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奢侈品之~金银杯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2-09-17 发布于河北

金银器捶揲工艺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罗马。唐代,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往来,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许多粟特金银工匠进入唐朝内陆,继而影响了当时唐朝的金银加工工艺发展。

文字下方的这件是唐代摩羯纹金长杯。金杯高3.5厘米,长13.1厘米,重174克。杯内底錾刻摩羯纹及火焰宝珠,底为水波纹,周饰单向莲瓣纹。内壁錾刻两组对称的,以牡丹及莲花为蓝本加工出的宝相花,宝相花两侧錾刻对称折枝花。

金杯出土地点位于西安市太乙路,唐代长安城东市范围内。东市是长安城最大的商贸区之一,其中就有专门经营金银器的金行。这件金长杯可能就是当时商家货品或私人所藏。

文章图片1

唐代摩羯纹金长杯

摩羯本是印度神话中水神的坐骑,又为十二宫之一,称摩羯宫。据传,其头部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像鱼。佛教经典以其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满成佛终不放弃,又因“摩羯以肉济人”,故此亦为佛教圣物。

文章图片2

摩羯纹金长杯

与长杯造型相似的羽觞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器形。这种椭圆形带耳的杯子在全国各地出土很多,基本为金、银、铜、漆、陶材质。其中金、银、铜、漆材质羽觞是实用器,陶材质的为冥器。因杯身两侧有耳,故亦称“耳杯”。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羽觞上题有“君幸酒”“君幸食”。云南昭通桂家院子出土的铜羽觞,一杯中有鸡骨,一杯中有鱼骨,由此可知羽觞具有盛酒和盛食两种功能。汉代以后羽觞基本不再作为实用器,故逐渐消失。

文章图片3

唐代鎏金银雨觞

唐代羽觞主要仿自汉代漆器。上图这件羽觞内底錾刻团花状蔷薇花一朵,内壁饰折枝花四株,花叶间饰流云纹。外壁两侧双耳下各饰一只鸿雁和鸳鸯站立在莲瓣之上,两端各有莲座一个,分别站立着相对而立的鸳鸯和一对回首的鸿雁。羽觞双耳上面錾刻小团花,四角点缀纹饰。纹饰鎏金,花纹以外空白处均饰鱼子纹,鱼子纹细密整齐。器物整体采用捶揲技术制作,纹样錾刻、杯体双耳则是与器体焊接在一起的。

文章图片4

唐代鎏金长杯

鸳鸯是唐人最喜欢的图案之一。鸳鸯在我国古代称之为“匹鸟”,鸳鸯雌雄偶居不离,成双成对。唐人在器物上使用鸳鸯图案,包含着百年好和、永不分离的寓意。鱼子纹也叫珍珠纹,是器物表面用来“填白”的一个个相连细密的小圆圈。鱼子纹用錾刻工艺完成,其制作方法是在器物表面用管状錾子錾出如珍珠般排列整齐而细密的小圆圈。这种工艺需要非常娴熟的技术才能完成。但它也使器物表面更加斑斓夺目。

文章图片5

唐代水晶八曲长杯

玛瑙在古文献中称“马脑”或“马瑙”等,有可能是外来词的音译。《新唐书》《旧唐书》中均记载,早在汉代就有耳杯这种形制的玛瑙器出现。一般常见的酒器双侧都有耳,也有羽觞不带双耳,应为西域的流行风格,也就是长杯。

文章图片6

唐代玛瑙长杯

生活在中亚地区的粟特人,以擅长经商而著称于世。他们经商的足迹遍及欧亚内陆。在七世纪到八世纪初,粟特地区流行着一种杯,杯体呈八棱形,杯体下部有横向内折棱,底部带圈足,口沿自腹部有环形把手,把手上部带指垫,指垫上多装饰浮雕状人头像。这些特征在中国传统器物中是不曾见到的。

