要的素质。

所谓预见,就是能看到尚未大量出现,但即将大量出现的事物。能看到并能抓住,就是领导

在一穷二白,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时候抗美援朝,为新中国带来几十年和平的发展环境;在苏联提供核保护,科技基础薄弱的时候发展核武器,又为新中国赢得几十年和平发展的环境;历经20年谈判,作出重大让步,在2001年成功入世,为中国换来20年高速发展机遇这些都是成功的预见,伟大的领导 。

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看见大量普遍的东西是基础

要有预见能力,首先得锻炼看准和把握已大量出现东西的能力

毛泽东批评党内有些同志,“看不见小东西,但是有些大东西,也看不见”。比如:日本帝国主义也是一个大东西吧,但是我们也曾看错过,以为这个东西很容易打,很容易就可以把它赶走,于是产生轻敌观念、速胜论

当事物已大量出现,绝大多数人已经看到的时候,精准判断就至为关键。精准判断的体现就是能够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

如果像1927年底的陈独秀,对农民运动热情视而不见,自然就不会制定正确的决策,就必然造成重大损失。

如果像1934年的王明、博古,看到国民党蒋介石的丑恶嘴脸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却不能根据敌我情况,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放弃中央诉求被迫长征就是必然结果。

凡是大的错误,就是对大量的普遍的东西看不到。

要想对已经出现的大量事物作出准确判断,精准施策,方法只有一个:调查研究。

看见有重大发展趋势的小东西才是预见

所谓预见,不是指某种东西已经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现了,在眼前出现了,这时才预见;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

预见,是对一个领导者更深层次的能力要求。就像导航软件,谁的导航路线更远,更精准,谁的前进道路就更快,更顺畅。

七大期间讨论抗战胜利后党的发展前途时,毛泽东认为东北至关重要: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1945年6月10日

抗战胜利后,我党迅速调集2万干部和11万军队抢占东北,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总共77人,其中派往东北工作的就达20人。这一战略预见,对解放战争胜利起到重大作用。

大城市是一个大量的普遍的东西,东北四千万人口也是一个大东西,但是在今天来讲,还不是一个眼前的现实问题,还不容易注意到。现在我们大会就已经指出这是明天的事,是一个大量的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破除影响预见的障碍——盲目性

盲目性是没有预见的,是妨碍预见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不可能有预见的。而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因此,可以说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

盲目,要么盲目悲观,要么盲目乐观,都无法准确预见。

毛泽东认为,要避免盲目,就要提倡多想,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多想,就是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善于分析。“我们党内过去有一个习惯,就是有一个固定的框子,无论做文章、讲话,都用这个框子去套。这个框子就是所谓党八股。我们要打破这个框子”如此,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避免盲目,要有一个人多想,也要善于跟一群人一起想。“一个人搞不完全,要依靠大家来搞,这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启发同志的思想,去掉盲目性”。

一个问题来了,一个人分析不了,就大家来交换意见,要造成交换意见的空气和作风。我这个人凡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打仗也是这样。我们要善于跟同志们交谈。

预见包括“困难”和“希望”

凡事要设想一切可能的困难,例如严重的敌情,打败仗,无饭吃,部队不但无扩大而且很大缩少,内部意见分歧,不团结等等。只有对这一切预先想透,有了充分精神准备,并使干部有此种准备,然后才能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走向光明的前途。——1945年7月22日给王震、王首道的电报《争取时间在粤北湘南创立五岭根据地》

预见有重大发展趋势的小东西是领导者的一种素质,预见事物发展中即将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及早作出应对,也是领导者的一种能力

毛泽东在七大上曾向参会 同志们介绍了准备面临的十七条困难:英美等国家和国民党一起骂共产党,我们的根据地丢失一部分,被消灭几十万军队, 伪军投靠蒋介石,爆发内战,跑掉成千上万的党员,党内出现悲观疲劳情绪,天灾流行经济困难,党的领导机关内部发生意见分歧,得不到国际援助....

预见到各种困难,给全党,尤其是党内高级干部提供精神准备是必要的。同时,也要给大家介绍胜利的希望,增添信心和勇气。

  1. 坚定革命信念。暂时吃亏,最终胜利
  2. 此处失败,彼处胜利。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此处吃亏,彼处胜利,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我们总有道路
  3. 一些人跑了,一些人来了今天有一些人跑了,明天有一些不怕困难的人又来了
  4. 一些人死了,一些人活着。我们要准备一些人牺牲,但总有活着的人。这样大的党,这样大的民族,怕什么
  5. 经济困难就学会做经济工作
  6. 克服天灾,太行有经验
  7. 党内发生纠纷,我们获得锻炼。来一次大纠纷,就是一次 大锻炼
  8. 没有国际援助,学会自力更生

东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域,将来有可能在我们的领导下。如果东北能在我们领导之下,那对中国革命有什么意义呢?我看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胜利就有了基础,也就是说确定了我们的胜利。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得相当分散,各个山头、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所以,我们要争城市,要争那么一个整块的地方。如果我们有了一大块整个的根据地,包括东北在内,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基础,有了坚固的基础。

文中所有引用和红色字体,未指明出处的,皆出自《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一九四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毛泽东文集》(第三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