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合会议的各种情况,赫鲁晓夫不得不承认:毛主席、中共一举多得

 lixj1028 2022-09-17 发布于天津

1957年11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率领国家党政代表团,乘坐飞机前往苏联,参加苏联的“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庆典”,并出席有关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会议

当我国代表团的专机抵达莫斯科,降落在机场后,毛主席透过飞机的舷窗发现,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率领着苏联的部分党政高层领导同志,早已在迎候。

毛主席刚下飞机,赫鲁晓夫就快步迎上去,紧握着他的手,热烈欢快地说:“欢迎你来到莫斯科,参加庆典及会议。”

文章图片1

赫鲁晓夫迎接毛主席(图像)

毛主席看了看赫鲁晓夫,微笑着回道:“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共产党应该互相通气,重新肯定十月革命的普遍历史意义。”

赫鲁晓夫边听,边频频点头:“你说得很对!”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毛主席的这一观点,为即将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定下了基调。

之后,在先期举行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活动”过程中,赫鲁晓夫与毛主席曾三次共同进餐,并就某些问题,交换了意见。彼此之间,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比如,当赫鲁晓夫谈到自己非常关注的、“代表会议宣言”的草案时,毛主席建议让中苏双方的有关同志去搞,不必由他们两人直接插手。他还善意地提醒赫鲁晓夫,不要对下面干涉太多。

文章图片2

毛主席与赫鲁晓夫在交谈(图像)

再如,谈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世界各国共产党及工人党之间的关系时,毛主席明确反对赫鲁晓夫的“大国沙文主义”

他强调,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互相尊重,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听取不同的意见,绝对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强加给他人

不一致的观点,令赫鲁晓夫有些忐忑不安——苏联及他本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心地位会不会受到动摇?

随着十月革命庆祝活动的圆满结束,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乔治大厅开幕了。

会议开始后,一个不争的事实,令赫鲁晓夫有些嫉妒和心酸。那就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当家人毛泽东主席的威望和领袖风度。

文章图片3

伟大领袖毛主席(图像)

赫鲁晓夫清楚地知道,事先没有任何安排,也没有什么招呼。但是,会议一开始,毛主席就被与会者自然而然地尊奉为会议的中心人物。

每当毛主席缓步穿过长廊,步入乔治大厅时,与会的共产党、工人党领导人,便立即纷纷起身致敬,鼓掌欢迎。毛主席坐下后,他们才落座。

每次散会时,毛主席起身后,与会者才起立。但是,大家都站在原地不动,一起等待着毛主席先行离开。

有时,毛主席主动礼让赫鲁晓夫先走。但是,不知为什么,赫鲁晓夫每次都身不由己地“被迫”退后坚持让毛主席先走。

整个会议期间,每次阶段性结束后,毛主席一直走在最前边。偶尔,毛主席与赫鲁晓夫边走边谈话,并肩走在前边。

文章图片4

走在前面的毛主席(图像)

随之召开的六十四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情况,也是如此。

不过,赫鲁晓夫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毛主席在会议上的态度,令他意想不到。

毛主席虽然与赫鲁晓夫有着观点上的相左之处,但他以自己的崇高威望与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运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支持了赫鲁晓夫,支持了苏联共产党。

最让赫鲁晓夫激动的是,毛主席在六十四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即兴讲话。

那天,赫鲁晓夫陪同毛主席向乔治大厅走去时,毛主席极力赞扬苏联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尤其是谈到苏联的卫星接连上天时,说道:“你们很是了不起!美国人把声势造那么大,却一无所成!这说明,咱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

被毛主席夸赞得心花怒放的赫鲁晓夫,听了毛主席在大会上的发言后,更使得他对毛主席心生感佩之情。

文章图片5

心生感佩之情的赫鲁晓夫(图像)

在讲话中,毛主席刻意树立赫鲁晓夫的形象,说自己这朵“花”没有赫鲁晓夫那朵“花”好看。并直率地说,赫鲁晓夫这朵“花”虽然好,但也需要“绿叶”扶。

潜在的意思就是,希望苏联共产党广泛团结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不能一党独大;希望各国的共产党、工人党支持苏联共产党,维护其中心地位。

毛主席的讲话,不断引发与会者的阵阵掌声,赫鲁晓夫也不时为毛主席鼓掌。但在赫鲁晓夫那兴奋得红润异常的脸色之下,若隐若现着尴尬、隐忧

因为,赫鲁晓夫在深切感受到毛主席对他、对苏联共产党大力支持的同时,也发现,毛主席利用莫斯科会议这个平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要警惕出战争狂人,他们有可能到处乱扔原子弹和氢弹”、“社会主义国家永远不会在战争中充当侵略者”、“我们中国人没有完成我们的建设,我们希望和平”……

文章图片6

正在讲话的毛主席(图像)

毛主席还在分析了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

对于其中的某些观点,赫鲁晓夫不认同,也曾与毛主席私下进行过激烈争辩。

但是,毛主席并不因为赫鲁晓反对而保留。相反,他抓住莫斯科会议这一良好的契机,努力“教育”说服与会的共产党、工人党领袖,接受他的观点,至少要正确理解他的观点。

最终,赫鲁晓夫综合会议的各种情况后,不得不承认,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在此次莫斯科会议上,一举多得——既维护了苏联及赫鲁晓夫、团结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成功地展示了自己!

主要参考文献:《一代巨人毛泽东》、《缅怀毛泽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