文章图片7

唐代折枝蔓草纹八棱银杯

这段文字上方精美典雅的唐代银杯,是本人最为喜欢的一件银杯。银杯口略外侈,近杯沿处有一环形把,上部有指垫,指垫上饰折枝鸿雁。杯体八棱形,杯壁向下稍稍内收,下部带横折棱。八棱形的圈足上装饰着折枝蔓草,杯身八棱区间内交替饰缠枝蔓草纹和折枝萱草鸿雁纹图案,杯通体錾鱼子纹衬底。

文章图片8

折枝蔓草纹银杯俯视图

唐人对这些带着浓郁外来风情、造型奇丽的金银器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满足于单一的接收,而是以唐朝人特有的理解对其进行仿造和改造。以这件折枝蔓草纹八棱银杯为例,虽然它外形上带有明显的粟特风格,但杯环形把手的下部已没有了指鋬,指垫上的装饰也已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折枝鸿雁纹。

文章图片9

折枝蔓草纹八棱银杯

范铸技术源于青铜铸造,商代工匠就能熟练利用陶土制模、做范,铸出青铜器物。唐代早期金银器物多为皇家贵戚使用,故只追求宏大华美而不在意制作成本。掐丝工艺是一种将片金剪成均匀的细丝,编成一定的花纹图案,再焊接在器物表面的工艺。

文章图片10

唐代玛瑙长杯

焊接工艺虽然远在春秋战国时已广泛应用于青铜的制作上,但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受中亚、西亚影响较多,故唐代所用金银焊药,俗称胡桐泪(胡阳树脂)。其方法是将胡桐泪调成糊状,涂在器物的焊接部位,撒入焊料,放入木炭炉中加热,再用吹管升温,焊料熔化后即流入接合处,使器件焊合。

文章图片11

唐代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文字上方这件溢彩流光的金杯就是集合范铸、掐丝、焊接工艺于一身的唐代“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杯的口沿外侈,“6”字形的把手铆在一片“十”字形金片上,与杯身固定。杯身进行了仔细的打磨处理,因此腹身有密集的等距离平行线。

文章图片12

唐代萱草花鸟纹高足银杯

杯身光滑的表面上,由上下两端相对的四对如意云头纹分割成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中装饰一朵团花。团花由锻打的扁金片构成,焊接在杯腹表面,形成立体感极强的装饰。在团花及如意云头纹最外缘又焊接有细密排列的小金珠。下腹部用同样工艺焊接四个云头纹,外侧皆焊有金珠,其中一云纹内沿里残存着一小块白色镶嵌物。

文章图片13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这件金杯原来叫“掐丝团花纹金杯”,现在又叫做了“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原因是法门寺出土的物账碑上有“真金函一枚金筐宝钿真珠装”的文字记载。通过对照实际器物,才知晓“金筐宝钿”就是指器物表面焊接有金丝编成的外框及细密的金珠,再镶嵌以宝石。由此可以想像,这件金杯曾经在其杯身纹饰内镶嵌有五颜六色的宝石。遗憾的是,现在宝石已遗失殆尽。

文章图片14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金珠的制作方法有三种:一称碾珠。即先将金丝断为等长的小段,再熔聚结成粒,然后夹在两块平板间碾研,加工成滚圆的金珠,再用鎏金工艺方法使金珠黏合固定在器物表面上。二称炸珠。是将熔化的金液倒入水中,利用两者显著的温度差,使之凝成大小不等的金珠,然后焊接在器物表面。三称吹珠。是将金银丝的一端加热,用吹管吹向热的端点,金银丝受热熔化落下形成圆珠。也有无需吹落,只使圆珠凝结在金丝一端备用的方法。

文章图片15

唐代玛瑙酒碗

文字下方这件唐代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的杯体上部置圆环形柄,上有指垫,下部为指鋬。指垫上浮雕两个深目隆鼻、梳发长髯的胡人头像,头像相背,紧贴一起,间无缝隙。银杯系范铸成型,底纹及人物细部采用平錾手法加工。杯身每面以錾出的连珠为栏,内有执排箫、小铙、洞箫、琵琶乐器的人物四名。另有抱壶、执杯者两名,拂袖挥手舞蹈者两名。

八名伎乐人物均为深目高鼻、头戴尖顶帽或瓦楞帽、身着窄袖翻领长袍的胡人形象,背景衬以山石、飞禽、蝴蝶、忍冬卷草,鱼子纹做底。杯底部錾刻八朵石榴状的忍冬花结,与八棱面相对称。折棱处饰连珠纹,喇叭形圈足錾刻云曲纹,足沿为缀成环状的连珠。

文章图片16

唐代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

这件银杯的八棱形,杯体下部的横向内折棱、足底边和杯外壁折棱装饰的连珠纹以及带勾尾的环形把手,都是典型粟特银器的特点。尤其环柄上端相背的胡人头像最具粟特特色。杯身外壁呈浮雕效果的胡人形象,其服饰也具有鲜明的中亚风格。

文章图片17

唐代八棱银杯

不同的是,粟特银器采用捶擈技术,器体较轻薄,而这件银杯采用的是中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的范铸方法,因而杯体十分厚重。故此,这件银杯既不是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的粟特银器,也不是中国工匠对外来器物的模仿,而是居住在唐朝的粟特工匠,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为主,采用中国传统铸造工艺制作的。

文章图片18

唐代鎏金侍女狩猎纹纹八瓣银杯

由于大量吸收了粟特等金银器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工艺、造型和纹饰,唐代金银器呈现出了浓郁的异域色彩与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文字下方这件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银杯呈八曲葵口,口沿錾刻一周连珠,杯腹上部以柳叶条作界分为八瓣,下腹捶揲出内凹外凸的八瓣仰莲以承托杯身,每瓣莲花纹内饰一朵忍冬花,近圈足处饰一周荷花。

文章图片19

鎏金侍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杯底焊接装饰四组两两相应的莲瓣纹的八棱形圈足,足边錾刻一周连珠纹。连珠纹环形鋬上焊接有多曲三角形指垫,指垫上有一凸起的圆片,其上刻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鹿。圆片周围饰有简单的花枝。

文章图片20

侍女狩猎纹八瓣银杯细节

银杯的主体纹饰,分布在外壁的八瓣内,为四幅男子狩猎图与四幅仕女游乐图相间隔排列。男子狩猎图依次为:1、狩猎人身着袍衫,披长发于身后,正弯弓搭箭欲射向前方逃窜的野兔和鹿。2、图中表现的是唐代非常流行的架鹰猎兔活动。3、为狩猎人骑马飞驰,回身拉弓射猎猛虎。4、是狩猎者于马上手执圆头棍状物,追逐两只逃窜的狐狸。

文章图片21

侍女狩猎纹八瓣银杯细节

仕女游乐图依次为:1、两个体态丰腴的仕女一前一后漫步在花园中,后者双手执一长巾,正欲从身后披到肩上,身后跟随一侍女,头梳髻,着男式长袍。2、在花园中、一仕女正坐在凳子上悠闲地看着面前的一儿童在捕捉蝴蝶,身后站立一女侍。3、一仕女怀抱琵琶,琵琶装在囊里,在琵琶颈部系的囊结垂落下来,扭头同另一手执团扇的仕女在交谈,旁边有一正向前走的女侍回眸相望。4、两个仕女相对坐在筌(音:生)蹄上,一人怀抱四弦的曲颈琵琶,手执拨子弹奏,一人吹笙。

文章图片22

鸳鸯莲瓣纹金碗

银杯采用唐代典型的八曲葵口和圜底碗形,指垫上的鹿与指环吸收粟特银器的特点,内底的摩羯纹受印度文化的影响,狩猎图中的猎人是突厥人的形象,仕女游乐又是盛唐时期绘画的典型题材,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以上文字大部分是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编辑“解读国宝”系列丛书中《精美绝伦的金银器》一书。为便于阅读,我对文字做了微调及添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